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仙桃 · 主播 | 林静
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也有人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那么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究竟应该怎么做才对呢?
小人无错,君子常过
晚清的朝堂上,有四个非常著名的大臣,后世称之为“中兴四大名臣”。
分别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他们都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无论为国为民,都有许多成就。
曾国藩更是李鸿章的老师,一手将他锻炼成国之栋梁。
终其一生,曾国藩都是个非常善于反思的人,并且从来不怕犯错,知错就改,相信努力。
他年轻时,在官场锋芒毕露,做人做事傲慢尖锐,在吃过一些亏后,痛定思痛,竭力反思,最终修炼出内敛温厚,韬光养晦的性格。
后来在写给弟弟的信中,他说:
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艰难少矣。
一个人犯错不要紧,怕的是不会反思,在懂得反思的妙处之后,曾国藩每天都会在日记中反省一天的所作所为。
后来他留下著作无数,一生智慧成为楷模,《曾国藩家书》被无数人奉为治家宝典,达成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
可以说,曾国藩能被后世尊为“圣人”,不怕犯错,懂得反思的本事,帮到了他很多。
生活中许多人害怕犯错,认为这样会影响自己的前进,但只有犯过错,才能避开前路的陷阱,走得更快更稳,更容易抵达理想的终点。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李鸿章自认为是个“不拘小节”的人,说话和行为相对于其他大臣,都显得有些“散漫自由”。
比如任用手下,他就不会考虑太多,只要某人能胜任某件事,就让他放手去做,从不猜疑。
体现在“洋务运动”中,就是只要能达成目的,哪怕忽略一些不重要的流程、规矩,只要能办成事,李鸿章都会全力去推进,于是才有了大清帝国的回光返照,一批批现代体系的初步搭建。
李鸿章的不拘小节,也并非是粗枝大叶,不管不顾,而是为了达成目的,尽可能的专注,集中精力对付一个问题。
现实中,能做成大事的,往往也就是这种不拘小节的人,他们不会受到过多的牵绊,心中的目标明确,敢于走直线,有冲劲,克服困难。
就如同心里有光,笔直地指引前路方向,照亮自己,也帮助他人。
拿得起,也放得下
和李鸿章同时期的另一位大臣,则是与他完全相反,那就是翁同龢。
翁同龢贵为皇帝的老师,官场清流的领袖,两袖清风,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具体的待人接物,都非常在意别人的一些细节表现。
他觉得能从一个人身上的小事,看出一个人的大节,比如人品。
然而过度重视细节,让他变成了一个爱面子,心胸狭窄的人,如果有人驳了他的面子,就会被他厌恶。
李鸿章曾经弹劾过翁同龢的亲弟弟,就让翁同龢觉得自己声名受辱,所以从此恨上了李鸿章。
于是之后每当李鸿章为了军国大事,需要筹措银两的时候,主管财政的翁同龢都会跳出来捣乱。
直到最后,因为翁同龢拖延了北洋水师购船的经费,间接导致了中日甲午战争的失利,李鸿章被迫赶往日本,签署了割地赔款的条约,丧权辱国。
这件事让一生追求清誉的翁同龢,留下了洗刷不掉的污点,间接导致了几年后,他被罢官,告老还乡。
回看翁同龢的一生,过分执着名节,强调细节,或许一开始帮助了他的仕途谨慎不出错,但也正是因此,导致了他难以回避的固执,陷入一个自我的怪圈难以自拔。
水至清则无鱼,如果一个人硬要以自己的高标准去要求所有身边人,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害人害己,破坏大家的努力。
纵然晚清当时复杂的时局,不是一两个臣子的性格、秉性就能左右的,但一个拿得起、放得下,不死要面子、不固执己见的人,一定能对历史起到更好的作用。
如果当初翁同龢能够放下成见,和李鸿章齐心协力辅佐皇帝,或许那场战争又会是不同的结局。
今天,仙桃就可以给你一个“穿越”回到大清,和翁同龢一起改变历史的机会,那就是这本在摩点网首发的:
《谜宫·金榜题名》
这段时间不方便出门,娱乐场所也都关闭,想必大家都已经玩腻了手机和电脑,需要一点新鲜感,刺激一下低迷的情绪,找回生活的热情,那不妨了解下这本去年年底,故宫出品的“神书”。
作为一本宅在家里也能玩的游戏书,《谜宫·金榜题名》震惊了整个图书出版行业。起初,项目组只定了众筹10万的小目标。
结果还没开始预售,就有18000人预约,预售才一个月就卖出了1000万,超额100倍完成目标。
因为是限量发售。心急的朋友可以立刻点击下面的图片,直达摩点的预售页面,去晚了可能就真的抢不到了(点击下单)↓↓↓
如果你还是好奇这本书,想看一看它究竟厉害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被那么多人追捧?
别着急,仙桃现在就告诉你,这本书值得你立刻拥有的几大理由:
《谜宫:金榜题名》拥有让你只看一眼就沦陷的神仙颜值!仙桃直接上图!
四孔线装书,每一本都由工匠亲手打造,独一无二。
所有道具都异常精美,买回家加个框就是工艺品。
这样的精致典雅,加上
故宫的文艺加持, 市面上可以说是独一份了。
《谜宫》的初衷,就是一本让人玩得很开心的书。
你可以自己玩,独自享受探秘的刺激,环环相扣的惊喜。
也可以和家人、朋友、孩子一起玩,一起解密,或者比赛谁能更快获得正解,怎么玩都能增进感情,提升彼此的亲密度。
结合书中和App上的提示,仔细观察书中各式道具的细节之处,就能尝试各种不同的破解方法,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纵横交错的线路中真实的道路到底在何处?)
