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

《许三观卖血记》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

美好的周五之夜,本该是轻松的时刻,九点多收到周末加班的“悲恸”消息,回到家企鹅哥哥也是丝毫感觉不到周末的轻松,推荐我一部余华先生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附赠一声长叹“生活不易”。

故事的背景源起于30年代的中国,贯穿新中国成立到八、九十年代,送蚕工人许三观一家的命运随着时代的变迁起起落落的故事。正如小说命题所述,“卖血”这一主线,贯穿小说始终。主人公许三观从血气方刚的少年到白发苍苍的老年,用自己的“血”一次有一次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

第一次血气方刚的“小许”在村友的带领下找到只为了证明自己身子骨结实;

第二次是“非亲生”的大儿子一乐打伤了方铁匠家的儿子;

第三次是为了“报答”有夫之妇、曾经的梦中情人林芬芳,让她可以吃到“肉骨头炖黄豆”;

第四次是58年大跃进时的全民大饥荒,在一家人喝了57天米粥之后,而立之年的许三观又一次找到了李血头;

第五次是因为知识青年三下乡的一乐患病,不惑之年的老许直接把卖血钱给了最疼爱的也是唯一不是自己的“亲”儿子的一乐;

第六次是刚送走一乐,二乐的生产队长又来了,为了招待队长,万般无奈下许玉兰为了儿子第一次开口求三观去买一次血,而也就是在这一次,从前一起献血的“血友”根龙卖血死亡,让许三观头一次感受到了深深地恐惧;

第七次……第N次,就在这不久之后,一乐得肝炎的消息不胫而走,为了救一乐的命,这位“挂名父亲”拼死一搏,打算“一路卖血去上海”!

最后一次卖血,随着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到来,许三观一家的日子渐渐好转,40年再未卖血的老许突然想回味一番每次卖血后“一盘猪肝,二两黄酒”的滋味,又一次来到了“血头”的房间。此时时过境迁,老血头早已不在,新血头也毫不客气的捅破事实的真相——“你都老成这样了,你身上的死血比活血多,没人会要你的血”。

走在街道上,风烛残年的老许老泪纵横:“每次家里遇上载货,他都是靠卖血度过的,以后家里再有灾祸怎么办……”读到这里,我真的不能肯定,我们的哀伤和年龄到底有没有关系……

还好余华老师给了故事一个温情的结尾,磕磕绊绊一辈子的老伴许玉兰一番话怒斥了三个怕在街上给他们“丢人”的儿子,带着老伴儿点了一桌子的猪肝和黄酒。时间会带走的那些意气风发,但时间也会沉淀下那些久违的深情。

的确,在时代和个人的种种不幸中,我们看到的是生活的种种幸福。酸甜苦辣是食物的味道,而喜怒哀乐是生活的味道!

小说生活化且冲突感极强,整部小说的氛围都是充斥着大起大落的悲喜中。父子情、夫妻情、甚至是时代变迁中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义,都随着小说情节的推进抽丝剥茧般的跃然纸上:

许三观:男主角,就是隔壁大叔,当了一辈子“忍者神龟”,却三观极正。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新中国的成立、58年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再到走进新时代,就像那个年代千千万万的平凡的人们一样,他和他的家庭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历经跌宕起伏。他也和隔壁平凡的大叔一样,大男子主义、盲目乐观、自我满足,但却又有那么一点点小人物的英雄色彩:多少次卖血只为养育“别人的”儿子(一乐的生父是隔壁老何这个观点我一直呈保留态度)、一次又一次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拯救了这个家……余华老师用诙谐幽默的描述出许家一家的波涛起伏:笑中有泪,引人深思。正想熊秉元老师所说:“年轻人,我建议去读小说,从书中看世间万物,品人间百态……”

许玉兰:油条西施,年轻时风华正茂,就是为了还一顿八角三分钱的胡吃海喝,加上老爹对“同姓氏可以延续香火”的说法深信不疑,推波助澜的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年轻的三观。玉兰一辈子经历人言可畏、家境贫寒、文化大革命的迫害,撒泼打诨却也坚强隐忍,每每遇到不幸,油条西施最爱干的事儿就是用坐在自家门槛儿上用嚎啕大哭来宣泄心中的不满。但是哭过,闹过,也受过委屈,却还是愿意为了家坚定地去奉献和付出。

一乐:一辈子的“龟儿子”,在那个不流行DNA鉴定的年代,就因为长得像母亲的“姘头”而被人言可畏了一辈子:打了隔壁方铁匠的儿子,方铁匠要抓人,养爹不管亲爹不认;大跃进灾荒年好不容易一家人有钱去吃阳春面,就因为爹不是“亲的”只有他不能去;知识青年乡下患肝炎命悬一线……读后感www.simayi.net在如此舆论当中“苟活”出来的小树苗必然不能茁壮成长。然而就因为这颗一出生就养育着他的大树,让他终究成为了一个善良真诚的“好”人!方铁匠要抓人,养爹用”血”保住了他;饿到六亲不认的时候,养爹教训完他,当他小心翼翼的问“爹,你是不是要带我去吃面”,许三观突然温和的说道“是的”;而一乐得肝炎,他一乐的命都是养爹用“血”换回来的……此时此刻,亲生在亲情面前变得已然如此渺小,是不是“亲生”还重要么?

去年大哥大嫂结婚十年,这一年,他们这个小家庭发生了种种变故,大嫂曾跟我说:“结婚十年,直到遇到所谓的“事儿”才突然感觉到我们俩不仅仅是夫妻,更像是并肩战斗的战友,更体会到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并不是每个家庭都会用“卖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是每个走过风风雨雨的家庭中的每个家庭成员都在用类似“卖血”的方式默默付出:疼痛!恐惧!但是我甘之如饴!

爱,不是我多有钱,有多么大的智慧和成就,而是我把一切给你。关键时刻,替你挡风遮雨……作者:Q弹lemon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517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高尔基的《童年》有感500字

    【第1篇】 童年,是美好的梦;童年,是理想的港湾;童年是记忆里的甜蜜……童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那么美好,那么幸福。但在过去的年代里,许多人感受不到童年的快乐。他们的童年充满着痛苦…

    读后感 2022年8月3日
    86
  • 《孤独相伴:戈尔巴乔夫回忆录》读后感_900字

    《孤独相伴:戈尔巴乔夫回忆录》读后感900字 个人感觉戈尔巴乔夫更像是一个执着追求理想主义的学者,而非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总书记。他全书中传达出的这种对民主纯粹的、不懈的追求,过于天…

    读后感 2022年9月15日
    92
  • 读《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有感600字

    读《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有感600字: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看过的一本书,名叫《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出于美国着名作家罗尔德?达尔的笔下,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名叫查里?巴克特…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28
  • 巴尔扎克《沙漠中的爱情》读后感800字

    幸福天堂 ――读巴尔扎克《沙漠中的爱情》有感 “是你带我找到另一个天堂,远比想象中的美!”像歌词中唱到的,我们都在寻找一个天堂,一个属于自己的美丽的天堂,却孰不知,只有在一切物质条…

    读后感 2022年6月16日
    158
  • 《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400字

    【第1篇】 从我开始懂事起,就一直教育我要做个正直、善良、有爱心的孩子,今天我读了《乌丢丢的奇遇》这本书,更体会到了爱心的伟大。 书中讲了许多关于爱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讲述了布袋…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91
  • 《两个小八路》读后感500字

    【第1篇】 里,我看了李心田的一部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两个小八路】,这本书写得十分生动、精彩,虽已合上书,但战争的画面仍以幕幕呈现在我的眼前。李心田还为我们塑造了两个…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1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