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每天都要写读后感,比登天还难怎么办?

文/麦田格作文黄其老师

在中小学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经常会写到读后感。很多同学写出来的读后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缺乏情感、语言苍白无力等。看看老师写给同学们如何写好读后感的几点建议。

文末有北大才女黄其老师写的一篇读后感,一起来读一读吧!(用黄其老师的话来说,这是一篇不是很典型的读后感,但小编还是想分享给大家)

暑假每天都要写读后感,比登天还难怎么办?

关注公众号麦田读书(ID:maitiands),领取作文素材大全!

如何写出一篇好的读后感?黄其老师给同学列出了如下四点建议:

01 强化印象,有所收获

重视写读后感,为何常会有读过之后就忘,或是收获甚微?不功利地说,阅读的美好恰在于读的过程体验,影响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

但事实上,我们读书还是都希望有所收获,有产出的。摘抄是好的办法,写读后感更是如此。

写读后感的过程便是强化印象,再次加工的过程,你写过读后感的文章或是书,你总能记得更深更长久一些。用产出倒逼输入,形成良性循环。

02 选择能打动你的书籍

选择真正能打动你的书籍。好的文字不是生搬硬套或是强人所难就能得到的,一定是真正有所触动,不得不写,写读后感更是如此,真正有感而发,总想提笔写些什么,因而去选择真正能打动你的书吧,至少选择书中真正能打动你的角色、情节、话语,万千情绪在胸中翻滚,再一吐为快。

03 兴之所至的表达

写读后感时不必对写作格式、结构、语言等要求太过严格,否则会消磨读书的兴趣,反变成负担和任务。若有所感悟,有所联想,有所触动,提笔即可,兴之所至便极好。

04 带着思考去读

读的过程带着脑子,带着思考去读,否则即使那灿若星辰的句子摆在你的眼前你也不会有所触动,不过是一闪而过。

阅读与写作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就的,而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正如有句话说到的:“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将成为你的灵与魂。”

暑假每天都要写读后感,比登天还难怎么办?

青草的骨头

他成名的时候,我早已不看儿童文学。第一次听到“常新港”的名字是在大学。那时选修曹文轩老师的小说创作课程,他向我们推荐了“常新港”。当时觉得向一群大学生推荐一个儿童文学作家,而且似乎名不见经传,还是让人好奇的。图书馆里他的书不多,零星看了一两本,对文字的印象很深刻,觉得他不同于其他人,讲纯真快乐的儿童故事也像是在板着一张脸。文字活泼但又很沉稳,幽默却又很冷峻。但是,那个时候的我着迷的不是这类书,所以并未把他太放心上。

后来教书教的也是大孩子,向他们推荐的书也多从小说、散文、历史入手,常新港不算是我经常提到的名字。身边,也没有人会向我推荐他的书。这一次,会看他的书,也是偶然中的偶然,值得庆幸的一场偶然。

怎么说呢,真正的好书,你终会遇到吧。

看的是《青草的骨头》,我是抱着放松下大脑目的去看这本书的,却猝不及防被他刺痛了脑神经——那十年的浩劫,他居然会去写,以一个孩子的眼睛。

三个孩子生活得俏皮温暖,怕冷,怕一个人上茅房,会尿床,会在捉迷藏的时候藏在草垛,喜欢吃熏鸭,像所有的孩子一样。像所有的儿童文学一样,浅浅淡淡的文字,浅浅淡淡的故事。

你以为故事就这样一直幸福下去……

常新港只是告诉我们爸爸跟全校的老师到县里集训去了,像前几天出门除草,像昨天在院门口铲雪一样,交待着这件事。读的时候,并未察觉任何异常。不知道常新港早已躲在角落,朝你伸出一双手,准备将你拉向未知的黑暗——“当我们再见到爸爸时,他已经是敌人了。学校有十一个敌人,人们对它们的称呼很特别,叫牛鬼蛇神”。

