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与土地》有感800字

在许多年以前,天空是蔚蓝的,稻草是金黄的,人们是无私的。本书记录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台湾,是部纪实性作品,作者将深厚的文笔与真实的感情融会成《人与土地》。

在阅读时,你不免看见当代生活所察觉不到的事情,因为在当代社会,每个人都在与时间博弈,在顺应时代节奏,此时人们就会忽略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可贵的东西——美。书中运用大量优美的词句来描述环境,又或者是利用对比抒发自己的见解。比如在写多纳的一间小屋时,虽然房内漆黑一片,但是兄弟俩眼中焕发出的光芒点亮了小屋。作者在描写时用到的许多手法虽已过时老套,可却写出了家乡的纯粹与真实。

作者在描写劳动者时的语言也非常符合劳动者的特点——朴素。那位捧着鱼的妇人用鱼挡住自己的脸,只露斗笠一角。作者抓住这个细节无限放大,不可否认的是作者对细节的敏感与高度把握。人们擅长直接抒情,劳动人民也看得懂直接抒情,可那太过直白,一见到劳动人民就浮现出那几个千篇一律的词,不及用大鱼挡住脸那般含蓄而意蕴深长。

向人类文明再进一步就是居民,以前邻里邻外在村门口“放肆”地吆喝一声别人都会答应,就是淳朴。《孟子三章》中,孟子眼中的理想社会,门户都不上门闩,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现在各户人家都把家裹得严严实实的,恨不得加十扇防盗门,是这社会脱去信任。就像现在伊朗与美国的战事不断,尽管伊朗军事实力远不及美国,可他们不畏惧,只因为伊朗人民人心齐,众志成城。

归宿这个词听得很陌生,在作者眼里自然是人类的归宿,每人不例外都是从自然出又回,无论你是亿万富翁还是乞讨为生,都有同一个归宿。书中的女人在阐述自己母亲时情不自禁地落了泪,面临生离死别,人们都是悲伤的,可她眼看母亲的离别却无能为力,才是最无可奈何的。

信仰,仿佛一听就感到熠熠生辉。都说人活着是因为有个信仰,而信仰是什么呢?人们又无从得知。这个问题值得交付给人们自身。我认为信仰不过是一种给予你希望的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

人与土地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三言两语是道不尽的,这是记录过去的片段,但与现在的我们相比,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文/杨智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35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狼王梦》有感550字

    【第1篇】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名叫《狼王梦》,它是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代表作。我想大家对狼这种都不陌生吧!“狼子野心”、“饿狼”、“白眼狼”……这些词都充分体现了狼的凶残和邪恶。但是这…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97
  • 读《青春与梦想》有感800字

    青春是人生最具有梦想的季节,梦想是青春的动力,梦想在青春中迸发,青春在梦想中升华,而梦想与青春则是共同丰富了我的人生。 同生一片土地,同一片阳光,同在蓝天下成长,何以乔木苍天,铺地…

    读后感 2022年8月4日
    78
  • 《卜卜猫》读后感300字

    《卜卜猫》读后感 在的推荐下,我读了一本叫《卜卜猫》的书,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故事讲了一个名字叫卜卜的小男孩,他想变成一只猫。像自己的宠物猫一样,整天无所事事,除了吃、睡、玩,什么…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308
  • 金锁记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在金锁记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人物一个是二七巧以及她的女儿长安。对于七巧我开始只觉得的她可恨可叹但看到最后也觉得她可悲起来。对于她的遭遇也会产生同情。故事的结尾写到七巧…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82
  • 《醉翁亭记》读后感800字

    一个人的处世之道――《醉翁亭记》读后感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诸多乐趣一直伴随着我,在读书的时候,我好像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想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在书中畅饮生活。 一篇《醉翁亭…

    读后感 2022年7月21日
    63
  • 读《天才少年比尔・盖茨》有感600字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天才少年比尔・盖茨》这篇文章,被他勤奋学习,努力拼搏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 掩卷沉思,难道天才少年比尔・盖茨天生就是一个奇才吗?不,他是用勤奋和汗水浇灌出来的…

    读后感 2022年5月27日
    1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