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吞噬者》读后感1000字

《人和吞噬者》读后感1000字:

借着电影《流浪地球》的余温,最近又读了几本大刘之前的著作。晚上读完吞噬者这篇后睡觉,躺在床上回忆了一遍故事的发展,惊叹于作者伏笔之巧妙。吞噬者这一篇没有《三体》的宏大,对人性的思考不如《镜子》深刻,对人类未来命运的猜想也不如《时间移民》详尽,但好在这几点都包括其中,也借此总结一下在大刘作品中经常可见的这几种写作“套路”。

1.故事伏笔

小说是由人和故事组成的,科幻小说亦是如此。虽然代表作《三体》中有众多的人物,但其实大刘的其他作品中人都很少,或者只有一个职位名叫统帅,指挥官。《流浪地球》的原著中就没有太具体的人物,只不过电影为了叙事而加入了人物,改编了原著。

《人和吞噬者》中出现了几个人物,或者说宇宙生物。即使人物如此的少,作者也在其中藏了一条精细的隐藏线,直到最后,才通过宇宙生物“大牙”之口解开了这个“最大的秘密”。难怪前文说吞噬帝国的生物和人类一样都是炭基生物;难怪虽然他们在科技的力量与规模上超过人类,但基础科学知识是一致的(如都是用核聚变动力发动机);难怪“大牙”一边告诫人类:在宇宙中,谈道德没意义。一边有又允许人类移民月球的繁衍要求。

回过头看,吞噬帝国这个设定肯定也是早就想好的,从一些大家都熟知的科学猜想入手,大开脑洞,让故事从缥缈的远方回归真实世界,使故事如此的“接地气”。看完惊呼:原来如此!

2.对人性的解读

人性的复杂被认为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甚至也被猜想成地球人和外星人的区别。三体中也有描述,三体人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是直接的,公开的,透明的,而人类却会伪装,欺骗,于是才有了面壁者计划。

吞噬者这一篇也有相关的内容,明面上人类是祈求去月球重新生活,但暗地里是为了拿月球当做最后一搏的武器,完成人类第一次也是最后的一次星战。

3.对人类和地球未来的思考

虽然最终也没有逃脱被吞噬的命运,但人类并没有灭绝。他们成了吞噬帝国圈养的“家禽”,而且是营养丰富只有上层才能享用的食物。虽然被圈养看上去很可悲,但最后被圈养起来的元帅的孙子转告元帅,他恨原来的生活,现在才是自由自在,衣食无忧,快乐自在。·其实一直一来就有一种动物园的猜想,人类是某一种“上帝”的玩物,他们在某个地方一直看着我们,但并不干扰我们的发展,就像我们去动物园看里面的动物一样。也许我们真的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类变成家禽随着吞噬帝国在银河系游荡捕猎去了,那地球呢?最后的战士没有跟随吞噬帝国的大使去成为英雄被人供奉着,为了给地球进去下一次的生物循环提供足够的资源,他们留在了地球,成为了蚂蚁的食物!

多么惨烈,多么伟大,这是人类对地球这颗母星最后的眷恋!作者:Hailooloo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807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小战马》读后感400字

    【第1篇】 期间我看了一本书,名叫《小战马》,是小说大师沈石溪主编的。它主要讲的是一只长耳野兔的故事,那只野兔有着惊人的胆量和勇气,虽然被捕捉起来供人们娱乐,但它战胜了一切困难平安…

    读后感 2022年7月2日
    87
  • 《和好孩子交朋友》读后感300字

    这本书讲的都是名人小时候的故事,他们都值得我们学习。就像张居正,从小就学而不倦。 张居正从小学习很刻苦,可是到十三岁的时候还没成功,但张居正不放弃,继续努力,在他十六岁的时候终于成…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105
  • 昆虫记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0

      在假期,老师总会推荐一些书籍让我们观看,一本好的书籍可以丰富自己的涵养也能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感悟能力,当我们看完老师推荐的书籍后,通常会要求我们书写一篇读后感,把在书中的领悟…

    读后感 2022年11月6日
    46
  • 寄小读者读后感600字六年级

    善良与爱――读《寄小读者》有感 《寄小读者》是冰心年轻时在出国留学时写的。它也包含了在《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的内容。我十分喜欢这本书,它主要说了冰心与小读者的通讯内容,也包…

    读后感 2022年6月25日
    102
  • 《朋友大白兔》读后感600字

    常怀感恩之心——–读《大白兔》有感 书香飘逸的,我手不释卷地翻阅着注明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作品,里面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吸引着我。读完《朋友大白兔》的故…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138
  • 《在路上》读后感800字

    何以访路――《在路上》读后感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心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 ――《在路上》 “你的道路…

    读后感 2022年6月23日
    19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