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古诗的意思翻译(绝句唐杜甫古诗的翻译)

绝句古诗的意思翻译(绝句唐杜甫古诗的翻译)

选自《宋诗纪事》卷九三

【作者简介】

志南,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志南的生活状态已不考,他在当时的文坛上也没有“中兴四大诗人”以及“二泉先生”诸人的名声那么响亮。但他就以这短短的一首诗中,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受和真切描写,把自己的名字载入了宋代诗史。

【拓展】

“二十四番花信风”,又称二十四风。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每年,从小寒到谷雨这 8 个节气里共有 24 候,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人们在 24 候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叫做这一候中的花信风。二十四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掌握农时、安排农事。

【字词解释】

系(jì):拴,联接。

短篷:小船。篷,船帆,船的代称。

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杨柳风: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称杨柳风。

【原文翻译】

把小船停放,拴在岸边的古木树荫下;

拄着拐杖走过桥的东边,尽情观赏这春光。

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

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轻轻吹拂我的脸颊,令人陶醉。

【实战演练】

1.诗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游兴正浓的一句是?

答:杖藜扶我过桥东。

解析:“杖藜扶我”,实际是“我扶藜杖”。说藜杖扶着我,将杖拟人化,突出了藜杖的作用。这句写作者下了船,又扶杖步行,表明作者虽然年纪老了,但游兴很浓。其实在乘船途中,他已经在欣赏春天美景了,现在又徒步游赏,可见春天景色的迷人。

2.诗中的“风”和“雨”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本诗的后两句着重突出了雨的“欲湿”和风的“不寒”。“欲湿”,表现了濛濛细雨似有若无的情景,而“不寒”二字,则进一步点明季节,说春风扑面,带有丝丝暖意。

【诗词赏析】

这首诗记述了作者一次游览的过程,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春风的柔和温暖,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虽然是写春天美景,却没有一般地描绘花开鸟鸣,而是主要写了春天的风雨。春风春雨也本是人们常见的现象,作者却写得有色有味,真切感人,表现了作者体察的细腻和笔下的功夫。看得出,看似浅显的词句是经过精心锤炼的,因而韵味十足。诗人重点从感觉入手,写自己春游的喜悦心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也为读者展现出春天无限美好的世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665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我会等你回来伤感诗歌

      海天一线的世界   你牵着我的手慢慢走着   没有语言一直沉默着   抬头看你暗淡的眸子   我会难过 会自责   会怪自己带不给你快乐   或许你觉察到什么   你蹲下捡起一…

    美文 2022年12月7日
    53
  • 2021励志晚安心语正能量

    1、淡淡的相思,眼知道;深深的眷恋,心知道 2、不管经历了什么,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3、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那么再去营造。 4、人生贵在行动,迟疑不决时…

    美文 2023年2月10日
    26
  • 形容杭州美景的句子(一句话赞美杭州美景)

    “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在最美好的时光,做想做的梦,去想去的地方”,对于很多人来说,旅行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无论平时工作再忙,他们总会抽出一部分时间为自己…

    2022年6月1日
    307
  • 朋友生日:愿你拥有最美好友谊,只因有我祝福你

    1、朋友生日,祝你生日快乐!送你一束爱情花,让你心情飞扬;送你一束玫瑰花,让你爱情幸福;送你一束康乃馨,让你温情温馨;祝你生日快乐! 2、年年岁岁花相似,我依然记得这个特殊的日子;…

    美文 2022年12月14日
    29
  • 《距离》蔡其矫

    《距离》蔡其矫 在现实和梦想之间,你是红叶焚烧的山峦,是黄昏中交集的悲欢;你是树影,是晚风,是归来路上的黑暗。 在现实和梦想之间,你是信守约言的鸿雁,是路上不预期的遇见;你是欢笑,…

    美文 2022年9月29日
    69
  • 端午诗词佳句知多少(端午节的好词好句摘抄)

    粒粒糯米香 片片粽叶情 中华民族是一个 最诗情画意的民族 每逢节日 文人骚客都喜欢 赋诗填词 表达内心的感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梳理 历史上关于端午节 流传下来的有哪些诗词名篇 诗词…

    2022年8月5日
    10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