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如何写好“读后感”

中小学生如何写好“读后感”

文/怀旧船长

我的学生中有孩子问我,读后感怎么写?这种问法虽然笼统,但的确是中小学生比较挠头的问题。写好“读后感”,不仅增强“阅读理解”,还能训练思维,对写好作文大有帮助。

往往,家长和同学们被什么高大上的思维局限住了。读后感,说白了就是你对某篇文章、某本书、某部影片(叫观后感)提出自己的看法罢了。譬如,我们到公园里看到了花鸟山石,我们说了几句话表达我们的看法:哇,好漂亮!真的好美呀!也可以被视为读(观)后感,但问题是“好漂亮”“好美”这样的话说出来写出来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不具体。如果我们说“湖面水平如镜,几只白天鹅掠过天空,最后落在湖边的石头上,静静地欣赏着沿岸似锦的繁花”,就会好得多。因为,“漂亮”“美”这样的描述“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无法具体。写读后感,也要具体。

读后感,就是读了文章之后的感悟,首先要真读,其次是真感。

没有去读,没有反复读,是难有感悟的。我们写读后感时,常常写得很平淡,只是重复叙述了一下文章的大概意思,然后来几个感叹号就完事儿了。这种“交差”的做法就是模具化生产,难以体现个性,也不容易得高分。

说白了,读后感就是议论文。

常见的“序”“跋”“书评”等都是读后感范畴。无论哪种形式,都是依附在原文之上的,所以不能脱离原文的真义。那么,必须把文章的题目(书名)放在第一的考量位置,这一点与写作文的“破题”是一致的。因而,一般读后感的题目写《读XXX(文章标题)有感》或直接写《XXX读后感》,当然也可以起其他围绕原文主题的题目,但是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保险起见,还是要直接点题稳当一些。

拟好了读后感的题目,就得构思内容。

既然是议论文,就得有一个论点。一部书、一篇好文章,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所以,当我们阅读原文后,要迅速确立你的主题。确立主题的原则是“只抓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说,一篇读后感属于短文,体量上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超过原文,只需要抓住重点即可。重点一旦确立,就不要去更改,而是围绕你的重点组织材料。一般而言,中小学生只需要有三到四个材料去解构确立的主题就可以了,不宜过多。

但是,确立你的主题是不容易的事情,要有高度概括的能力。譬如我们读《三国演义》,其实开篇已经概括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讲的正是分合之事,也是历史的常态。再如《红楼梦》,你可以总结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也可以是“恍若隔世的泪水人生”,因为世界本就亦真亦幻。所以,读一部书、一段文,要迅速抓住一点,再在这一点上迅速扩展思维,用三至四个材料来佐证你的观点。

那么,这三至四个材料如何组织呢?

第一种材料——原文中引用,这是极为简便的,但引用绝不能过多,择其精要,甚至是某个关键词就好了,不宜大段引用,否则有“充数”之嫌;

第二种材料,仍然是引用,但要引用比较有名的诗句、格言、名言、警句等来证明,所以平时脑子里要积累这些材料,用时信手拈来;

第三种材料,结合时事政治——请注意,时事政治永远是最鲜活的材料,因为所有的文章都是为现实服务的,会将书(文)中的理念与现实作一个对接,立马就鲜活了,立意也上去了。譬如现在的“一带一路”“南海问题”“台海问题”“中美问题”“环保问题”等等都是很好的材料,借用时只需提到并稍作解释就可以了,不宜展开;

第四种材料,就是自己的独到感受,在写读后感中极为重要,也是最“干”的干货。也就是说,前三者都可以是“拿来主义”“复制剪贴”,但第四种必须是你内心的真实想法。没有这个,前三者都只能成为堆砌的材料。

所以,在定了主题、完成材料的组织后,要把重心放在“感悟”上。这是这篇读后感的价值所在。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感悟”才是有力和鲜活的呢?

1、不能脱离自身的年龄和生活。

什么年龄段就说什么年龄段的话,有的学生本来只有十二三岁便模仿四五十岁的人说老气横秋的话是不符合年龄的。

2、抱着“学习”“领会”的心态是不会错的。

在感悟阶段,要把自己读到的感受说出来。青少年时期的读后感通常都是积极向上的,正面的,具有励志意义的,所以脑海里要从“成长、学习、爱国爱乡爱家(校)园、拼搏、奋斗”等积极向上的内容选择适当的、切合题意的关键词,加以描述(可以用画面的方式来写,而不是照搬这个词)。

譬如,读了一段关于环境保护的,就可以写“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的千古名句写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卷,我们要从自身做起,点滴做起,还大自然一片清山绿水”;读了一段关于奋发有为的故事,可以写“古人‘闻鸡起舞’‘凿壁偷光’,不负点滴光阴,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读了一段建设祖国的,可以写“郑和七下西洋,张骞出使西域,为后世的我们传播文明、交流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参鉴,而国家正在倡导的‘一带一路’‘亚投行’等与世界共同发展的策略,正是继承和发展了古人的智慧,是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3、从生活的点滴发现与原文有对应作用的常理。

这些材料是生动形象的。譬如写学习,可以写“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沙土形成岛屿,水滴汇成江河”,用自然现象来对比勤学,当然要比“不学习就没有前途”“只有考上好大学才能成功”等要亲切深刻得多。忌写空话套话,用触手可及的事物或历史上已经有定论的事件来佐证观点,才是有力的。而且,往往形象生动的故事和画面,更能说明问题,让人读了你的“读后感”又产生了新的感悟。

总之,读后感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核心仍然是考察中小学生的文史知识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它就是作文,而且是较为难写的作文。如果能写好读后感这种议论文的初级形式,你就离议论文高手不远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怀旧船长原创,欢迎分享,转载请联系,谢谢!

关注微信公众号:怀旧船长 微信号:hjczwx(长按可复制)

为广大读者朋友解析婚姻家庭,经营美好人生。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三才青少:提供家庭教育、作文训练、潜能开发、才艺展示等有价值的成长服务内容,让广大青少年“会想、会写、会讲”,欢迎加入三才读书习文QQ群:343141101,怀旧船长和您一起交流青少年成长与写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73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名著读后感800字初中生

    【第1篇】 生 命 的 意 义――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曾说过这样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

    读后感 2022年6月22日
    96
  • 读《致加西亚的信》心得体会2000字

    读《致加西亚的信》心得体会2000字: 关于《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主观意识上认为是一篇简单的书信,然而当我通过手机搜索到这本书的时候,发现我错了。这本书是…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27
  • “争”程——读《三国演义》有感500字

    “争”程——读《三国演义》有感500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诗,就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在那时,我们华夏民族的大地…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22
  • 《小熊包子有尾巴的同桌》读后感300字

    在里我读了好多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小熊包子有尾巴的同桌》这本书,我看看了又看,简直爱不释手。 里面的熊豆豆拥有一个神奇的宝――小熊包子,他很调皮,身上散发着“高兴的味”。虽然它表…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85
  • 《苦儿流浪记》读后感400字

    【第1篇】     《苦儿流浪记》是一本感人至极的书,文中讲述了一个叫雷米的男孩在巴黎被准备上班的巴伯兰捡到了。巴伯兰怀着他的会花大钱酬谢他的愿望,他把孩子交给…

    读后感 2022年7月10日
    90
  • 读《别忽略了细节》有感400字

    今天,我读了《别忽略了细节》这篇文章,深有体会文章讲的是:一家银行为了招聘几名会计师,举行了一场,应聘者大多是刚刚从大学的才会专业的学生。因为是公开招聘,所以要公布成绩是录取名单,…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11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