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观后感800字

《觉醒年代》,既是一部爱国纪录片,也是中国一路走来的坎坷。既记录了中国最黑暗的时代,也谱写了在这样黑暗时代里觉醒者们的凯歌。

在观看觉醒年代的时候,我曾无数次落泪。因为郭心刚的牺牲;因为延年乔年的殉国;因为陈独秀的入狱;因为看到那个时代的中国是多么的落后;因为看到那个时代的人民是多么的痛苦;因为看到那个时代的老百姓是多么的愚昧;因为看到中国外交的失败;因为看到在这个时代里觉醒的人为中国找出路的背影………

当然,它不仅仅给我带来惋惜和愤恨,也给我带来了鼓舞和欢欣。因为五四运动的成功;因为中国作为战胜国成功拒签巴黎和约;因为鲁迅先生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因为《新青年》杂志给那个时代的中国青年带来了思想启蒙;因为北京大学的学生以监狱为研究室,即使入了监狱,即使成为了囚徒,即使即将面临死亡,即使面对着一个无可救药的国家,他们都没有放弃,他们都在抵抗,他们都在想出路,他们愿意牺牲个人,挽救那个还未觉醒的东方的雄狮。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这样的意志,这样的品质,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的青年不再冷血,在那一刻,中国的青年,愿为国家而奋斗,愿为国家而战斗,他们积极的接受着新的思想,不再被旧的思想所禁锢。

然而在那个时代,觉醒的不只是学生,还有数以千计的工人。就像李大钊先生说的,他们每一天超负荷的工作着,他们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他们仍然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李大钊先生,点醒了,这些整天埋头工作、辛勤劳动的工人们,工人阶级,从此崛起了。

而那个年代,真正有趣的在于思想上的百家争鸣:革新派和守旧派之间的争吵,白话文还是古文之间的争论。对于那个时代的中国是改良还是革命,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他们在北大的里,他们在北京的街道上,他们在图书馆里,他们在田间地头,不断地寻找和确认,不断地争论和辩论,一次又一次,即便是面临着政府的通缉,即便是面临着警察局的逮捕,他们依旧乐此不疲,最终,为那个看似“无药可救”的中国,找到了一味良方,找到了一条出路―――建党革命。自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那一刻开始,东亚雄狮,觉醒了!

观时代风骨,立宏图大志,追吾辈之号召。

漫漫征程,唯有奋斗。中国在短短几十年中发展起来。那些老一辈的战士们退下了,我们这一辈富有激情的年轻人登上了舞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我们一定要响应时代的号召,接过老一辈们手中的接力棒,担起中国新时代好少年的责任,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篇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566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我坚信》读后感1500字

    《我坚信》读后感1500字: 本来想把文章命名为“怎么面对挑战”,后来我意识到,“面对”还带了一些主观能动性在里面,有些人可能根本都不愿意去“面对”。但是挑战是人生征程中杀出的程咬…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18
  • 《魔女宅急便》观后感500字

    星期六的早晨,我怀着紧张的心情,来到了“阳光喔”补习社。在来的途中,我看到了花儿随着微风软软地摆动,好像在向我问好,绿油油的上布满了晶莹的小露珠。没错,今天我要去社看《魔女宅急便》…

    读后感 2022年7月30日
    159
  •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600字

    今天,当我阅读《高尔基的童年》这篇文章后,被文中高尔基那种读书时忘记了一切,专心致志的态度所感染。 我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时,仿佛和高尔基在一起读书。他读得那么专心把世界上的一切都忘…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87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读后感700字

    万物皆为一物 ――读《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命,无论是合肥市市长,还是我家楼下叫卖西瓜的老头儿,但是要去实现天命却很难。 在牧羊人圣地亚哥梦中,他的天命是去寻找宝…

    读后感 2022年7月6日
    95
  •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600字

    【第1篇】 每次收到一本崭新的书,我都会迫不及待地翻开来看,但都只不过是粗略看看就罢了。而这本《鲁滨逊漂流传》,我一翻开,就如饥似渴地一页页啃下去,沉迷于其中。它令我回味无穷,赋予…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90
  •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_1200字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200字     读《自卑与超越》有感 此本如此多娇,你却如此懒惰,把书评一直拖着,实在是不该不该。 由于自己学疏才浅,不能深谙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对个体心理…

    读后感 2022年9月9日
    10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