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为了中国曾经的摇滚》读后感800字

《呐喊:为了中国曾经的摇滚》读后感800字!

作为一个对中国摇滚之前也就还比较算了解的摇滚乐迷,我就不进入细节讨论这次我从这本书上读到的中国摇滚史了。比起耳熟能详的那些名人名事,其实我在读这本书时更有领悟的是“摇滚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

虽然我已经喜爱上摇滚这种音乐有好几年了,但我以前其实都处于在欣赏音乐的层面,没有真正地想去定义它。书中的第一部分就掺杂了很多国内不同内行(职业乐手和制片人/经纪人)的观点,这些观点彼此之间有很大的差异,甚至有一些会反驳其他的观点。有人会说摇滚乐就是一种音乐形式,有人说是一种精神,有人说一种生活方式……甚至会有人说是人性。我个人的偶像高旗就在这本书中接受采访说过,“这个问题太大……真的是太大了!

到现在其实也很难给它下个定义,尤其是在中国用中文下个定义,因为大家都会说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呀,那么说又是什么意思呀,我看我也也别给摇滚下什么定义了,反正,它就是一种音乐形式。

至于对我来讲,它的意义就是,有很多很多(这样的)音乐影响了我的人生,给我了很多心灵的撞击。”在我个人看来,高旗的评论其实十分在理,盲目地去给一个不是基于一个特殊乐理结构的乐种(如爵士和放克)去下定义不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因为无论如何都会有人保持不同观念,毕竟摇滚乐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经历和含意。就正如莎士比亚说过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其实一千个摇滚乐迷眼里也会有一千种摇滚乐的模样。这尤其是基于在摇滚乐的广泛和多元化的之上,当金属乐迷以及朋克乐迷以及独立摇滚乐迷这几种喜欢的音乐几乎没有任何共同点的乐迷聚集在一起时没人能说得清楚哪种才算真正的摇滚。

我曾经采访过几个不同的喜欢摇滚的朋友。有一个人说过他喜欢摇滚乐的原因是因为搞摇滚乐的人都显得很酷,因此他能从此获取更多人的关注。另一个人喜欢摇滚的原因是因为摇滚乐里面有一股劲,听起来很“爽”。而就我个人来说,又跟上述两位有所不同。我喜欢摇滚的原因是因为在我曾经与家人冷战、没有从心底能理解我的快乐和苦衷的朋友的那段孤独的时光里在它里面找到了我自己的影子。所以对我来说,摇滚乐就是在我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最好的伙伴,给予我继续好好生活下去的能量的源泉。作者:陈麦斯MaxChen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245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错过的机会》读后感――把握机会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机会的来临,但是往往会因为胆小和害怕而没有把握住。《错过的机会》让我懂得了我们要勇于抓住机会,展现更好的自己。   这篇故事主要讲的是:有一个年轻人非常想娶…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29
  • 《剩下来的孩子》读后感1000字

    作者:李慕白 我不是独生子女,有一个比我小三岁的弟弟。在这么多年了,我不止一次地想过,如果我弟弟发生意外,我们家只剩我一个会怎么样。 倒不是因为讨厌弟弟,或者觉得父母偏心什么的,我…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42
  • 读《邦金梅朵》有感700字

    读《邦金梅朵》有感 《邦金梅朵》这本书的作者是江觉迟,安徽桐城人,她的藏名叫扎西梅朵,他是“裁襟励子”非物质文化传承人。2005年,江觉迟因为一次机缘,她带上全部积蓄只身一到横断山…

    读后感 2022年5月30日
    505
  • 《死神的精确度》读后感赏析2500字

    《死神的精确度》读后感赏析2500字: 最近由于笔者所在的行业受到严重冲击,工作的饱和度暂时性下降,有了闲暇来释放读小说的热爱。 伊坂幸太郎的小说在中国的名望很高,他的小说让人读起…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17
  • 鲁滨逊荒岛生存的故事500字

    在学习了《一本男孩必读的书》后,我又读了一遍《鲁滨逊漂流记》,再一次被他的大无畏的冒险进取精神打动了。    鲁滨逊生于约克市,他本来可以在家过着幸福的生活,但天生的冒险精神让他选…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128
  • 《爱的教育》亲子读后感400字

    【儿子篇】 今年,我和到新华书店买书,一眼就看到了这本《爱的教育》,这本书也是要求我们的必读书,就买了回来。  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主人公是安利柯,他以日记…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9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