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读后感800字

读书之《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读后感800字:

文:东篱;题外话:近一个多月的奔波、忙碌、适应,如今算是尘埃落定。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继续写完这些笔记,终于还是忍不住在今夜继续敲击键盘——尽管,我已失去了言说的身份,但无论怎样,打开的书,总得看完。

第二种素养:农夫的身手。共收录《农夫的身手》、《从野人生活出发》、《天将明之师范学校》、《武八股》四篇文章,除考察江宁县立师范学校所写的《天将明之师范学校》较长一些之外,其余三篇都是很短的文字。

和前一项素养一样,这一项素养,依然不会在其他专讲教师素养的书中见到。

教师首先得有健康的身体,其次呢?就是教学范围的东西了吗?至少在陶老先生眼里,还不是,得先能养活自己,如何养活自己,那必须有“农夫的身手”,尤其对于乡村学校教师而言,更是如此。

所以,他对江宁师范学校的诸多做法表示了高度的肯定:进门就对“学生买柴图”印象深刻,然后是学生干农活、烧饭做菜等等诸多表现也让他大加赞赏,最后肯定这所学校“有贫而乐的精神”、“有学小学的虚心”、“有远大的前途”。

时至今日,“农夫的身手”更有着特别的意义。如今的孩子,养尊处优惯了,大多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了各种现代化的工具和设备。更甚者,从出生起就没有沾染过泥土,只知道超市里可以买到大米,却不晓得泥土里可以长出稻子来。·不仅孩子如此,近年来新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生活无法自理”的大有人在,常常忍不住感慨,这究竟是时代的进步还是退化?

幸好,不少有远见的教育者似乎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身边的好多学校都开始了走向田园、亲近自然的探索,如汉庄的“诸葛庐”、如芒宽的“田园厚生教育体验中心”……曾有幸到“诸葛庐”参观过,一个最大的感受是——学校领导在打造这些文化的时候,都是基于对教师发展、对孩子成长关注的角度,而不是一场“作秀”。

再往大一点说,整个隆阳区目前正在倾力打造的“田园教育”,便是一场教育的回归,让教育回归到其“育人”的本质上去。

唯有扎根泥土,方有仰望天空的可能;唯有脚踏实地,才有所谓诗和远方。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114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享受苦难

    享受苦难 ――《青铜葵花》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曹文轩的长篇小说《青铜葵花》。这本书记叙了大麦地的哑巴青铜和来自城市的葵花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兄妹,经历了种种苦难,并肩成长,最终分开的感…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127
  • 《阳光姐姐小说派》读后感300字

    最近,我在看一本很好看的书,它叫《阳光小说派》。  这是本很好的书,里面有各种各样有趣的小说,最主要的是每一篇都有一个“情”字。这几篇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一篇叫<&l…

    读后感 2022年6月27日
    154
  • 《友谊就在我身边》读后感200字

    “小”和林一暖是一对非常要好的闺蜜,她们虽然性格迥异,但是却像亲姐妹一样总是腻在一起。也可以说,林一暖像“小”的女保镖一样。 性格有些内向的“小月亮”则把林一暖当作自己唯一的。通过…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104
  • 《十万个为什么・生活百科》读后感200字

    关注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 ――读《十万个为什么・生活百科》 期间,我阅读了蕾玲主编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丛书,收获多多。这套书,不仅让我从中学到关于生活、、、宇宙、地理、人体、科技…

    读后感 2022年6月27日
    112
  • 吹牛大王历险记读后感400字四年级

    【第1篇】 永不言弃 ――读《吹牛大王历险记》有感 读了德国作家拉斯伯的作品《吹牛大王历险记》,这本书的语言非常的幽默风趣。书中的主人公敏豪森,是一个快乐的冒险家,一个鼎鼎有名的吹…

    2022年6月17日
    200
  •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1000字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1000字: 二十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学生时,就喜欢看些名人传记。在我认为《明朝那些事儿》应该是一本枯燥的历史书,我是不会准备把它看完的。没想到在当年明月妙趣…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