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读后感心得体会1500字

《渔歌子》读后感心得体会1500字:

教材分析:

《渔歌子》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课文《古诗词三首》里的一首词,它是根据本单元“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的。这首词是唐代词人张志和的代表作。整首词描绘了初春时节西塞山的美丽景色,全词动静结合,意境优美,从色彩丰富,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寄情山水,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设计理念:

基于笔记式阅读深度学习的相关理论和课题建构,结合古诗词文本特点及学生年龄特点,在课堂上以批注、摘录、体会、搜集、图文等形式初步探索笔记式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能“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学习最富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的经典诗词,不能灌输知识,不可串讲诗意,更不可肢解文辞。所以本课教学将以诗画结合为抓手,以“不须归”为主线,以“想象”为突破,引导学生入请入境,诵读感悟。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二、三学段的衔接期,学生的求知欲强。他们已经有了近四年的学习经验,并通过课内外学习积累了很多诗词及学习古诗词的方法。但因为是借班上课,读书笔记需要再预习和课后探究中完善,课堂的时间难免浅尝辄止。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渔歌子》,学习“塞”“鳜”“箬”“笠”“蓑”等生字。

2.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想象画面,对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能说出自己的见解。

3.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学习用古诗词阅读笔记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想象画面,感悟词境,笔记诗词,

教学难点:

1.理解“不须归”,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尝试古诗文笔记式学习,积累笔记方法。

教学准备:课文纸,彩色粉笔,课件。

板块设计:

【课前交流】

师: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谁愿意为老师介绍自己的名字,有什么含义吗?谁取得?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个人,师板书(张志和)。你来猜猜他的名字是什么意思?他的名字是谁取的?

师:这个名字可了不起呀,这个名字是皇帝给他取的。想知道皇帝为什么给他取呢?(读文先读人)师:张志和三岁能读书,六岁时做文章,比七岁写鹅鹅鹅的骆宾王还小,十六岁就中了举人,给皇帝写了一份折子,列了许多治国的良方,于是皇帝封他做官并且赐名张志和,希望他心志平和。

1.导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千年的时光,来共读诗人张志和作品《渔歌子》,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指名读题,那么问题来了:这是一首诗呢,还是一首词?

2.解题:渔歌子,是一个词牌名。我们平时说“唐诗”“宋词”,其实“词”并不是到宋代才有,早在唐代,甚至更早人们就开始在诗的基础上创作“词牌”。·最初这首词却不叫渔歌子,他叫——渔父(课件出示)。猜一猜,会写什么?

3.初读:请大家拿出课文纸,自由朗读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读上两遍,第一遍要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把词读准确通顺;第二遍放开声音来读,做到字正腔圆。开始!

4.读准:“西塞山”的“塞”是多音字;白鹭、鳜鱼、箬笠、蓑衣等正音。并结合注释圈点勾画,理解意思。

5.节奏:谁能读出节奏和停顿,就更了不起了。指名:他在读词时,句子中间是怎么停顿的?

好的词就是一首好的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学习笔记】圈点生字,标注节奏。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读得通顺”和“读出节奏”为主要目标,同时完成教学目标中“学习生字”的任务,对本词产生整体感悟。作者:紫衣沫沫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81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马克思靠谱》读后感1000字

    《马克思靠谱》读后感1000字: 前不久在单位的推荐下,我接触到了《马克思靠谱》这本书,提起马克思主义大家都一定的认识,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再具体一点…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25
  • 《一片小树林》读后感600字

    【第1篇】 读完《一片小树林》,我心里百感交集,思绪似乎飞到了书里那充满快乐的五里村。  这本书描绘了一个个五彩缤纷的故事。阳光亲切的杨校长,他的梦想是当一名,办好一所农…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348
  • 《一个来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600字

    男人的一夜,女人的一生! 本书主要以书信的形式讲述了自己对一个人全部的爱!一个即将死去的女人花掉最后的力气讲述一个有些荒诞的爱的故事――写这封信之前,他们的孩子因为流感而死去了。她…

    读后感 2022年7月21日
    87
  • 王献之练字读后感400字

    《王献之练字》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在一个温暖的下午,我又一次走进《王献之练字》的世界,走进了晋代,又一次感受到了王献之练字的“勤“”与“恒”。 这篇课文介绍了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472
  • 《此地无银三百两》读后感400字

    今天我读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此地无银三百两》。 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名叫张三的人,他一次意外得了三百两银子,这三百两银子他藏了很多地方都觉得不妥,最后他把银子埋在院子里,…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206
  • 《野性的呼唤》读后感300字

    《野性的呼唤》又名《荒野的呼唤》。他是美国着名作家杰克.伦敦的作品。 这本书写了一只叫巴克的狗,被坏人从温暖文明的难方诱骗到不得不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北方。从一只目空无人的贵族犬转变…

    读后感 2022年8月1日
    8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