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暗暝》读后感1000字

《乌暗暝》读后感1000字!

作者:SkyHole

《死在南方》:郁达夫的失踪之谜无疑是马华乃至整个南洋文学史述中的重要符码。小说则另辟蹊径,通过非虚构与虚构的混淆,借郁文本的自我指涉,辅以时间错位的拼贴,虚构(实证?)了一段郁达夫失踪后的秘史,既有招魂历史,使之重新在场的目的,也不乏为历史祛媚,戏谑解构的意味。

《郑增寿》:小说的形式,是一种元小说的形式。嵌套其中的文本,一方面由小说家创造(虚构性),另一方面写作者本身的失踪(作者之“死”),都说明了嵌套文本瓦解的危机。而郑增寿在小说中,看似为一个人物,实则已成一个符号:这一符号,首先具有任意性,小说中有一段写四个同名的“郑增寿”同时出现;其次,任意性的膨胀,使之最终沦为空洞的能指:“郑增寿”无所不在,既可能是一条狗的名字,也可能是对联中的一个词,亦可能存在于街坊讲述的碎片中(知识分子,中医,采集草药……)。而从小说的历史寓意看,郑增寿更是“中华”、“马共”等一系列相互缠绕的符号的转写。自这一符号出发,也窥见小说的隐喻指向:由于中华、马共等符号在历史间盘根错杂,歧义迭出的存在方式,所有所谓的“调查”都陷入一种虚妄和背反的处境中。因此追踪者失踪的失踪循环也就在所难免,其中自有反讽、唏嘘的意味。

《伤逝》:小说显然采取了后设的技法。但特别的是,这应该属于一种“自我后设”——小说中的涓生正是来源于鲁讯《伤逝》这一前文本,而他不断地编织故事,就是在叙述一个文本中的自我。而当属于他的文本最终重叠于指涉自身的文本,也即完全与鲁迅《伤逝》重叠,读后感www.simayi.net一个封闭就此发生,而小说中的“涓生”,便毫无疑问地走向了一种自我闭环的腐朽。进一步讲,重复前人,重复自身,文本自闭等写作困局,即是后现代处境中文本自我增殖与自我瓦解的隐喻。如小说中的一段:“月持续膨胀,似乎内里有一股长久压抑的张力往外蹿,撑……’波‘的一声月亮裂开……”(153页)

《M的失踪》:小说从技法上,也是后设。不过是一种十分特别的后设的嵌套。(至少有三层)。而在此过程中,所谓的M(大马?亦或文学经典?的英文)一直缺席。公式M=M1+M2+M3+…+Mn即为一种大M不在场的隐喻。

《胶林深处》:全篇来看,“胶林深处”的题目,可以说是封闭的马来本土文学生产的隐喻。马华本土文学的生产,在小说中展现出多重困境:生计、文化、文学环境。而其中,最为深层次的,可能是文本内部的文学形式问题。所谓的传统马华文学作家和史家所固守“现实主义”的原则,一方面颇为保守,另一方面在复杂吊轨的马来历史的腥风血雨中,可以说既捉襟见肘,也尴尬重重——作者自然从这样的反面出发,认为唯以形式(互文、后设、拼贴……)对抗和修补历史和现实,走向另一种现实主义(作者曾言:“历史是一艘破船,形式是修补术。”),马华文学才能真正‘’走出胶林”,清偿历史的重重魅影遗留的债务和梦魇,找寻到自己的来路与前途。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24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会说话的人,人生都不会太差》读后感_1500字

    《会说话的人,人生都不会太差》读后感1500字 喜欢梁先生,幽默风趣,笔下生风,汪洋肆意。当然,文中有些地方不乏刻意幽默,但着实也是令人为之愉悦。其幽默似钱钟书,又多了一似儒雅。本…

    读后感 2022年9月5日
    151
  • 豆粒儿,你的信读后感300字

    《豆粒儿,你的信》读后感 烈日炎炎的,我阅读过很多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这本《豆粒儿,你的信》。内容写了猪通过写信的方式向介绍了,从暖春到炎夏,从金秋到严冬。读完这些信,我认识了…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179
  • 《一张安稳的睡床》读后感800字

    翻开之前随笔写下的日记,文字便如海潮般涌入视线: 5月17日和吃着冰淇淋手挽手回家,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无忧无虑的做自己喜欢的事;5月18日去逛街,路过一个店铺看到一位皮肤黝黑的农…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90
  • 《赡养人类》读后感_1200字

    《赡养人类》读后感1200字 以前在大刘的合集中看过,有点记不得具体讲什么了。复制了网友的评论又回忆起来了。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世界上最富有的十三个人要杀死最穷的三个人。先简单介绍…

    读后感 2022年9月14日
    301
  • 《写出我心》读后感600字

    《写出我心》读后感600字: 用差不多一周的时间将这本书看完,其实还得感谢昨天提前到高铁站,在高铁站读了两个多小时。最初的时候,读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要从中得到一点关于写作的技巧或者…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32
  • 读了《滥竽充数》有感

    滥竽充数这篇文章是讲古代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很喜欢听人吹竽,它总 叫红里的300个月师一起吹竽给他听 主人公南郭先生平时不学无术,整天游手好闲,他听说了 齐宣王的爱好后,就跑去对齐宣王…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25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