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七步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曹植

作者:曹植 朝代:〔两汉〕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 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七步诗译文及注释

七步诗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版本二)

七步诗注释

持:用来。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过滤。

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泣:小声哭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何:何必。

七步诗赏析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后两句笔锋一转,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全诗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中有提醒和规劝,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其它诗作不一致,因为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读者的欣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636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于易水送人一绝原文和赏析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赏析   清人陈熙晋说:“临海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骆临海集笺注》)。这四句话大致概括…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37
  • 《况钟》文言文阅读练习及译文

    《况钟》文言文阅读练习及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27
  •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吕岩《梧桐影》全词翻译赏析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译文]  今晚故人会不会来呢?我站在梧桐树影下苦苦等待,不忍离去。   [出自]  唐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9
  • “博学之,审问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博学之,审问之 【原文】 博学之①,审问之②,慎思之③,明辨之④,笃行之⑤。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⑥;有弗问③,问之弗知⑦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⑧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0
  • 《宋史吴革传》的原文及翻译

      :   吴革字义夫,华州华阳人,国初勋臣廷祚七世孙也。少好学,喜谈兵,再试礼部不中,乃从泾原军,以秉义郎干办经略司公事。金人南牧,帅兵解辽州之围,使粘罕军,见之庭,揖不拜,责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28
  • 《芙蓉楼送辛渐》原文及译文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