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模式建立——《金矿》读后感600字

对于现场精益生产模式建立——《金矿》读后感600字:

《金矿》一书的第四章节,标题名为“标准化操作”。顾名思义,就是要讲各种管理方法,各种改善成果固化下来,形成标准,应用到生产线上就是“标准化作业”。俗话说:“熟能生巧,巧干才快”。标准化的作业正是遵循了这个原则,但是面对多个品种的产品,规格样式都不一样,如何能保证每个员工都能熟练的操作同样一个动作/工序。

书中给我们带来了三个步骤:1.避免工人在生产时采用不同的程序/动作;2.减少变速,消除那些不增值以及扰乱生产程序/动作/节奏的动作;3.形成一个作业顺序循环,即我们所说的“标准化操作”。这种单件流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第一步的实现,即避免出现各种不同的操作程序/动作。

随后我们会导入一些精益工具:产品族划分概念,生产线平准化生产概念,都是为了归纳和总结一些相类似的产品,将之放在一个生产线上进行生产,这时因为他们的产品结构和工艺过程类似,所以它们的作业动作/程序就非常类似,为避免不同动作/程序的出现打下基础。

随后我们会导入标准化物料配送和定时定量定点的小箱配送模式,来避免线内员工无必要的走动和搬运浪费,让他们在作业单元内,形成一个作业循环走动,减少异常动作。

书中将5S导入其中: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纪律;这个被称之为小精益,因为它的前三个理念适应于各个生产管理环节。其中的X-Y逻辑理论也给我们一个循环关联的逻辑理念和辨别异常能力;

书中一再强调5S其实也是一个标准化改善的一个循环系统改善工具,利用好这个工具非常重要,所以书中才建议现场管理者都要坚持的将这个工具应用到现场管理工作中,努力做到底,而且要做扎实。文稿:谷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864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儒林外史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儒林外史》读后感 《儒林外史》是一部清代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身在官场,看透了人生浮沉,纠葛厌恶世俗的虚伪,社会的腐败黑暗,由此作出了《儒林外史》这篇千古…

    读后感 2022年7月7日
    124
  • 《渔夫和金鱼》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3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今天,我想再读一下小时候的童话,于是就读到了《渔夫和金鱼》这个故事。 贪心的人,虽然开始沾了点小便宜,但最终下场是…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53
  • 亲子阅读《蓝鲸的眼睛》读后感450字

    说实话第一遍读《蓝鲸的眼睛》这个童话并不喜欢,甚至觉得不应该让孩子读这样的童话。在我的想法中童话应该是美好圆满的,而是浪漫多情的,在这个故事中却让人更多读到的是掠夺、报复甚至还有死…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80
  • 《西域幻沙录》读后感_1300字

    《西域幻沙录》读后感1300字 是一部超有意思的武侠or玄幻小说,文章被各种光怪陆离的佛法道行加持倒是其次了,关键小说背景不是架空的。哇,读来完全是一小段唐末五代时期的于阗(今新疆…

    读后感 2022年9月14日
    100
  • 管鲍之交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5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管鲍之交》这个故事讲的是:春秋时的齐国是一个霸主国家。管仲和鲍叔牙是齐国两个很有名的人。鲍叔牙家里很有钱,管仲家…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42
  • 邪不胜正――读《童年》有感

    “一种无法抗拒的苦闷令我窒息,好像全身注满了沉重的东西,好像长久的火活在黑暗的深坑里,失去了视觉、听觉和一切感觉,像一个瞎子和半死不活的人……”这就是阿廖沙,也就是高尔基在童年时的…

    读后感 2022年8月7日
    1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