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写在前面: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开始逐渐培养读书习惯。一年下来30多本书感觉还好,但是总结时发现,读的有一半都是小说类或者近年来出版的所谓畅销书。那些大部头的、严肃的作品很难读下去。固然,从培养读书习惯的角度来说,不管是什么类型,多读一点总是好的。但是若想真正的学以致用,就需要进阶了。

如同刚开始跑步时,感觉一口气跑个三五公里就已经很了不起。但是跑着跑着就会发现,跑步的世界如此之大,人们都已经去挑战马拉松了。于是开始科学训练,刻意练习,不断让自己变得更强。那些原本看起来都不敢想的事,比如跑个全马什么的,都已经不在话下。如今更是又投入到了越野跑的怀抱,提出了更高的目标。

很多事情应该是类似的,跑步如此,读书也是如此。生命不应固步自封,刻意练习、持续提升,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以下是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

书如其名,是如何读书的方法论和操作指南。被不同的人推荐过多次。作者是两名美国人,1940年初版,1972年出的新版,2004年翻译成中文出版。虽然时间久远,但是沉淀至今,依然在影响着很多人。

一、阅读的意义

书的开始,作者将阅读区分为两种意义:

1、为了获得资讯而阅读

2、为追求理解力而阅读

第一种意义很简单,平时的报纸杂志新闻都能增加资讯,但却不能增加理解力。

第二种意义,主要在学习。学习应当是理解更多的事情,而不是记住更多的资讯。

这一点上,我非常赞同作者的观点。现代社会资讯泛滥,且不说书中提到的无聊电视节目和收音机广播,目前移动互联网造成时间碎片化,手机里的各种小视频和微信群无时无刻不在争夺我们的注意力,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二、应该如何阅读?

阅读时越主动,就读的越好。

而主动阅读就是能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来。

书中多次提到主动阅读的时要问的四个基本问题。

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就是:

1、说的什么?

2、怎么说的?

3、是真的吗?

4、和我有什么关系?

这四个问题如此重要,在书中被多次提到。

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值得反复思考。

三、阅读的四个层次

书中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

层次一:基础阅读

层次二:检视阅读

层次三:分析阅读

层次四:主题阅读

第一个层次

基础阅读

这是对阅读者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能够理解书中字句的字面含义。

第二个层次

检视阅读

主要是有系统的略读和粗浅的阅读。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对书中内容有个概览。

关键是不要停下来,不要企图了解书里的每一个字句。

第三个层次

分析阅读

阅读重要的书应该使用的方式。

需要慢慢分析和消化。

几条规则用自己的话概括总结如下:

第一阶段:掌握结构大纲

规则1:给书分类

规则2:简述书的内容

规则3:给书的内容列大纲

规则4:找出作者要问什么?

第二阶段:这本书到底在说什么

规则5:找出关键字、达成共识

规则6:找出书的主旨

规则7:找出支撑主旨的论述

规则8:作者解答了什么?

第三阶段:批评式阅读

规则9:先懂后评

规则10:理性表达

规则11:要有理论基础

四点值得批评的地方:

知识不足、知识错误、不合逻辑、不够完整

怎么样,读书是不是一件好复杂、好繁琐的事情?

好在,这只是一个理想标准,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被如此对待。

后面的章节还介绍了一些阅读不同类型书的方法,比如实用型、想象文学、故事、戏剧、诗、历史、科学、数学、哲学、社会科学等,非常实用。

第四个层次

主题阅读

这是阅读的最高层次。到了这里,关心的重点就不是一本本独立的书了,而是你要探寻的“主题”。

很遗憾,我目前个人的经验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一层级,所以也就没法用自己的话做总结了。但我相信,随着今后的不断积累,应该会一窥其中奥秘的。

四、读书与成长

书的最后一章,是“阅读与心智的成长”

里面提到了三种类型的书。

第一种类型的书,是消遣或娱乐的书。这种书会带来一时的欢愉,但除了享乐之外,往往不能期待有其他的收获。

第二种类型的书,是可以让你学习的书。这种书值得进行分析阅读,这会增长你的心智,也会增进理解力。但是当你把书里的精华全部吸收后,阅读过程往往也就结束了。

有很多书是属于这个类型。你在书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但是重读的时候你会发现书中内容好像比记忆中的少了许多,这是因为你的心智已经成长了,而书还停留在原处。

第三种类型的书,是能够与你一起成长的书。

最初读的时候,书的层次就远超过你,重读时仍然超过你,未来也一直超过你。这是一本真正的好书,每次重读都能发现很多新的东西,有新的感悟。

关于这种类型的书,我有一些体会。比如三国和水浒,少年时读过,成年后读过,现在偶尔也会碰到里面的故事,但每次读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与此类似还有西方的魔幻鼻祖指环王,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电影看过十多遍,每次都有新感受。当然还有好多书我都没读过,比如最应该好好去读一下的红楼梦和一些经典著作,所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俗话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我在想:

书是如此,那么人呢?

哪些是让你能够学习的人?

哪些是能够与你一起共同成长的人?

书的结尾还有两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人们到了30岁左右,身体状况就到达了巅峰。随着时间的变化,身体的状况只有越来越恶化,而我们的头脑却能无限地成长与发展下去。”

“心智就跟肌肉一样,如果不常运用就会萎缩。如果没有内在的生命力量,我们的智力、品德与心灵就会停止成长。当我们停止成长时,也就迈向了死亡。”

站在三十多岁的人生当口,

心里在咀嚼回味这些话,

其实颇有一些感受。

这些年来,似乎挥霍了太多的青春。

网上有句鸡汤:

有些人30多岁时就死了,直到70岁才埋。

愿我们不成为这种人。

作者:清风明月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71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淘气马小跳:奔跑的放牛班》读后感500字

    快乐的,肯定少不了阅读,我就在这段时间看了很多有趣的书籍,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淘气包马小跳;奔跑的放牛班》这本书,看得我津津有味,完全沉浸于书的世界里。  淘气的马小跳们…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113
  • 《神笔马良》读后感350字

    今天我终于把《神笔马良》这本书看完了,书的作者是洪汛涛,主要讲了关于马良的事情。 马良从小喜欢画画,还在地上爬着的时候就爱拿着石头或抓根木棍,在泥土上乱涂一气。长大后,他很想学画画…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76
  • 《舒克贝塔系列童话》读后感700字

    真情暖人间 ――读《舒克贝塔系列童话》后感 俗话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老鼠在人们心目中可是个大坏蛋。可是“童话大王”郑渊洁写的舒克贝塔系列中的《舒克贝塔航空公司》里面的舒克贝塔…

    读后感 2022年6月17日
    193
  • 《我没有钓到那条鱼》读后感800字

    《我没有钓到那条鱼》读后感800字: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昨天读过的一篇文章《我没有钓到那条鱼》,作者是托马斯·沃特曼。这篇文章给我很大的震动,所以在晨会上与大家共享,抛砖引玉。也许,…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55
  • 欲成事者,必先立志——《少年南怀瑾》读后感1000字

    欲成事者,必先立志——《少年南怀瑾》读后感1000字: 五年级的儿子在寒假阅读《少年南怀瑾》,我曾经读过南师的著作,却没有读过他人为他写的传记。我很好奇,像南师这样的大家,少年时期…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32
  • 《生如夏花:泰戈尔诗选(彩图精装)》读后感_1700字

    《生如夏花:泰戈尔诗选(彩图精装)》读后感1700字 它,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它,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寒冷的北方冬夜,月亮隐约可见,天空零星散落着五瓣状雪花,蜷缩在热…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6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