《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2000字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2000字:

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我正经历着我的青春,我正读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青春。新旧交替之际,我也站在了20岁的关隘,如迈向全新的世界,满是迷茫,翻开书页,重温现今国家领导人近半个世纪前的青年岁月,从中学习,青年立志,“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本访谈实录,里面有和习近平一起插队的知青,有梁家河的村民,有当地的干部以及其他在他青年时期相知相交的人,从不同的视角去描绘习近平艰苦却又满足的七年知青岁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对习近平事迹的描述侧重点不尽相同,但是书中内容也有部分重复之处,若将各人视角更加鲜明化,对习近平的描写或更加立体,对重复的部分进行调整,不至于啰嗦。当然,这是一本访谈实录,围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展开,但是里面涉及到的人和事都是那个时代的展现,都是时代的产物,其中人和事的立体化、鲜明化也就能够构建出那个时代的样子,使得读者更加“感同身受”。

“插队七年中,习近平为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一名青年,读着近半个世纪前的青年故事,也是大有裨益,收获颇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收获:一是习近平坚持群众路线,积极融入人民群众,把自己当作“黄土地的儿子”;二是想问题,做事情注重实际,不搞形式主义;三是习近平坚持不懈地学习。

习近平离开北京这座大城市到陕北梁家河村庄里插队时才16岁,本该是孩子天真烂漫、坐在教室无忧无虑学习的年纪,却在陕北艰苦的环境下顶着精神上的以及身体上的双重压力。那时候的知青响应国之号召,怀着满腔热血上山下乡,等到达目的地时,还是会有茫然、失落之感。尘土飞扬、贫穷落后,眼前的情景与心中所想革命圣地,与自己的志向抱负相去甚远。习近平在2001年发表的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就描述了知青们几年中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以及“思想关”,看似幽默诙谐的文字里却是我们想不到的艰苦。但是包括习近平在内的知青们都努力适应着新的生活,接受这样的落差。积极劳动,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习近平更是将自己当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陕北老乡更是直言“近平这个人,心地非常善良。很仁义,在梁家河,对贫下中农,对老人、孩子、残疾孩子,都是一片爱心,真诚相待。”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也该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走进群众的生活,与众悲欢,真切了解人民群众,努力做到为民、惠民、富民,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真正站稳群众立场。

而第二点,即想问题,做事情注重实际,不搞形式主义也与第一点紧密联系,陶海粟先生回忆道“对于近平来说,为群众做实事,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也不是被灌输的教导,而是在陕北七年里,和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挣扎着生存的普通老百姓牵手共度的时艰中,油然而生的,铸入血液中的信念”。习近平在基层生活过,也在基层工作过,而现在作为国家领导人的治国理政理念都与他真真切切地经历相关。他在基层时,作为“农民”,与百姓一起劳动,常与百姓拉家常;作为基层干部,讲话实际,做事实在,不搞假大空的东西,天寒地冻打井,日晒雨淋筑堤坝,不远千里学沼气……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为民办实事,亲力亲为,保证质量。正如书中所言,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我们也要将象牙塔里所学的东西转化为真真切切地为人民办实事。

谈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上山下乡的年纪,正是我们当代大部分青年享受高中课堂的年纪,为了大学奋斗的年纪,而现在的我们,正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学习知识,课程安排虽较满,但是也有闲暇时间供休闲娱乐,而当年的习近平的学习时间确实他挤出来的“闲暇时间”。那个时候,作为“农民”的习近平,要挣工分,挣口粮,每日白天上山劳动,在劳动休息的空档看看书,和乡亲们拉家常,日落www.simayi.net而歇的时候,点着煤油灯,在村里的一片鼾声下常常读到深夜。常常阅读,常常思考,也才有之后那个渊博的习近平。当年条件艰苦,习近平尚且如此,如今的我们,物质条件逐渐丰富,互联网不断发展,也很少有一书难求的情况,又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学习呢?

当然,收获远不止以上所述。习近平面对困境的态度也值得人深思。当年他身处逆境,被当作“黑帮子弟”,“逃离”到农村,很多事情也得从负数开始,心理压力极大,但他积极面对,同时还出于本心为当地做了很多有利的实事。习近平对待那看似艰苦的岁月,没有怨言,反是心存感激,感恩当地乡亲对他的照顾,梁家河对他的接纳,以及那段生活带给他的宝贵财富。

习近平也曾数次回梁家河看望乡亲们,当地乡亲热情地迎接他,跟他一起拉家常,忆往昔岁月,展未来希望,每每看到这,潸然泪下,仿佛习总书记所到之处都不是居高临下的考察,而是回家。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岁月是艰苦的,但他依旧活出了生活的趣,并从中收获颇多。作为当代青年,也该向他学习,直面逆境,从中学习。

作者:社人院聚英学堂人类学 吴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532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蓝眼忠犬》读后感500字

    在中,我阅读了沈石溪写的四部奇妙小说,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一本《蓝眼忠犬》了。 这本书主要写了:在距离地球33光年的沃尔夫星球上,生活着一种叫沃尔夫人,他们贪婪成性、奢靡成风,手中…

    读后感 2022年7月30日
    89
  • 人生海海读书笔记经典好句摘抄

    人生海海读书笔记经典好句摘抄 《人生海海》,择一人,共蓑衣泛舟! 《人生海海》是麦家花费了5年时间创作的非商业化的文学作品。非线性时间的流逝,插叙、倒叙,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待、…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27
  • 《论语译注》读后感300字

    《论语译注》读后感300字: 孔子曾告诫子夏:“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意思是:你要去做个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去做那小人式的儒者。 孔子的这句话说明他认为儒者内部…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34
  • 读《与水星猫共度暑假》有感300字

    看到这个书名你会觉得很奇怪。地球上到处是人,哪有什么水星猫呢?我当时也很奇怪,但看着看着我就明白了。 故事中的鱼小沫是地球孩子。可是一天,一只来自水星的明星猫晨妍,开着飞船从天上冲…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101
  • 《伊丽莎白女王》读后感800字

    《伊丽莎白女王》读后感800字: 我读完了《伊丽莎白女王》这本书不仅了解了她的一生,体会到她的气魄,看到了她的多张面孔,还体会到她的喜怒哀乐。 伊丽莎白女王出生于1533年9月7日…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15
  • 读《穷爸爸,富爸爸》有感600字

    《穷,富》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他们一起来到牧师的面前应诉说自己的苦恼。富人说:我的钱多得几辈子都用不完,所以给孩子请了最好的,让他在家里就可以上学,希望儿子将来能…

    读后感 2022年8月2日
    8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