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专注力》读后感1000字

《三重专注力》读后感1000字: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以为讲的是如何提升个人的专注力,整本书通读下来,主要是新一代如何将科技与教育机制结合起来培养新一代学生的专注、认知、创造力等。

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过一则笑话,说一个人在工业初期死了,200多年后醒来,一看世界都变了,但有两个东西没有改变:一个是教堂,一个是学校。我们当今的教育体系仍然承接着是工业化大生产下的教育思路。而工业化时代学校的建立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学习,而是去训练工厂里的工人。工业化教育,我们在一样的”流水线”下学习、毕业,过着一样的生活,参加的活动都是一成不变的,然后毕业,我们得到了与应届毕业生一样的能力,只是换了个“包装”。

我不禁思考:未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在教育中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才能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

在《三重专注力》里明确指出:希望在教育中培养孩子三项决定性的技能,来帮助他们穿行于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纷扰频至,人与人互动濒危的世界。它们是:专注于内在、专注于他人,以及专注于外在系统。

说到“流水线”式的工业化教育,我想到了自己的日常工作:一个孩子带来一个东西或者一本故事书想要与班上其他小朋友们分享,可是对于今天一天,老师已经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了,作为幼儿园老师,应该怎么做?

“如果学生只是在跟随、听从老师,依照老师设定的目标学习那些所谓“应该”去学的知识,那么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觉得上学只是配合他人的计划与指令,逐渐丧失对学习的热情和内在渴望。更胜一筹的做法是,让有经验的老师去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并基于此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计划好的活动是每天都要去做的,这个计划好的安排就像是规定好的一样,必须按照这么去做。但是这有可能不会那么在意孩子的声音,可能禁锢了孩子们自由的空间,把孩子们的兴趣扼杀在了摇篮里面。也许小孩子比大人更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他们会为一朵花的绽放而惊叹;他们会蹲在地上一整天,只为观察蚂蚁如何把一粒米搬回家。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远远超过了正在建设这个世界的大人们。·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让儿童的独特性引领我们的工作,这才是最有意思的学习,所以,用心的倾听孩子,理解孩子,允许孩子的想法去表达出来,而不是让孩子去理解你。当你愿意倾听孩子的时候,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才会发生。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孩子成为孩子本来应该成长的样子,而不是像流水线上生产出的产品一样。

以上就是《三重专注力》给我带来的一些思考。作者:汤慧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840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棚车少年》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棚车少年读后感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寒假里,我成了名副其实的“啃书虫”:从《狼王梦》中,我因母狼紫岚让狼崽争当狼…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37
  • 《名人传》读书笔记800字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

    读后感 2022年7月10日
    97
  • 《生死倒计时》观后感600字

    勇敢的心――观《生死倒计时》有感 生活中难免会有困难,难免会有挫折,难免会有阴霾,它就像是一条曲折而又漫长的征途――既有荒凉的大漠,也有深长的峡谷;既有险阻的高山,也有断路的激流。…

    读后感 2022年6月17日
    130
  • 读《沉船告诉我》有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叫《沉船告诉我》,这篇文章主要讲了:瑞典第一大城市斯德哥尔摩是诺贝尔的,也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市内博物馆有五十多座,最著名的一座是瓦萨沉船博物馆,这是一…

    读后感 2022年7月22日
    88
  • 寻访《草房子》

    寻访《草房子》 曹文轩有许多经典的代表作,《青铜葵花》、《根鸟》、《火印》等等,其中《草房子》让我印象深刻。 说起草房子,们肯定会想到童话故事《三只》中,猪大哥所建的那座被大灰狼轻…

    读后感 2022年7月7日
    171
  • 读《苦难辉煌》读后感1500字

    读《苦难辉煌》读后感1500字: 轻轻掀完《苦难辉煌》的最后一页,一部气势磅礴的历史大剧也缓缓落下了帷幕。回顾我们共产党人经历的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一次又一次的破茧成蝶,我无法压抑…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1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