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农场》读书笔记1000字

《动物农场》读书笔记1000字

有kindle之后,看书这件事情就显得格外轻松容易一些。不用去书店,不用考虑书的摆放,不用考虑搬家搬书的痛苦,唯一缺失的就是手感。不过,其他方便之处都能弥补,尤其是可以针对现实情况作出计划。

比如说,国庆节去新疆,早早把《鬼吹灯》放入kindle,符合无人区的气质。

可看书太快,出发之前全部看完。

等到了火车上,kindle里就剩下《动物农场》这本书比较像小说了。

休假嘛,我只要休闲娱乐。

但是,动物农场太难写读书笔记了。

等待3个月时间,留在记忆里的,或许能离开一些现实。

初中时候学政治,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接着资本主义社会,经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大抵是老师为了便于我们理解,讲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全民共有,像原始社会一样。回家我就问父母,既然共产主义跟原始社会一样,那岂不是一切回到原点?那共产主义社会就不是社会进化的终点了,就像衔尾蛇一样,社会形态会无止境地重复,不是吗?

没等想明白答案,就在文理分科时选择了数理化。可阴差阳错,大学又选择的是法律专业,政哲法,多多少少都有牵连。原来那个衔尾蛇,还是形容物理比较合适,人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社会形态也不可能重复之前的轨迹。

可没人会放弃对乌托邦的幻想吧,哪怕是最勤劳的人儿,就像对永生、权力、财富等欲望的追求,人性使然。

也不知道是不是胡思乱想,竟觉得,在所有动物农场中的动物们,几匹马活得最像人生。即使是离开农场的Mollie,也是明确知道自己想要的,想要缎带,选择缎带,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最终获得缎带,是不是也是求仁得仁?而留在农场的Boxer&Clover,对自己的信念坚信不疑,最终为之付出骨血的代价也在所不惜,悲壮却也心安。

哪有什么对错,生产力总在不停发展,风车总会立起,农场总会用上电力;与此同时,享乐者永远会追求更高的享乐,劳作者永远会有更高的奋斗目标,哪里是什么轮回,不过是不变应万变。

那一切,意义何在?

沧海一粟,若把整个人类历史放在地球存在的时空来看,不过一瞬吧。而任何人在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眨眼都不及。像苏菲的世界里说的,做一只爬上兔毛顶的虱子固然令人敬佩,但安安静静在兔毛底端生活的虱子又有何不好?总有人英勇就义,总有人苟且偷生,更何况偷生之后或许另有一番天地,别人眼中的平庸追随或许有你看不到的坚持和理想。

纵使猪都聪明百倍,有人暗度陈仓,有人败走麦城,他们又多相信自己所说的呢?更何况,奴役别人的人,总是不讨喜的。

所以,真的喜欢那几匹马:他们认真的去相信,不管信的是乌托邦还是缎带;他们认真的去追求,不管最终能否实现;他们信任自己当下的每一分努力,也是一种自在。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可没说,万物以万物为刍狗。作者:文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722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时间简史》有感300字

    就在“五•一”小长假,我读了一本特别的书――《时间简史》。翻开这本书,浩瀚的宇宙,神秘的地球一览而进了我的眼球。此书是由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黑洞理论和“大爆炸”理论的创…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371
  • 《我是一个妈妈,我需要一个铂金包》读后感500字

    看完了《我是一个妈妈,我需要一个铂金包》后,我被上东区焦虑的贵妇妈妈的生活所吓倒。其实,普罗大众对于顶级富豪的生活多少是有些猎奇的心理的吧。不得不说,作者薇妮斯蒂马丁是个很聪明的作…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37
  • 我看《北京爱情故事》有感800字

    这些日子在看《北京爱情故事》,整整十天了,吃饭,睡觉,甚至走路开车,我的脑子里反反复复都会出现《北爱》中的各个情景、各个人物,我试图转移注意力,开始尝试看看书和看看别的电视剧或电影…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97
  • 希利尔讲世界史读后感500字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当我打开这本书时,感觉处处是宝藏,处处是黄金,值得我去挖宝淘金。 那我就自作主张的给大家分享一篇,希望你们看了这短短的一段文章,…

    读后感 2022年6月17日
    140
  • 读后感:破灭的“狼王梦”

      《狼王梦》是作家沈石溪撰写的一篇小说。这是一个关于狼,关于爱,关于生命,关于梦想的故事。   紫岚是故事的主角,她和公狼黑桑,幸福地生活在日曲卡雪山下的尕玛尔草原上。黑桑想成为…

    读后感 2022年9月22日
    106
  • 读龙应台《目送》有感1500字

    很多年前,读了一篇文章,龙应台的《目送》,便深深记得“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1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