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寄内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孔平仲

作者:孔平仲 朝代:〔宋代〕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寄内赏析

此诗是作者寄给妻子的诗,首句提出“途中景”,以途中景色,见别后离情,末两句实写途中景色,于所写景色中表现作者情怀之极苦、极乱。全诗以景抒情,写得简略含蓄,但作者的别后心情,所谓“黯然消魂”者,却又充分地表现出来。

以途中景色,见别后离情,这是古代诗词中最常用的抒情方法,即以实处见虚,则实处皆虚。不说“心情”,而只说沿途风物,风物虽是早已客观存在,而行人此时此地之心头滋味却是个人所有。其深度和其浓度作者均未明言。且别情之浓,别情之乱,若一一说去,将不知费去几许笔墨,愈说得多,愈不能将此弥漫四野、飘忽怊怅之心情说全、说清,故将虚化实,使实处全虚,则更易感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就是采用这种表现手法。

按一般叙述方法,诗之顺序应为:“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今将句倒转,是作者独具匠心处。第一联为第二联作铺垫,第二联陡转,转折颇险而陡,因奇特而见警策,可谓能于险中求警;若按意思顺序来写,则是平铺直叙,而无跌宕之势。读后只能感到行人于日暮时,说出风雪乱山中之感受,及因此感受而思念家人之心情,虽流畅而失之浅淡。此则不同,读首联竟不知所云“别后心”究竟如何,读次联不仅可知“途中景色“,亦可于所写景色中感知作者情怀之极苦、极乱。

首联提出“途中景”,却全无一字说此“景”字,提出“别后心”,既不作心情之描述,又无形象以见意。而此诗却又转回头去接第一句去写“途中景”。如此安排,使读者自知景即心,心即景,与其写不易着笔之抽象心情,不如写引起此种情怀之实景,于实景中见到此极苦、极乱之心情。一如刘长卿之《逢雪宿芙蓉山》:“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只着一“贫”字,使下联之实写“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实处全虚,一片苍茫凄寒之感,弥天而来,别人多少言语说不尽者,只以十字匀染出矣。孔平仲此诗的妙处也在于此。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627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明史・刘基传》

    原文: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51
  • 写永州柳宗元庙的诗词大全

    永州在湖南南部,为隋开皇九年置。永州同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一提永州,人们就会想起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王叔文败。永贞元年(805年),柳被贬…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47
  •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厚,讳宗元”原文翻译赏析

    《柳子厚墓志铭》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散文,题中柳子厚即柳宗元。文章综括柳宗元的家世、生平、交友、文章,着重论述其治理柳州的政绩和文学风义。韩愈赞扬柳宗元的政治才能,称颂其勇于为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27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本文实为他的自传。《五柳先生传》文中言“不”,其实正突出了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5
  • 古代诗歌中的“酒”意象

    中华民族自古就与酒结下不解之缘,上至帝王贵胄,下至平民百姓,祭天地鬼神要用酒,祭列祖列宗要用酒,庆丰收胜利要用酒,迎宾客交朋友要用酒,婚丧嫁娶、日常宴乐更离不开酒。一部中国古典诗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3
  •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的翻译及赏析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前言】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的作者是李清照,被选…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2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