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节后求职用工丨苦涩与期盼——三名求职者的故事

原标题:苦涩与期盼,三名求职者的故事

聚焦节后求职用工·求职故事

聚焦节后求职用工丨苦涩与期盼——三名求职者的故事

漫画:武亚新

求职,总是伴随着迷茫、忐忑、焦虑、苦涩与期盼,2月14日,“聚焦节后求职用工”系列报道特别开通五条通道,征集求职故事,“征集令”发出当天,就收到了近百条求职故事。今日,特别整理了一些收到的求职故事或者经验观点,希望给正在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或者准备跳槽的人们带来一些启发。当然,每一段故事也只能代表一位个体。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希望,关于就业形势、可能遇到的困难挫折、求职过程中的一些小技巧等都能通过一段段真实的故事让您有所收获。

A故事 试用期不是公司说了算

又到传统求职季,看到人才市场里铺天盖地的招聘启事和汹涌的人潮,周梅想到了她刚毕业时候的情景。周梅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网站编辑,准确来说是编辑+助理+清洁工。刚应聘时,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只要把稿子写好,其他啥事不用管。但是上班三个月后,周梅发现公司从来不开会讨论工作,每天安排工作就是主管领导通过QQ告诉她今天干什么,周梅当时想,连正常的例会都不开还能算是一个正规的公司?

“三个月后就过了试用期。”周梅说,试用期过了之后却一直还拿着试用工资,一人身兼数职不说,还要应酬客户,陪吃饭喝酒,也没有人告诉她签正式合同的事。当她找到公司负责人时,公司负责人说,因为人员流动性大,所以五险一金只有在正式工作一年后才会缴纳。听到这样的说法,周梅果断选择了辞职离开,周梅认为,大学生毕业的第一份工作,还是应该进入制度更健全的公司,保证自己的利益。

B故事 先就业再择业 为进入心仪行业积累经验

林瑜2015年毕业于兰州一所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对文字有着先天爱好的她,期待能找到一份传媒行业的工作。林瑜坦言,自从毕业后,她曾在父母的“压力”下考过两次公务员,也参加了研究生考试,但均以失败告终。随后,她尝试过在兰州一家纸媒实习,并试图最后留在这里工作,但最终还是没有成功。

“可能是我个人素质问题,首先我性格比较内向,不太适合在媒体工作,其次学历含金量也相对弱一些。”林瑜在客观地评估了自身软硬件实力后,决定先找到一份相关的工作就业再说。于是,细心的她重新书写了简历,淡化学历水平,突出文字功底,最终加入了一家策划公司,成为一名策划经理。

“我觉得,在就业选择上,许多90后都很现实。反而是父母总是希望子女能找到一个‘铁饭碗’。”林瑜认为,她自己喜欢这种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足以养活自己;虽然工作普通,但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虽然岗位平凡,但按时上下班,可以有不少空余时间充实自己。在策划公司工作快一年了,林瑜说还没有辞职的打算,“我想在现在的工作中做出一些成绩,先锻炼锻炼自己,以后有机会再进入媒体工作,现在的经历也可以作为敲门砖吧。”

C故事 留学花费80万 归来求职月薪才3000元

拿着法国一所大学管理学学位的韩涛,为了工作和薪金的问题,郁闷了很久。“刚回国时期望薪金在6000元左右,后来虽然发现这个要求在兰州算比较高了,但觉得找个5000元左右的工作问题还是不大的。”韩涛说,毕竟自己在外国学习了四年,每年几乎花费在20万元,还是想尽快赚回来。

所以投了简历后,虽然也陆陆续续接到过一些面试机会,但最后的基础薪金基本都在3000元左右,他就没有进一步考虑,想着说不定等等会有更好的机会。不过一再碰钉子后,使他开始意识到,也许自己之前的想法太天真了,“那时候突然发现,现实是残酷的,要开始正视现实了。”

调整过心态的韩涛再次出发,不久便在一家房地产公司找到了一份行政管理的工作,小韩说,虽然自己认清了这个现实,但偶尔想起来还是觉得落差挺大的,“每个月3000多元,我得什么时候才能挣够出国留学的花费”是经常萦绕在他脑海里的一个负担。 (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记者 王钊 刘琼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563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一则令人深思的求职故事

    事情发生在2002年,那天我正在办公室处理文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来。 “请进!”我说道。 开门的是一位二十五岁上下的年轻女孩,但我不记得那天有人和我预约见面。 “请问你是?”我问…

    求职故事 2020年2月5日
    798
  • 卫星发射中心动力利用系统女指挥员:张润红

    1982我年出生于陕西省韩城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有点假小子性格的我,就对电影里大街上的一抹国防绿怀着无比的崇敬,高中毕业时,本想读军校,可是由于身高和视力的问题我被提前录取院校刷下来了。但是庆幸的是我进入了这所有着国防性质的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在我们那个小乡镇,教学质量相对时很落后的,能考上西工大着实让我的父母为我骄傲和自豪了一把,但是从小就好强的我,面对那么多优秀的同学,巨大的冲击力和自卑感,迫使我承认我也仅仅只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个,其实在大学四年,我的成绩并不好。但是我能走到今天还是要感谢我的学校,回顾以往,我觉得大学里最珍贵的并不是那些所谓的书本上的知识或者成绩单上的分数,而是西工大人特有的气质—踏实、稳重、肯干。这个从我们单位以及我们协作单位所有西工大人的身上是的到充分证明的。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个机会,下面我就讲一下我毕业以后的成长历程,希望对后续学弟学妹事业发展有些帮助。

    求职故事 2017年2月7日
    2.7K
  • 女大学生求职感悟:抱怨歧视不如准确定位

       有一次,我早上 6 点不到就从家里出发,赶到招聘会场,人山人海的场面真把我给吓住了,在寒风中足足等了 3 个多小时才得以入场。我备加珍惜这个机会,很希望通过和招聘单位的初次交流,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求职故事 2017年2月15日
    1.5K
  • 民间故事:求职

    裴思远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为之奋斗多年的工厂说垮就垮了。在单位被另一家企业收购后,自己也被“一刀切”,提前退休,开路回家! 裴思远虽说对这样的处理心里有些不平衡,但内心并不担心:此地…

    求职故事 2020年2月5日
    873
  • 武大分析化学2010硕士找工作经验教训

    我并没有已经忘了这又是找工作的季节,然后通过什么师弟的提醒,才想起要写些什么,而是我们几个早就憋着写一下找工作的艰辛,说一些经历过的事给师弟师妹们,好事先有个体会。

    求职故事 2017年1月31日
    1.6K
  • 华科小本250天的互联网产品经理求职历程

     2月23日,买了求职笔记本,封面写下“求职之路”。华科小本一枚,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目标PM,开始旅程。

    求职故事 2017年1月31日
    2.1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