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小词大雅》之迦陵讲演集读书笔记2000字

叶嘉莹《小词大雅》之迦陵讲演集读书笔记2000字:

文: 整天幻想;准确的说,这本书是听叶嘉莹先生讲课的几个学生整理出来的,每个章节讲一个词人或一首词,所以个别章节的内容有一些重复。

叶嘉莹先生,很早就听说过,浮世坎坷的柔弱女子,内心坚强,从未放弃努力,终成正果,成就斐然。尤其感动的是前些日子刚听说她把自己所有的财产1857万捐赠给南开大学迦陵基金,深为感动。

叶先生一生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研,并把当代西方文学概念融会、应用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探讨和诠释。这本书从欧阳炯编选的《花间集》讲起,以张惠言的《词选》、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面关于词的论述为主来分析和诠释词中所提现的修养和境界。我个人最大的感觉是叶先生的讲解深入浅出,非常易于理解。

张惠言,清朝经学家,学者。曾编了一本词的选集《词选》,“传曰:意内而言外谓之词。其缘情造端,兴于微言,以相感动。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

举温庭钧《菩萨蛮》为例,“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赖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表面是一个女子在期待一个爱她的人,张惠言说“此感士不遇也。”而蛾眉,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对女子代表美好,对男子则代表美好的才能,如屈原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张惠言自己写的《水调歌头》之一:“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闲来阅遍花影,唯有月如钩。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飘然去,吾与妆,泛云槎。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难道春花开落,更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叶先生解读:追花没有追求到,如何?要把春天留在你心里,而不是向外去追求。

再以王国维为例,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他又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他比较推崇欧阳修和秦观,说他们“虽作艳语,终有品格”。

举例欧阳修的《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叶先生评论:人生总是有离有散,有生有死,享受生的时刻、聚的时刻。伤感是一种下沉的悲哀,反扑却是一种上扬的振奋,这两种力量的起伏是造成欧阳修词特有姿态的原因。我个人现在比较喜欢“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这种豁达的态度。王国维还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www.simayi.net)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细想之下,这三种阶段放之天下都有道理,唉,人生过半,个人自觉尚在第一阶段徘徊,连第二个阶段都尚未到达,真心惭愧啊!

叶先生评论角度更高一层,谓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这种理解方式既属于读词的一种“断章取义”,也是西方理论中的reader response,是接受的美学。

对于本书中提及的宋词、评论家的讲解和点评,叶先生说:“我现在都是在尝试,把中国旧传统的、没有逻辑性的、没有理论说明的那种词话、词论,用现在的、西方的比较有逻辑性的这种理论加以说明。那么,张惠言,王国维对词的解说,运用两种方式,一个是文化符码,一个是双重性别。用西方的理论double contact,双重语境。另外“兴于微言”,用西方说就是microstructure……”

王国维自己的词:“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叶先生评论,王国维哲思重,而且是叔本华的悲观哲学。这也是他最终选择那样的方式离开的一个重要原因。性格决定命运啊!

最后,叶先生总结说:小词有大雅,和作词的人有关,也和读词的人有关。要学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面对苦难之潇洒,同时具备儒家用世之志意、道家旷观之精神,虽在困穷斥逐之中,也未尝迷失彷徨。心胸宽广的人才能写出大气磅礴的词句出来,同样,豁达乐观的人才能从一字一句中读出人生况味感慨出来!

个人觉得,我们不仅要从古人的诗词中学习处世的态度和道理,也要像叶先生那样,虽独居于世却旷然不怨,虽历经坎坷却善人善己,接受命运接受自己,随遇而安,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负此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530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鼹鼠的月亮河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600字

    鼹鼠的月亮河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600字: 最近我读了一些书,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一梅的《鼹鼠的月亮河》。鼹鼠米加从出生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鼹鼠,它没有父母和哥哥们棕色发亮的毛,而是…

    读后感 2023年2月17日
    23
  • 草房子读书感悟800字

    《草房子》之桑桑  曹文轩所作的《草房子》中刻画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让每个读者都仿佛身处在油麻地之中,感受人们的淳朴,热情。而在这么多人物中,我对桑桑情有独钟。&nbs…

    读后感 2022年5月25日
    125
  • 艾青诗选读后感500字

    因“艾”而“活” ――读一本好书《艾青诗选》 早上起床,我起来拉开窗帘,打开窗户,外面正下着雨,下面还有两三个打着雨伞,微小的像米粒一样的人,东一个西一个,让我不禁想到了前几天看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6日
    299
  • 旅愁思乡,神绕梦牵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在那头……"余光中的《乡愁》铭记于心,乡愁大概就是那山那水,那淳朴的人家,的亘古不变的姿态,在他的诗歌中…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274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1000字

    沉重的肉身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感 永恒轮回是一种神秘的想法,尼采曾用它让不少哲学家陷入窘境:想想吧,有朝一日,一切都将以我们经历过的形式再现,而且这种反复还将无限重复下去…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89
  •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1000字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1000字! 作者:黄冬毅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借小说主人公之口说,“我只是不愿意在阅读未经过时间洗礼的书籍方面浪费时间”。这话听着刺耳、偏执,背后却有一番考量。…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