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读后感2000字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读后感2000字:

1、是什么?

大一的时候,法理学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批书。我清楚地记得,其中有一本书,题目就叫《法律是什么?》

我当时就觉得很奇怪:这都能成为问题?如果连“法律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么那些法学研究者都在做什么?那时的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实际上,对“法律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讨论,从古希腊时代一直到今日,都从来没有停止过:自然法学派认为法律就是某种永恒不变的正义观念的体现。至于这种正义观念源于何处,有的人认为是上帝,有的人认为是理性,还有的人认为是一种感觉;实证主义法学派则认为,除了由国家机关制定的实际存在的规范性文件以外,别的一切都不可能被称为法律;社会法学派不愿拘泥于法律文本的条条框框内,认为法律应该是对人们产生实际影响的社会中的法律;历史法学派则认为,法律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或习惯的体现……

法律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真是多得让人抓狂。可是,依我看来,在大多数情况下,当我们开始讨论“法律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根本搞不清楚这个问题问的到底是什么:它问的是法律的本质吗?于是有人就开始背诵课本里面马克思的观点。(“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云云)。它问的是法律的形式吗?于是有人就回答,法律就是成文法、判例法、习惯法等的总和;它问的是法律的特征吗?于是有人告诉我,法律就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的社会规范”(又是背诵课本,懒得写了)。它问的是法律的功能吗?我心里默想,法律就是现代社会得以持续的基石。

这样看来,“法律是什么?”,就连这个问题也是多义的。法学家们,耗尽毕生的精力,可能也只能对上述问题中的一两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也难怪,直到现在,“法律是什么?”这个问题仍然争论不休!

2、法律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

实际上,庞德并没有解决“法律是什么?”这个问题——准确来说,他并没有回答“法律的本质”究竟为何。从本书第二章前半段可以看出,庞德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对于所谓的“本质”问题,人们即使能得出一个答案,也更可能只是一些幻想。(p21-p24)

但是,从功能的角度,庞德给出了一个确切的答案:法律就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

这里就会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进行社会控制?每个人无拘无束地,像卢梭笔下快乐的野蛮人一样生活不好吗?对于这个问题,庞德的解答是:

俗话说得好,我们大家都需要地球,我们大家都有我们谋求满足的许多愿望和要求。我们有那么多人,可是地球却只有一个。每一个人的愿望不断地和他邻人们的愿望相互冲突和重叠。所以,人们不妨说,这就有了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任务。读后感m.simayi.net这就有了一项使生活物资和满足生活在一个政治组织社会中的人们的各种要求和愿望的手段,在不能满足人们对它们的一切要求的情况下,至少尽可能地做得好些,这就是当我们说法律的目的是正义时的意思。

是啊,在一个有相当规模的社会中,资源不可能是无限的。可是,人的愿望和需求却源源不断。在欲望的驱使下,群体生活的人必定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利益冲突。如果不能通过一种恰当的方式,或者说制度,去合理地分配资源,那么人们岂不是要为了那有限的资源而争斗殆尽?

正是为了解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利益冲突,法律才有了创设的必要性。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利益冲突无法避免,任何社会只要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必然会产生法律。

3、权利的工具性解读

承接上文对法律的功能的论述,庞德对法律权利的工具性解读,不得不说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权利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不比“法律是什么?”简单。前人的观点,在此不再赘述。但至少,我们知道,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常常把“权利”看作是一种固有的、神圣的存在,于是有所谓“天赋人权”的说法。

然而,在庞德看来,“权利”的概念是如此的模糊,以至于不少人会将不同类型的“权利”混淆在一起——他认为,“权利”可分为以下三类:自然权利、道德权利以及法律权利。(p47-p50)按照庞德的观点,那些所谓的“天赋的”权利,或许更像是一种道德权利。

然而,庞德更加关注的,并非道德权利,而是法律权利。

他认为,法律权利实际上就是一种保护利益的工具。(p53)当然,这里的“利益”,指的是法律上得到承认和被划定界限的利益。毕竟,法律就是通过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或者利益从而达到社会控制的效果的。如此看来,法律权利也只不过是实现社会控制的一种工具。

在庞德这里,法律权利不再“神圣”,也不再虚无缥缈——并没有什么固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现实生活中,有的只是立法者对不同利益的承认和评价。

4、价值问题

既然法律要实现社会控制的目的,那么它就必须合理地分配利益。既然要涉及到利益的分配,那么利益的评价和权衡就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利益评价应如何进行?利益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在本书的第四章中,庞德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

庞德认为,利益评价的标准有三种:第一种,经验方法,即通过经验寻找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p66);第二种,学理方法,即按照一定时间和地点的法律假说进行评价(p68);第三种·,理想图景方法,即从一种应然的法律制度的构想出发,把理想状态中的理论运用到现实之中,以解决争端。(p71)

庞德更主张采用第一种方法进行利益评价,他的理由非常简单:因为在现代社会,无论是法学学说,还是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图景,都是众说纷纭,众口难调。对于这些问题,法学家和哲学家们可以一直争论下去,可是司法实践却不能因此停滞。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就要运用经验和理性,恰当地进行利益评价,以找到最佳的利益方案。作者:艾雨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67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超级酷炫公主班》有感400字

    期间,我读一本名叫《超级酷炫公主班2御用甜品店》这本书,书的作者是冯海。 这本书主要讲了:的旁边新开了一家“幸福甜品店”。甜品店很漂亮很梦幻,却由一对丑的要命的“怪物是克莱克”夫妇…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121
  • 《明朝那些事儿1》读后感600字

    遇事冷静,开动大脑迎难而上 ――读《明朝那些事儿1》有感 我喜欢历史,喜欢历史中的人和事。伊始,我就收到了送我的礼物――一套《明朝那些事儿》。从看第一本开始,我就完全上瘾了,我对第…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156
  •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读后感400字

    一部以跑步为基轴的“回忆录”。以一个跑步几十年的角度来阐述跑步与健康的关系,没有大文学家的高谈阔论,振臂一呼,而是小桥流水般细水长流,给人很舒适轻松的感受。仿佛置身于夏威夷岛清爽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16
  • 《爱心树》读后感250字作文5篇

      我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教我们知识,我感谢爸爸妈妈养我们长大!下面是范文汇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爱心树》读后感1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了《爱心树》这…

    读后感 2022年11月6日
    36
  • 《不离不弃》读后感800字

    《不离不弃》读后感800字: 在中国,现在喜欢狗和养狗的人有千百万,爱狗人与狗日久生情,是很自然的事,把自己与狗相处的点滴记录下来的人,也是很多的;但能坚持超过十年,观察自己的狗,…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18
  • 《住在摩天大楼顶层的马》读后感450字

    《住在摩天大楼顶层的马》读后感 里,我读了汤素兰写的一本《住在摩天大楼顶层的马》,这本书我感触良多 。 一只农夫的马丢在了一座摩天大楼里,遇见了一对十分开心的男孩和女孩,还有一个穿…

    读后感 2022年6月12日
    1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