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读后感2000字

《乌合之众》读后感2000字|你看到的是黑色还是彩色?

《乌合之众》,作者古斯塔夫·勒庞,豆瓣评分8.3分。

这本书创作于1894年,作者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思考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他通过对革命中种种行为的分析发现,即使一个有自己独立见解的人,一旦他们加入受人民崇拜意识形态蛊惑的群体,就变成了乌合之众中的一员。他们就如同发生化学反应一样变成了一群疯狂和无恶不作的家伙,而且他们在一种“历史使命感”感召下,并没有任何关于犯罪的意识。

以上是我从百度百科里面复制过来的介绍,还没有看书的内容,光从题目和简介中似乎就能感受到这本书的基调,即批判和负面的。但在上周五,我参加了部门南区的一场读书分享会,让我对这本书,以及看书这件事有了新的理解。

1、你的心是什么样的,你从书中看到的也会是什么样的

其实,这是我第二次接触这本书了。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今年年初,我所在的运营中区选定了这本书作为季度读书分享会的书目。当时我边看边担忧,作为部门员工共读的一本书,我希望它是鼓舞人心的,但这本书好像是在泼冷水,很容易让自我认知相对缺乏的人走向另一种极端,即为了避免洗脑而拒绝接受他人的建议。而且,当时部门并不是很稳定,连续有好几个员工离职,群体离职心理正在酝酿。

现在回想起那次读书分享会的情况,大家都很认真的剖析了书里面的理论知识,最终的落脚点貌似是避免陷入群体思维。作为观众的我用力的听努力的想,我该如何或鼓励或启发的点评大家的分享,对于我不太认同的负面观点我又该如何得体的说服大家。总之,我是带着担心和负担去旁听大家的演讲的。可想而知在这种心境下我几乎不能从书里面获取有价值的养分,甚至认为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好书,无法带给人生长的力量。

但是就在上周五,同样也是《乌合之众》这本书的分享,我的状态是截然不同的,轻松愉悦,满满正能量。同时,分享者们的观点也跳脱出了“如何避免成为乌合之众”,而是在思考如何打造优质群体。有的人感恩自己所处的团队,每个人都很优秀,渴望成长,这是一个美好的群体,希望彼此成就;有的人说每个人不可避免的生活在群体中,我们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成长的群体,同时也不要忘记自己作为群体的一员也有义务推动整个群体朝正向发展,不能总是挑剔群体本身;有的人给部门领导提了建议,希望能在她的带领下,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好团队。

很奇怪,一本《乌合之众》却在两种环境中呈现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颜色。我突然意识到,我们能从书中汲取什么,也许并不在于书的内容是怎样的,更在于看书的人是什么样的心态。如果你是阳光明媚的,那么一本揭露黑暗现实的书会激发你伸张正义的决心,而如果你是自怨自艾的,那么也许你越发会对这个世界不满和抱怨。

你的心是什么样的,你从书中看到的也会是什么样的。希望正在读书的你,能看见美好,收获勇气,感受爱意。

2、找到并维护良好的优质群体环境很重要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不论周围的环境如何只要做好自己就够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必须承认,作为社会群体的人类,我们是无法摆脱群体心理的影响的。所以,不管我们意志力多么坚定,当所有人都选择浑浑噩噩的时候,也难免不随波逐流,成为乌合之众。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我的观点是,把自己当做群体中的一员,并努力的去影响群体里的每一个人。如果你希望自己积极上进乐观勇敢的,那么请最大可能的去传递你的想法,不要觉得多余,不要害怕质疑。当某一天这个团队的大部分人和你一样的时候,你会发现坚守你最初想成为的那个人将会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因为群体的力量会推动着你前进。反之,假如从一开始你就对团队里不好的现象置之不理,你会慢慢发现团队变得乌烟瘴气,而你也许终将会被这股黑暗力量所吞没。

想到了一些例子。当我们看到谩骂、诋毁、谎言等网络暴力满天飞的时候,我们选择了沉默,因为似乎和自己关系不大;当我们看到校园霸凌置之不理的时候,我们选择了走开,似乎也不是自己的事情。我在想,假如有一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邪的一方,作为中立的你又该如何自处呢?

所以,做好自己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做的是选择良好的群体,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净化群体环境。环境好了,我们才会更好。

3、避免成为乌合之众并不是坚定内心,而是丰富大脑

很多人在解读《乌合之众》这本书的时候都表明要保持初心,要时刻清醒,不要被洗脑,不要成为乌合之众。而我想说的是,假如你在读完这本书仅仅提炼出了以上观点,那么此时此刻的你也许已经成为了乌合之众了。

想避免自己随波逐流最好的方式绝不是拒绝建议认死理,而是持续的学习,用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去纠错、去辨别、去选择。

我看到很多人总是在说要做自己,不能忘记初心。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自己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初心又是否是绝对的真理呢?人生是一段成长的旅程,我们在某一个时间坚定的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甚至对未来的你来说可能是幼稚而落后的。

所以,我希望自己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不要固执己见,要站在道路的前方时刻回望和审视自己,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要拥有自我纠错的能力。

4、心理学是一门伟大的学科

看完《乌合之众》之后,我联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一些营销和管理方面的书籍,比如《引爆点》、《蓝海战略》等,发现很多营销和管理思维都借鉴过群体心理学的知识。比如,从群体心理的角度,我们如何去做营销?又如何以榜样的力量去做好团队管理?这些书里面或多或少有所涉及。

我以前一直觉得心理学的书可能只是对我们观察人,了解人有帮助,似乎不如科学或者管理学那样看得见摸得着。这次《乌合之众》的读书体验让我对心理学有了不一样的认知。世间所有的事都是人的事,世界上所有的学科也是建立在对人性的准确理解之的。所以,心理学是能启发各个学科的基础,是一门伟大学科。

晚安,愿你的眼睛看到了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作者:HAOMIN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67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激流三部曲》有感500字

    《激流三部曲》是巴金的代表作,它分为《家》、《春》、《秋》三部。 这三部书讲述了民国时期高家三兄弟――高觉新、高觉民、高觉慧的故事。高家原本是个和睦的大家庭,但是最终却分开了。其中…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90
  •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350字

    【第1篇】 一本书有一本书的好处,当我打开这本书的时候,就觉这是一本好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这部小说通过格列佛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彗马国等国度的离奇旅行和种种遭遇,集中反映了18…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91
  • 《书法有故事》读后感450字

    《书法有故事》,我有故事,你有吗? 这个我有故事你想听听吗?疫情期间,我老爸给我从网上买了些小学生读物,来充实自己的,里面有一本《书法有故事》的书,听着名字很有趣,故事看了也确实比…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194
  • 《生命生命》读后感作文400字

    《生命生命》读后感作文400字: 以前,我不知道生命是什么意思?直到今天,学习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我才明白:生命是在绝境中求生;生命是在不利的条件下坚强长大、生长;生命是不能白…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14
  • 《乔布斯传》读后感1200字

    前不久,我阅读完了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的传记。让我感触到了他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品质。 这本传记用了十大章62小节,从不同角度介绍乔布斯,比如他的产业趋势预测能力、产品设计…

    读后感 2022年5月27日
    148
  • 《我这一辈子》读后感_3500字

    《我这一辈子》读后感3500字 读一本老舍的小说集《我这一辈子》,就开始写老舍,无异于盲人摸象。但读后感,谈感想,执其一端言之成理也未尝不可。在读完一篇写一篇读后感的决心下,勉强拿…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11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