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读后感1000字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读后感1000字:

有一天毕淑敏与朋友聊天,她说,“我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是啊,像毕淑敏这样温文尔雅,才思敏捷的女性,谁能想象她会打人呢?然而她的孩子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那一瞬间屋子里很静。我相信如果当时我在场的话,一定可以看到和作者聊天的大人们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这就是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这篇文章的开头所描写的场景。

童言无忌,作者幼小的孩子说出了他内心真实的想法。毕淑敏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却也是一位普通平凡的母亲。她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败,在所有的夸奖批评以及奖赏都无一建树之后,她同大多数中国母亲一样,看着顽皮的孩子无计可施,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

殴打,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教育,虽然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存在这种事情,但是中国普遍存在。绝大多数孩子都挨过打,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殴打,对于每个孩子都是可怕,伤心,令人疼痛的事情。毕淑敏说:“我谨慎的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它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的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

是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够像毕淑敏所说的那样,谨慎的使用殴打呢?很显然不是那样的,有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丢了他的脸,或者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偏巧孩子犯了一点错,便开始打孩子,拿孩子泄气,这种镜头我们经常在电视剧或者电影以及日常的生活中看到。但当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惊恐和愤怒的眼睛时,他们怕孩子们会怨恨自己,于是就冠以“这是为了你好”的借口。当大人们把打孩子的次数逐渐增多,当大人们越来越多的用“这是为了你好”理由来打孩子,孩子便会发自内心的畏惧家长,畏惧他们的拳头。

我认为,每个孩子都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没有冰冷的拳头的美好的世界。面对孩子的种种错行,当然不能坐视不管,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奖惩兼备,循序渐进,不要老拿武力说事。连那些残暴的恶徒都能被感化,难道孩子不能吗?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我相信随着日月的轮回,随着你们的一举一动,他们也会有所改变,他会从你照顾受伤的小动物,施舍乞丐知道了善良的美好;他会从你挺身搭救朋友,体验到了友谊的重量;他会从你打碎了花瓶没有推托撒谎,感到了诚实的可贵。

当孩子犯了错事,想想你自己小的时候,想想你被打后的疼痛,以及愤恨,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犯错。在你克制不住自己的冲动想要打孩子时,冷静的思考一下。天真烂漫是我他们的本性,犯错也是我们人生道路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请不要用殴打来惩罚我们。就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构筑自己理想的世界吧。请家长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作者:赵丹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602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猫的旅店》读后感400字

    逃避不如面对 ―― 读《猫的旅店》 每个人都有美好而有趣的童年,童年是一个五彩斑斓的盒子,里面装满了许许多多的珍珠,有些已经随岁月的流失而渐渐褪色,有些已经却依然光彩照人。在生活中…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111
  • 从《三国演义》学“胆”“识”

    之余,我一口气看完了《三国演义》。读完此书,我受益匪浅,最深刻的理解是:在广袤的世界,少年应有“胆”有“识”。 《三国演义》乃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里面,一个个动听的故事,令人神…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74
  • 读《亡羊补牢》有感600字

    读《亡羊补牢》有感600字! 今天,我深深地被《亡羊补牢》这篇成语故事吸引住了。 有个人养了一群羊,在一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早晨,他发现他养的羊少了一只,原来是羊圈破了一个洞。狼…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25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1000字

    这本书主要写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小时候的生活十分艰苦,不是被责骂,就是受神父冤打。 但他凭着毅力,仍然坚持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并立志要从军。保尔柯察金长大后,在朱克来的领导下 下终…

    读后感 2022年6月23日
    110
  • 《菜根谭》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菜根谭》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虽属禅宗,然于身心性命之学,实有隐隐相发明者。——遂初堂主人序 这本书想看许久,如今总算如愿,但未达预期之惊艳,主要还是因为内容过于偏向佛家…

    读后感 2023年2月17日
    25
  • 《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读后感1000字

    《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读后感1000字 在图书馆翻书,忽然看到一本《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标注着“哈佛中国史”的字样,感到很好奇,西方人怎么看中国的?有什么样的观点和视角?于是…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2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