(亲自还原案发现场,找到蛛丝马迹)
(根据资料找到隐藏在针灸图上的秘密)
(你能看清古代小抄上的细密小字吗?)
结合App,你可以在游戏中做出选择,左右剧情,甚至决定主人公的命运。
经历不同的结局,就像体验了不同的人生,在和书的互动之中,仿佛真的穿越到了清朝,在那个氤氲着古色古香的时代,遭遇了完全新奇的感受。
拿到《谜宫·金榜题名》之后,你需要帮助故事主人公陆明渊调查案件现场、访谈嫌疑人、收集证据线索、找出幕后真凶,实现他平天下不公之事的抱负,当然,翁同龢也会参与其中。
说完了那么多与众不同的亮点,仙桃来为你稍微剧透一下本作的剧情:
这次的故事发生在咸丰八年九月。顺天乡试放榜后,旗人平龄高中第七名。
然而不久,京城流言四起,说平龄是一名戏子,除了熟习曲调外一无所长,遂引发舆论大哗。清律规定,优伶不能参加科举,平龄中举,其中必有舞弊。
震怒之下,咸丰帝下令彻查,竟发现问题试卷达五十多本。由此,清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科场舞弊案——戊午科场案发。
这起案件在历史上真实发生,也是这次故事的开端。
怎么样,是不是有一种古装悬疑剧的氛围了?
由于史料中对戊午科场案的描述有不详之处,所以给故事创作留下了巨大的发挥空间。
故事主人公陆明渊(也即玩家)是咸丰年间的一名讼师,同他的好友科举状元翁同龢通力合作,陆续查明了平龄中举、罗鸿绎通关节等事件,科场大案背后的真相越来越清晰地还原在他们面前……
经过抽丝剥茧,幕后的始作俑者终于浮出水面。而他/她的身份对陆明渊和翁同龢都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和考验,两人是否能查明真相,还科举公平于天下?
就全要依仗你的聪明才智啦,因为故事线多,情节丰富,你能看到什么样的结局,全看你能推理到哪一步。
《谜宫·金榜题名》的故事情节虽有虚构和文艺创作之处,但所涉及的人物、大背景、建筑和历史核心知识皆经过严谨考证。
这也正是故宫出品的魅力所在,颜值与内涵齐飞,缺一不可,保证了绝佳的阅读体验。
即使是游戏书,《谜宫·金榜题名》也是实打实的基于真实历史创作。
据说在创作《谜宫·金榜题名》的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符合真实的历史,创作团队参考了大量官书、档案及文物。
创作团从浩如烟海的档案中,找到了65份与戊午科场案相关的诏书与谕旨,甚至找到了距今160年前的亲笔供词。
不辞劳苦,只为还你一个真实可信的历史背景,不至于因为细节“出戏”,获得沉浸式体验。
为进一步增强体验,他们还研究了咸丰年间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之相关的道具如咸丰元宝、大清宝钞、北京地图等都在经过详实考证后予以还原。
看到这里,仙桃已是叹为观止,为了游戏体验可以坚持做到这一步,也算是如今浮躁时代中,难得的“匠人”精神了。
相比冷冰冰的教材书本,《谜宫》可谓是寓教于乐,让你边玩游戏边涨知识。
如果有孩子参与这个游戏,想必他对于故宫的历史, 对于历史中的人情味,也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我们一直在说,这是故宫官方出品的作品,实景还原。
除了涉及到的场景分毫不差,一条道路,一段宫墙都高度还原。
仙桃还可以偷偷告诉你,在《谜宫·金榜题名》的某处隐藏着特殊的线索道具。所以到时候可千万不要把盒子扔了哦~
一旦你找到并破解了它的秘密,就会开启一个独立于主线故事之外的隐藏篇章,不影响主线剧情,但你在之后方便的时候,可以带着《谜宫》来到故宫进行实地解谜,完成隐藏任务。
完成任务后,你可以在随书道具“殿试策”中题上你自己或者亲朋好友的名字,并通过一个有趣的仪式加盖“金榜题名”印。
如果你正要面临各种考试,或者身边有重要的人正在备考,当然可以买一本“金榜题名”赠送,光听名字,就是一个好彩头~
前面提到,这本书是限量预售,所以这次如果你动心了,千万要下手迅速,并且:
预售阶段,项目团队还为大家贴心的准备了一系列精美的购买赠品!
1、隐藏章节内容
2、魁星点斗金属挂坠
3、金榜题名主题明信片
4、精美原创主题壁纸
5、“连中三元”金属铜钱
6、古代士子们玩的桌游——升官图
7、“奉旨赴试“文件袋
8、翰林院主题冰箱贴(上书“翰林“二字)
9、由宫猫亲喵签名的精美实体纪念海报
500万解锁赠品:连中三元金属铜钱(正反面)
900万解锁赠品:御猫“签名”纪念海报
1500万解锁赠品:让你“坐定金榜”的金榜题名鼠标垫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赠品中很多都是预售专属,截止到2月8日前购买才能获得。后续将不再生产,是绝版的故宫周边收藏纪念品,错过就不会再有,2月8日之后,想买都买不到。
可玩性、观赏性、收藏性兼具,能自己玩,也能帮家人打发无聊,可以说非常适合这段时间呆在家里的我们了。
元宵将至,祝大家都能抢到这本在家也能玩的游戏书,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