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归嵩山作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王维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归嵩山作译文及注释

归嵩山作译文

清澈的流水环绕一片草木丛生的沼泽地,驾着车马徐徐而去从容悠闲。

流水有意与我同去永不回返,暮鸟有心跟我一起倦飞知还。

荒凉的城池紧挨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经秋的重山。

远远地来到嵩山脚下安家落户,紧闭房门谢绝世俗度过晚年。

归嵩山作注释

嵩山:五岳之一,称中岳,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

清川:清清的流水,当指伊水及其支流。清:一作“晴”。川:河川。带:围绕,映带。薄:草木丛生之地,草木交错曰薄。

去:行走。闲闲:从容自得的样子。

暮禽:傍晚的鸟儿。禽:一作“云”。相与:相互作伴。

荒城:按嵩山附近如登封等县,屡有兴废,荒城当为废县。临:当着。古渡:指古时的渡口遗址。

迢递:遥远的样子。递:形容遥远。嵩高:嵩山别称嵩高山。

且:将要。闭关:佛家闭门静修。这里有闭户不与人来往之意。闭:一作“掩”。

归嵩山作评析

此诗通过描写作者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恬静淡泊的闲适心情。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颔联写水写鸟,其实乃托物寄情,写自己归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归隐之心不改,如禽鸟至暮知还;颈联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尾联写山之高,点明作者的归隐地点和归隐宗旨。全诗质朴清新,自然天成,尤其是中间两联,移情于物,寄情于景,意象疏朗,感情浓郁,诗人随意写来,不见斧凿之迹,却得精巧蕴藉之妙。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首联描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扣题目中的“归”字。清澈的河川环绕着一片长长的草木丛生的草泽地,离归的车马缓缓前进,显得那样从容不迫。这里所写望中景色和车马动态,都反映出诗人归山出发时一种安详闲适的心境。

中间四句进一步描摹归隐路途中的景色。第三句“流水如有意”承“清川”,第四句“暮禽相与还”承“长薄”,这两句又由“车马去闲闲”直接发展而来。这里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鸟儿飞回林木茂盛的长薄中去栖息,它们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

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包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所以此联也不是泛泛的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的。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这一联运用的还是寓情于景的手法。两句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对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作者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迢递”是形容山高远的样子,对山势作了简练而又形象的描写。“嵩高”,即嵩山。前句交待归隐的地点,点出题目中的“嵩山”二字。“归来”,写明归山过程的终结,点出题目中的“归”字。“闭关”,不仅指关门的动作,而且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后句写归隐后的心情,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最终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这时感情又趋向冲淡平和。

整首诗写得很有层次。随着诗人的笔端,既可领略归山途中的景色移换,也可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澹泊。说明作者对辞官归隐既有闲适自得,积极向往的一面,也有愤激不平,无可奈何而求之的一面。诗人随意写来,不加雕琢,可是写得真切生动,含蓄隽永,不见斧凿的痕迹,却又有精巧蕴藉之妙。方回说:“不求工而未尝不工。”正道出了这首诗不工而工,恬淡清新的特点。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934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有关《捕蛇者说》的具体写作手法分析

    用对比、衬托手法来突出文章的主题。 文中写了毒蛇和赋敛之毒两方面的内容。而写毒蛇之毒主要是为了通过对比来突出赋敛之毒的。 例如,在第1段中,作者着力去写毒蛇之毒、捕蛇之险,但因献蛇…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56
  • 赞美水的优美古诗

      1、神弦 范成大   双娥一去三千秋, 粉篁春泪凝古愁。   神鼍悲鸣老龙怨, 水为翻澜云为留。   素空逗露晚花泣, 神官行水鳞僮湿。   潮声不平江风急, 苍梧冥茫九山立。…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38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言文阅读及翻译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言文阅读及翻译   原文阅读: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5
  • 古代写牡丹的诗词集锦和文学作品

    牡丹文学是牡丹文化中极具渲染力、感召力的组成部分,是牡丹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内容相当广泛,涉及到牡丹的分布、品种的繁殖和栽培、风俗民情、轶闻典故等各个方面,成为现代人认识、考察、研究…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206
  • 文言文《治驼》原文翻译及道理

    治驼  昔有医人 ,自诩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环者,若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矣。”一人信焉,使治驼,乃索板二,以一置于地,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5
  • 越调柳营曲叹世翻译及赏析

      【原文】   越调·柳营曲·叹世(手自搓)   马谦斋   手自搓,剑频磨,古来丈夫天下多。   青镜摩挲,白首蹉跎,失志困衡窝。   有声名谁识廉颇,广才学不用萧何。   忙…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6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