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论语》子罕篇经典名句摘抄及读后感1000字

读书之《论语》子罕篇经典名句摘抄及读后感1000字:

【原文】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

孔子没有这四种弊病:不仁义推测,不武断,不固执,没有私心。

【原文】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译文】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个人感悟:

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力求断绝“意、必、固、我”四种毛病,必定是每个人在待人接物中所期望达到的。例如,课堂上看到有学生心不在焉、打瞌睡或是某此检测较之前一落千丈。作为老师的我们,不是当面妄加猜测或指责,更应该做的是课后和学生进行心对心的谈话或家访,真正深入了解学生问题行为产生背后的真正原因,如与同学的矛盾或是家庭问题。但需要说的是在科学研究中,提倡合理的推测和决断。当然更需要有坐得了冷板凳的“执念”,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才能不忘初心,对事业从一而终。

孔子是如何尽可能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钱穆译《论语》中这样说:“有鄙夫来问于我,他心空空,一无所知,只诚悫地问我亦只就他所问,从他所疑的两端反过来叩问他,一步步问到穷竭处,就是了。”.遇事能跳得出,不先急于追求细节,有大局观。先见森林,再见树木!之后是步步叩问,抽丝剥茧,层层分析。“两端”可以是事物好坏的两端,亦可指事物发展的始末。在备课或课题研究中,常容易按既定的思维逻辑去考虑问题,但偶尔会进入死胡同,这就需要跳出问题,清空大脑,从更高一个层面或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或许就豁然开朗迎刃而解了。

不仅是个人,一个团队的思维导向也偶有局限。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在他的群体心理学巨著《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中确立以下几个观点:在群集情况下个体会放弃独立批判的思考能力,从而让集群里的精神代替个人的精神。群集时还会产生思想感染,使个体和群众的无意识思想相互渗透,产生集体心理。在集群时,任何一种个人弱小的思想和信念都可能被强化,个体会非常容易不加思考的接受群体提供的意见和想法,使人与平时独处的状态大相径庭。因此,“叩其两端而竭焉”不仅适用于个人,也有助于群体在思考问题时刻警惕进入“乌合之众”的状态。作者:赵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71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聊斋志异》有感350字

    《聊斋志异》这本书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这本书在艺术上代表着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它博采中国历代文言短篇小说和史传文学艺术之精华,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造奇设幻,描绘…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113
  • 家书抵万金——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

    家书抵万金——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情感的方式,从古至今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最近,我拜读了《傅雷家书》,感受更深了。…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32
  • 《大秦帝国:金戈铁马(第三部)(上卷+中卷+下卷)》读后感_700字

    《大秦帝国:金戈铁马(第三部)(上卷+中卷+下卷)》读后感700字 #小紫学小扎#18-17《大秦帝国》第三部上中下金戈铁马 一部实在太长,上中下顶三本正经书了,别的不说,需要书评…

    读后感 2022年9月8日
    113
  • 《米小圈上学记》读后感200字

    【第1篇】 结束了,我看了一本《米小圈上学记》的书。这是关于米小圈从一年级到的日记。 米小圈是个幽默的孩子,有时候他会倒霉、自信、丧气和做一些傻事…… 今天…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135
  • 没有尾巴的狼读后感300字

    【第1篇】 《没有尾巴的狼》是杨红樱阿姨写得很好的一本书。 说的是在猎人的小木屋里,秃尾巴狼发现了一条美丽的狐狸尾巴,于是狼的身上就有了一条狐狸尾巴,从此再不叫狼,改叫狼狐。狼在狐…

    读后感 2022年6月12日
    110
  • 读《职场动物进化手册》读后感3000字

    读《职场动物进化手册》读后感3000字: 核心理念:该书的主要内容,一言以蔽之,即职场就是利益场。任何分析问题的框架,都离不开对各方利益的权衡,利益制衡才是职场的最高道德,而非道德…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1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