弟弟小舟怕冷,去迎来了人生最长的冬天。他像躲在被子里取暖一样躲在菜窖,把那儿当成避难所。有一天,他走出来了,走在阳光下,却带着逼人寒光。原来,脆弱的另一面不是勇敢,而是暴戾。可你多心疼啊,是时代让他的心灵变成荒原,像那年冬天的北大荒。

哥哥大水也被同学刁难和奚落,也眼睁睁看着父亲被人像轰赶畜生一样呼来喝去,还发现母亲剥夺了做医生的权利,曾经胆小懦弱的弟弟越走越远,越走越远……

懵懵懂懂地,他选择像青草一样顽强地生长,只因父亲留给他的字条,只因父亲向他展示冰原下的青草。

他选择像青草一样顽强生长,带妈妈,弟弟和妹妹穿越冬天的风雪和冰原,等到春天。

原来,面对苦难,不是只有以恶制恶,自甘堕落一种选择啊。即使微不足道的青草也是有骨头的,撑起他栉风沐雨,无惧无畏。

说到底,这是一个关乎成长的故事。但这是跌跌撞撞长大的十年,这是一场剥夺式的成人礼。勇气、信念、善意终战胜苦难,但你无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

这不是一本故事书,这是常新港的自传。我才似乎明白,为何他的文字这样克制,冷峻而苍凉。我才终于明白曹文轩为何说他是个“孤独的水手”,他迎风站在船头扬起孤帆抵达彼岸,抵达只有他一个人的部落。

后记:

成长,很多儿童文学都讲这个主题。但是,像常新港这样丝毫不避讳成长之旅中的浊流与暗礁的作者不多。绝大多数儿童文学是种快乐至上和轻松阅读的基调。《青草的骨头》有纯真和无邪,但也有稀缺和难得的力度和硬度,给心灵以重击。孩子不会,我们也不愿再重回那个时代,但却能借此明白苦难的意义,成长的意义。

在课堂上我也会讲起那个时候的故事,但常有力不从心之感,不知道该如何把握尺度,更不知道小小年纪的他们能相信多少,能理解多少。从今而后,我会让他们先看看这本书,看看一个孩子所看到的是怎样的。

他们是大孩子了,一定可以看懂了,也该懂得了。

关注公众号麦田读书(ID:maitiands),回复关键字“我爱读书”,加入麦田读书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743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平凡中的伟大―读《兵猴》有感

    今年给我买的书实在是太多了!在这么多的书里面,我最喜欢看沈石溪的《兵猴》。  这本书故事讲的是萨蛮猴群里有一只名叫大白牙的金丝猴,因为有一天它抢了王子白项圈的食物,还咬伤…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121
  • 《小猫钓鱼》读后感450字

    今天,我在整理书架上的书的时候,无意间又看到了熟悉的那本《小猫钓鱼》,这本书我虽然都过好几遍了,但是今天我重新看这则故事的时候,依然觉得熟悉和亲切。 《小猫钓鱼》这则故事主要是讲一…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65
  • 《唐诗宋词诗经(一生最爱古诗词系列全3册)》读后感_1100字

    《唐诗宋词诗经(一生最爱古诗词系列全3册)》读后感1100字 诗词随笔,读过安意如的,倾蓝紫的,其中比较喜欢的倾蓝紫的《不如不遇倾城色》,文字轻灵潇洒,书的结构严谨。安的文字也比较…

    读后感 2022年9月9日
    64
  • 儒林外史读后感600字六年级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精彩的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儒林外史》。这篇小说是清代吴敬梓所写的,是一本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 鲁迅认为这本书思想内容是“秉持公心”“指摘时弊”,但书上真实的揭…

    2022年6月17日
    107
  • 《轻舟》读后感1000字

    作者:莫苏非 偶然的一次机缘,让我结识了《轻舟》这本书,当时只是在网络上瞎晃悠,无意中就瞥见了顾轻舟与司行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四处搜寻这本小说。当拿到《轻舟》这本书的时候,我迫…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30
  • 《你在为谁读书》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9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读书有什么意义?甚至我们这一生有什么价值?”这本书委婉地用故事、用一节一节的课,来对自己…

    读后感 2022年10月24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