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塔莎之舞》读后感2000字

《娜塔莎之舞》读后感2000字!

《娜塔莎之舞》终于把我这么多年东一针西一线理解的俄罗斯文化史粗略串起来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们俄国人有两个祖国,俄罗斯和欧洲。”而俄罗斯文化中很重要的底蕴有东方文化的显现,本书第六章有详尽介绍。

【俄罗斯人对他们在欧洲的位置不是很确定(至今仍是),这种矛盾的心理对他们的历史文化和自我认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生活在欧洲大陆的边缘,他们从来都不确定那里是否就是自己的归宿。俄罗斯属于西方还是东方?】

1703年彼得大帝建彼得堡意图要把原本野蛮生长的莫斯科文化拉到欧洲文化的道路上。【圣彼得堡不只是一座城市。它是一项影响深远的乌托邦工程,目的是从文化上将俄罗斯人重新塑造成欧洲人。在《地下室手记》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称它为“世界上最抽象和最有意为之的城市”。】彼得堡的贵族们开始模仿德法文明,甚至俄罗斯本身的语言都全部抛弃,社交圈的交流只能用法语。(……大篇幅描写舍列梅捷夫伯爵和农奴歌唱家的爱情故事其实是俄罗斯文化艺术之开端和成长……)

而文化本身自古至今一环套一环,传承衔接。被蒙古占领两百五十年后带来的文化沙漠不是彼得大帝的一味模仿欧洲文化就能成就稳固基石的。

西方人依然鄙视她:“撕下一个俄罗斯人的脸皮,你就会发现一个鞑靼人”。所以也可以说后起的彼得堡是没有积累的文化孤岛。【《哲学书简》写道:俄罗斯立在“时间之外,没有过去和未来”,在世界历史中并没有发挥作用。罗马的遗产、西方教会和文艺复兴的文明一一它们全都和俄罗斯擦肩而过。】

自此,本土文化和欧洲文化开始在广袤无际的国土上相互撕扯,相爱相杀。

民族文化的缺席是俄罗斯知识分子的一块心病。彼得堡的欧化文明介入后反而起了推动作用,刺激了民粹主义的前进。1812年拿破仑率领法军入侵俄国更是分水岭。

【为了与欧洲的这种统治地位抗衡,像克尼亚兹宁和赫拉斯科夫等人的讽刺作品开始用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价值观来描绘俄罗斯人的特征。】有崇拜就有抨击,民族主义者们开始抨击西方道德败坏,认为俄罗斯是西方的救世主。俄罗斯民族意识中一直有救世主情节,罗马帝国灭亡后仿佛只有他们接过了最正统基督教衣钵,世界从此在脚底下。她期待英雄,崇拜英雄,俯首强权,但又盲目骄傲。果戈理在《死魂灵》里强调了“俄罗斯灵魂”救世的含义。浪漫主义时期,知识分子们要把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彻底分开,民族之魂在这个时期飞速崛起,而追求淳朴自然的宗教信仰是底色。

奥普京修道院是俄国最后一方隐士的避难所,这种隐居传统将俄罗斯与拜占庭之间联系起来,它也被视为俄罗斯精神的核心所在。《卡拉马佐夫兄弟》费拉蓬特神父的原型就是寺院里的一位老僧。(村上春树因为热爱陀思妥耶夫斯基还特意去希腊寻找过这种精神世界。)

俄罗斯谚语说:彼得堡是我们的头,莫斯科是我们的心。

从贵族作风、宗教神坛跌下的艺术家们开始崇尚民族主义,创作开始与“人民”有关。

穆索尔斯基这样解释自己的民粹主义:“我想要刻画的只有人民的形象。我睡觉时会梦到他们,吃饭时会想着他们,喝酒时能看到他们真切地站在我的面前,形象高大,亳无矫饰,没有俗艳的服饰。”;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里饥肠辘辘的纤夫们甚至被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请到自己奢华的餐厅里共享美食;《卡拉马佐夫兄弟》里俩兄弟更是对同胞有基督徒式的同罪心和责任感,他们追求对穷人的关怀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希望建立一种类似斯拉夫派的精神共同体的社会。(有趣的是这本书当时被禁止出版,理由是内容过于社会主义)。

