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的4大步骤
职业规划的4大步骤:做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如何做职业规划?如何找工作等。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生涯规划专题组推荐。
一、为什么要做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有什么用?
职业规划不能当饭吃,但是它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找到好吃的饭。 职业规划是富有实操性的活动。
1. 自我探索
成功是什么?成功是不是让乌龟跑的比兔子快?如李开复博士的书名,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自我探索让你重新发现: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
2. 职业定位
有句话说:“我知道自己得到了什么,但我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在现有的几百类职业之间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职位是不是有些像海底捞针?。
3. 行动求职
什么是最好的求职?胸有成竹的求职。成功的应聘是一次高手交锋,而它的背后则是博大精深的内功。
在开始自己的职业规划之前,很多我们的来询者会问我们一个问题:“职业规划能帮我找到工作吗?”我们通常的回答是:“我不能直接给你
一份工作,但是职业规划可以告诉你,为什么你找工作会这么难。”
其实很简单:早探索,早规划,早准备,早行动。
越早探索,越有能力优势,因为他知道自己的长短;
越早规划,越清楚好工作在哪里,因为他知己知彼;
越早准备,越能胸有成竹地去求职,因为他“能”;
越早行动;越可以走在前面,把压力甩给跟风者。
职业规划帮助你探索,规划,准备和行动。
我们一定问过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是怎样一个人。古希腊把这句话当成了终身任务:认识你自己。那么,你了解了自己多少?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生涯规划你能够描述出自己的主要特点来吗?需要想多久?你觉得准确吗?。。。。据我的了解,不是有太多的人了解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了解自己真那么重要吗?
那么。该如何去了解呢?
二、自我探索
我该如何探索自我?
自我探索的四个方面:兴趣,个性,价值观和能力。有人说,成功就是数不完的钱;也有人说这算什么,要名震天下才是成功;也有人觉得平淡就是成功-可见我们对成功的要求各有不同。 只要稍微细想,我们就可以想见什么样的职业可以让我们觉得成功:
1.我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2.我们喜欢这里的工作环境
3.它给我们的回报要满足我们的需要
4.我们有能力把这件事情做好
要规划出自己理想的职业,就先得了解自己的兴趣,人格,价值观和能力。
项目类型 正式评估 非正式评估
兴 趣 Holland职业兴趣测评 兴趣岛/晚会游戏
人 格 MBTI测评/16PF 人格测评 动物测评
价值观 职业锚测评 拍卖游戏/价值观清单
能 力 创造力测试/专长测试
#p#副标题#e#
三、职业定位
如何定位我的职业?
职业定位就是找出最匹配你的职业选择
职业定位,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我要找个怎样的工作。”
作为80-90年代出生的我们,见证过无数次职业风潮的改变。从父辈回忆的“工农兵”时代到后来的下海潮,又到现在的公务员和外企热潮。
但指导我们的从来不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而是模糊不清的“好”和“坏”。
典型的模糊化思维(和真实的本质)包括:
外企都很好(是的,只是会有大陆员工和非大陆员工的区别);
公务员待遇都很高(一部分职位是高的);
营销工作都要求外向(市场分析要求的是内向谨慎);
我要做管理职位(客服主管就经常被作为后勤技术人员看待)。
“好”已经越来越无法简单地定义。某些类型的企业和职位可能在某些方面相当吸引,而在另外一些方面令人反感(如果都很吸引的话,企业就不是企业而是慈善机构了)。外企的收入确实不错,但工作压力和变化性相对小;我可能觉得收入更重要,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压力无所谓;但你也许情愿放弃高收入,换来更多的个人时间。所以说到底,“好”工作还是来自自己。既然如此,什么是“好”工作?我又要如何定位我的职业?
四步搞定你的职业定位!
职业世界之大,没有人能够了解所有的职业;所以我们不知道我们会错过什么-尤其是往往世上总有在等待着我们的好工作。什么是最有效的职业定位方法?我们认为有效的职业定位包括4步:
定位:
从兴趣出发,寻找符合自己兴趣的职业群;如果你已经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类型测评结果,那么你可以到我们的兴趣分类里查找;如果你还不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类型,需要进一步的了解自己;
拓展:
这些职业的内容,环境和回报对你的吸引力如何?还有什么其他的职业是可以满足的?在职场地图里,我们提供了一些典型企业类型中的组织架构图,你可以在同类的行业和企业中寻找类似的职业;
筛选:
从上面选定的职业选项里,选择自己“能做的”,或者可以努力做到的;在职业的描述中,我们提供了一些普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深入:
对最后选择出来的3-4个进行深入了解,为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好决策。我们在这里提供了深入了解职业的指引。
四、做个成功的求职者
求职并不是把只有二两的水把自己吹嘘成一斤,而是让自己拥有100%的胜任力,并101%地呈现出来。
成功的求职,其实是真实自我的呈现。
大部分的求职者会走过这样的历程:寻找职位信息>增强自己素质>通过简历和面试呈现自己的能力>适应(假如成功应聘的话)。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生涯规划
反过来看单位;如一家著名的咨询顾问公司调查的结果,单位在招聘时:寻找自己信任的人(比如说其他职位的员工和员工推荐的人选)>通过简历和面试观察候选人的胜任能力>通过试用考察胜任能力。
#p#副标题#e#
优先顺序的差别造成了求职者和单位期望的差别。大学生期望所有的能力都能被认可,所有的呈现都能被发现;而单位则苦于小山一样的简历堆。
这个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
1.我们心目中的能力是不是单位需要的能力?单位是怎么衡量这些能力和素质的?
2.什么样的呈现方式可以让单位最快地观察到我们的能力?
3.我们怎样可以进入单位早期的考虑范围(进入信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