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项修炼》读后感1000字

《第五项修炼》读后感1000字:

2018年春节,有幸读到彼得·圣吉的著作《第五项修炼》,书中论述的“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等五个方面的个人修炼,及通过个人修炼对组织产生的作用,让我眼前一亮。

只有个人学习才可能实现团队学习,团队学习以个人学习为前提。要做好一个学习型组织,团队成员需认同学习是必须的,是正确的——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我超越和成长,也是对团队整体能力的提升。

书中谈到的“学习”,我认为不是大部分人所理解的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理论、方法等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只要是有进步、有优化、有调整、有计划等都是一种学习,这个学习的范畴很广很大。这或许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心智模式,开放了我们的心态,革了我们的命。

我个人理解的“系统思考”,就是“大局观”、换位思考。你在某一个角度、某一个位置得出的结论,做出的选择或决策,放在更宽的角度、更高的位置、更全的观念来衡量,它或许只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已。

就如组织中某个部门的负责人,在他的岗位上思考做出的建议,不被直接领导所采纳同个道理。因为这个建议以他自身的位置去思考,可能破坏了整体的布局、决策、打破了制度,破坏了某种平衡。只有学会系统思考,每个人的选择和决策才会更加合理。

每个人选择了一个组织,为这个组织服务,会不会和这个组织走到底,都是不确定的,只有随时间推移才会有结论,这就是双向选择,没有对与错。不管结果如何,对个人来说,你在这个组织中是否成长了或是否在以前基础上实现自我超越才是关键。

你在这个组织里,若物质和精神都没得到提升,综合能力没得到提高,说明你没有进行任何学习,你还是原来的你,不进则退。·你在这个组织中的这段时间是浪费的,对你个人或组织都是很糟糕的一个结果。只有在组织发展和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自我超越,即使离开这个组织,对你个人而言也是一种成功。

制度使想干坏事的人不能干坏事,文化使能干坏事的人不想干坏事,这就是制度和文化的区别。文化是一种价值观,是做选择和决策的依据。每个人思考的原点不同,做事的方法不同,对于一个组织来说,需要把不同的人的想法统一起来,达成共识,才能共同实现个人和组织的愿景。这种“共识”就是一个组织的文化。作者:杨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639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一带一路”上的童年・仰望星空的眼睛》

    不同的眼睛 同一片星空 ――读《“一带一路”上的童年・仰望星空的眼睛》有感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每当听到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我都能够想起那个古老、大而独特的水上村庄…

    读后感 2022年5月26日
    151
  • 读《纳兰词》有感800字

    《纳兰词》是三百多年前的康乾盛世里,安东生平的背景下,一枝妖艳璀璨的奇葩,散发着迷人的幽香,无数文人骚客都情不自禁地为它驻足,流连忘返。 或许是缘分,在一个偶然的季节里,我与那为无…

    读后感 2022年6月19日
    108
  • 《人体奥秘大百科》读后感400字

    今天,我读了《人体奥秘大百科》这本书,了解了许多以前我不知道的科学知识,令我非常惊奇,大开眼界。 这本书是一本科学性的书,讲述了人体的许多奥秘。例如:进入人体的“神经网络”、忙碌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195
  • 《泥土深情:巴金》读后感1000字

    世界以痛吻我,我愿报之以歌 ――读《泥土深情:巴金》有感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当我看完《泥土深情:巴金》这本书时我猛然间想起艾青先生诗中的这句话。…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358
  • 福尔摩斯读后感250字

    《福尔摩斯》这本书讲了他的好友华生的自述,主要讲述了:华生和福尔摩斯不怕艰险英勇地与犯罪分子进行一场智慧的较量。其中《最后的问题》一案中,作者让我们以为福尔摩斯在与土匪博斗中牺牲了…

    读后感 2022年6月24日
    652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800字

    时隔一年,第一课,又回来了。 这次的主题是两个十分抽象的字――幸福。为什么说抽象?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靠自己的心去感受。它不是固定的事物,只要你用心去体会,方方面面,无论在哪个角落…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