俄罗斯人身上有一种贵族和底层融为一体的气质,书名《娜塔莎之舞》就代表二者奇妙结合。这种气质体现在他们既能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跳华尔兹,读后感www.simayi.net也能在炉火温暖的乡村木地板上纱巾舞;十二月党人谢尔盖•沃尔孔斯基公爵一生致力于解放农奴,即使流放西伯利亚也不改壮志:“我选择的道路把我带到了西伯利亚,我在那里流放了30年,但是我的信念一直没有改变,假如重来一次的话,我还是会这么做。”贵族魅力和英雄气概同时熠熠生光;当年莫斯科被拿破仑占领后,市长罗斯托普钦伯爵抱着同归于尽的决绝火烧克里姆林宫,也是俄罗斯人性格里勇猛剽悍的因素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他们的身上有一种强大的不可摧毁的群体力量。

1917年以降,布尔什维克对布尔乔亚的态度开始从以前的佛系牵扯变成了赤裸裸的正式革命。拉狄克这样抨击《尤利西斯》:爬满蛆虫的粪堆,还有人拿摄影机透过显微镜去拍它。

在塑造苏维埃新人过程中,斯大林虽然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样的称号给了艺术家,但是在文化进步上面终归不允许百花齐放。纳博科夫就认为苏维埃政权阻碍了真正文学的发展。

此处略去一万字……

接下来二战时期,苦难当头,艺术代表某种人类不屈精神茁壮成长。【1941年德军入侵,《第七交响曲》响彻苏联上空,它是坚韧与生命力量的象征,这种精神不仅仅是列宁格勒的,更属于所有联合起来对抗法西斯威胁的国家;阿赫玛托娃(那个时代的吹哨人)《叙事诗》是为列宁格勒死难者所作的安魂曲,这种缅怀是神圣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曼德尔施塔姆祈祷的回应。】

最后一章写了“乡愁”,每个海外的俄罗斯人都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娜塔莎之舞是俄罗斯人民心中永恒之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195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骆驼王子》读后感400字

    【第1篇】 《骆驼王子》就像沈石溪手中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位大名鼎鼎的学家绘声绘色的描写,把这本书装点得无比绚丽。他千里迢迢地来到了日曲卡雪山北麓的古驿站,发现了已经遗落了三百多年的…

    读后感 2022年8月3日
    270
  • 《金钱永不眠:资本世界的暗流涌动和金融逻辑》读后感_1000字

    《金钱永不眠:资本世界的暗流涌动和金融逻辑》读后感1000字 跟着作者了解了金融史上几个大事件,韩国金融危机,中国股市的几次大震荡,从事件发生的原因来了解背后的金融逻辑,对于我这种…

    读后感 2022年9月9日
    109
  •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4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名叫《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名叫鲍雷伊的男孩的故事。他非常喜欢和亲爱的汉修先生写信…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38
  • 《嘭嘭嘭》读后感600字

    爱使世界更美好–读《嘭嘭嘭》有感 给我买了许多书,不过在这些书中,我一眼就看上了一本叫《嘭嘭嘭》的书。 读书之前,我猜想:嘭嘭嘭?嘭嘭嘭大概是一种怪物跺脚而发出的声音吧…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102
  • 《疯狂外星人》观后感600字

    和平来源于“爱”――《疯狂外星人》观后感 我想化作一只白鸽,为世界各地衔去和平的橄榄枝;我想化作一只白鸽,飞遍世界各地,平息战火的创伤;我想化作一只白鸽,让爱的鲜花遍地开放……――…

    读后感 2022年6月24日
    124
  • 《班级宠物一家亲》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班级宠物一家亲》,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眼前不断浮现出李严宽和大家爱护的情景。 这本书主要讲了:李彦宽的买了一只斑点狗给李彦宽,于是新来的鼓励大家…

    读后感 2022年7月4日
    2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