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心得体会2000字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心得体会2000字:

在2018年11月16日公司团代会上,党委书记洪元春讲述了一个习近平总书记在知青岁月中的感人故事,让我体会到“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公司团委根据洪书记要求,每位团员学习感悟《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本人就此谈几点心得。

一、融入集体、不忘先辈。

讲感情、重情义,青年时代的习近平把自己看作是黄土地的一部分。这点可以从“知青说”中体现。他融入集体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无论是老人、年轻人、幼儿、婆姨,他都能够聊到一块儿。他办事有条理,说话有道理,所以群众把他当做是自家人。他与人交流谈话时,都能全神贯注地倾听,取长补短。

青年时代的习近平对人民群众的这种感情,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可以看到很多。如,他对革命前辈的尊重。到梁家河大队的一天早晨,青年时代的习近平与同伴走到一户人家的院子里,了解到主人因年迈过世的母亲是位支持革命的普通妇女同志,青年时代的习近平先征求主人家的意见,然后再进到窑洞。对着老人的遗体恭恭敬敬地鞠了躬。对青年时代的习近平来说,只要对革命做过贡献,都应对她们怀有崇高的敬意。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是真情流露。

青年时代的习近平对人民有感情,人民对他也有感情。当他离开梁家河大队时,全村男女老少自发的为他送行,依依不舍。离开梁家河大队后,他依然对当地人民群众念念不忘,时常帮助村里解决一些困难。如给延川县委书记写信帮忙为村里通电;为村里办了所学校等。

二、坚定信念、热爱学习。

15岁时,青年时代的习近平来到黄土地时也曾迷茫、彷徨过,但22岁离开时他已经有了坚定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走到哪里,永远都是黄土地的儿子。”通过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可知,这一坚定的理念是有情感基础的,这与青年时代的习近平对人民群众的深情是一脉相承的。

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可以了解到,青年时代的习近平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读书和思考,而是对读书近乎“痴迷”。“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就是他当时真实的写照。从在梁家河大队插队7年间,没书可看了他就四处借书,哪怕要走十几里山路;白天干活他随身带着书,读后感www.simayi.net充分利用收工、放羊、吃饭的点滴空闲读;晚上则点起煤油灯挑灯夜读……就是以这样的毅力和坚持,习近平当年读完了所有借到的书籍。“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们都应该像青年时代的习近平那样,抓紧大好时光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只有定下身来读书,静下心来钻研,联系实际去读书,才能在读书中提升自我,在钻研中掌握真理,在提炼中升华认知。习近平读书十分注重方法,我们要像习近平那样分析对比地去读书,才更能提高读书质量和效率,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素质。读书是一个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读书带来的知识储备让我们受益终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对我们来说只有益处。

三、知行合一,敢做敢当。

习近平在梁家河大队时,因为敢说、敢做、敢担当,被推举为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提到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他说如果村民觉得他有错,请村民指出来,他一定会改;如果他说的没错,那么就要求村民不打折扣的执行。从建沼气池到挖水井再到打坝地等,都体现出他敢做敢当的作风。在梁家河大队的时候许多工作在当时都是创新型的,如建沼气池,是技术创新,办铁业社、缝纫社及代销店,是就业方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在没有代销店前,以前村里人买东西要走70多公里到公社去,需要一天时间来回,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效率。代销店营业后村里先统一去采购,村民再各取所需,既提高效率、又降低成本、更方便村民。这些创新都是他通过读书,然后知行合一转化为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日常生活中,除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外,要勤于读书。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的“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我们90后站在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加应当“坚定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风流人物”。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岗位上努力工作,作出国有企业员工应有的贡献。作者:曾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580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玻璃城堡》读后感1500字

    无法复制的人生——《玻璃城堡》读后感1500字: 选择《The Glass Castle(玻璃城堡)》,于书为美而言,有几点创新:就语言难度而言,它不是书为美以往常接触的青少年读物…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43
  • 《少年英雄――王二小》观后感500字

    落后就要挨打 《少年英雄――王二小》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儿童电影。主人公是一个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小男孩――王二小,他沉着机智,勇敢善良。在他的被鬼子炸死之后,他的又被鬼子打死了,…

    读后感 2022年6月17日
    168
  • 《我将来是个有钱人》读后感300字

    胡小闹所在的五(3)班转来一名新生,名叫钱多多。班里有个叫苏西坡的男孩,他家里很有钱,但却只知道大手大脚地花钱,不懂得珍惜,还经常和钱多多吵架。 有一次,胡小闹去了钱多多的家,没想…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77
  • 《英子的故事》读后感300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英子也一样,有她自己的故事。 《英子的故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天桥上当记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姐妹俩逛天桥的时候买回来一匹布,卖布的说有十二尺,姐妹俩用八块五买回…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85
  • 《群山回唱》读后感700字

    也说回忆――读《群山回唱》有感 月色入户,轻抚着静谧的夜。清风徐徐,撩动着窗帘。静躺在床上,一件件往事映入心间,我细数着这些难忘的美好,顿觉温情缱绻。可突然,来自心底的一击让我忍不…

    读后感 2022年5月27日
    135
  • 桥下一家人读后感400字

    我相信家庭与外界是决然不同的,它可以充满爱,关怀及了解,成为一个养精蓄锐的场所。 ――题记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桥下一家人》的儿童读物。这本书是美国作家纳塔莉・萨维奇・卡尔森写的,…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8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