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600字

【第1篇】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没有荒凉的沙道,只有荒凉的人生。”我虽没有目睹过茫茫戈壁,但回想这句话,眼前便浮现出大西北的壮阔和荒凉。但有一位这样女子却日夜守护这片不毛之地,,她便是被称为“敦煌的女儿”的樊绵诗,

从《我心归处是敦煌》中我了解到樊锦诗为了完成莫高窟石窟考古报告的使命,怀着报效祖国的决心,她把莫高窟的保护事业放在心里,竭尽所能,用毕生所学去完成这项伟大的使命。你们可能困惑她是怎么坚持在那荒凉的沙漠,守护了大半生,难道她未曾想过离开吗?她当然想过离开,但每当机会摆在眼前时,她却犹豫了,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而这一留,便是一生。

“舍半生,怜茫茫大道”,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能承受住的,一场探索之旅,从青丝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是樊锦诗经过岁月的磨砺以及西北艰苦环境的捶打历练,使她的性格变得坚韧而执着,她的精神也是独属于莫高窟人的――莫高精神。这让我不禁联想起2020年新冠的疾情爆发,从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亲赴武汉,到15名医务人员确诊被病毒感染,再到梁武东医生的牺牲。医护人员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冲在战争前锋,以国家、人民安危为重,将自己生死抛在脑后,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正是莫高精神的一种体现吗?也是一种不畏艰苦的付出,一种属于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力量。

在这本樊锦诗女士的自述中,我感悟颇多,第一点:不忘初心,劳记使命。樊锦侍对于敦煌事业的坚守,本就是对不忘初心,坚守使命最好的诠释,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也希望莫高精神代代相传,将敦煌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中国,享誉世界。第二点人生最单纯,最纯粹的事情莫过择一事终老,择一人白首。不仅仅是樊锦诗与彭金章先生的爱情故事,更是樊锦诗与莫高窟的不解之缘。就像书中所说得:“相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这种认真对待感情和工作的样子真的很美。

从青丝到白发,守敦煌五十余载,我看到的是樊锦诗高大的背影,看到的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看到的更是闪耀的民族精神。

【第2篇】

坚守是最幸福的“顽固” ―――读《我心归处是敦煌》有感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它承载着千年来中外融会贯通的历史,它蒙上一层神秘面纱,等待世人去探索。“我躺下是敦煌,醒来还是敦煌。”这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的真实写照,她把自己的岁月与心力全部献给了这座古老的城市,她说,敦煌是她的宿命。

坚守,是一种古着的执拗。樊锦诗于北大历史系,她本应该在中畅谈自己的感想,受到他人的赞赏,却因为一次实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牢固了自己与敦煌的联系。机缘巧合之下,她留在了敦煌,开启自己一生的坚守。她在古老的壁画中穿梭,和当时的匠人心意相通,当她每次触碰壁画时,似乎被拉进当时的情景,即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她清楚地记得每一个洞窟的编号,几百上千的洞窟,在她心中都占据着一块有分量的地方;她内心充满着对敦煌的疑惑,这些问题向她传递着一个讯息:敦煌的意义不同凡响,于是,她便决定倾注她的一生献给敦煌,她说她自己是“简单相信,傻傻坚持”。

坚守,是一股不屈的力量。被人遗忘的敦煌,经济落后、医疗水平低下、尘土飞扬、距离遥远,樊锦诗在那里经历了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青霉素过敏濒临死亡,经文革批斗后去世,与家人天各一方,她是纠结的,她曾想过要不要离开这里,但是她又觉得自己是长在敦煌这棵大树上的枝条,不可分离。面对文革时期的动荡,她和同事毅然决然地坚守在这块土地,尽全力保护着莫高窟;面对莫高窟保存的风险,她带着病躯从早到晚地维护修复着壁画,早上起来第一件事便是去看看壁画的情况如何。即使困难重重,她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这是她的“莫高精神”。

坚守,是一段充实的时光。彭金章是樊锦诗的丈夫,他们“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在樊锦诗最需要的时候,彭金章毫不犹豫地从武汉赶到敦煌,他知道樊锦诗离不开敦煌,做出让步,成就了后来的樊锦诗。他与樊锦诗一起奔波于一线,劳累也只是默默忍受,即使敦煌的环境难以忍受,但樊锦诗仍然觉得幸福。不仅是自己的丈夫,樊锦诗的身边总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与,他们教她如何去临摹壁画,和她一起守护敦煌,她在敦煌的几十年来,因为他们而受益匪浅,充实着她的生活。

“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樊锦诗本来能拥有名满天下的机会,却在年轻时毅然决然地来到偏远的西北,与敦煌几十年的厮守,坚守自己的信念,即使不被人理解,但她耐得住寂寞,品得了清苦,织就锦绣灿烂,这是最令她幸福的“顽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8264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读后感600字

    讽刺中悟真理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是我在初中时期读过的一本书,而今步入高一,重又品读,又是另一番滋味,那种辛辣犀利的讽刺手法,让我为之震撼。 在这本书中,印象最为深刻者实属《羊脂…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93
  • 智慧之光――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智慧,是一种经验;智慧,是一种财富;智慧,是一种境界。 ――题记 用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我仔仔细细读完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似乎经历了一场旅行,心情非同一般。 书中鲁滨逊历经…

    读后感 2022年8月7日
    74
  • 《红色羊齿草的故乡》读后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喜欢读书,在炎炎的日子,我坐在凉爽的空调房里,细细的品读着《红色羊齿草的》,书上一个小男孩抱着两只棕色的小狗,看到这幅画面我已经被它深深的迷住了,这到底讲…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12
  • 王子与贫儿读后感350字

    【第1篇】 里,我读了一本马克吐温的代表作《王子与贫儿》。 这本书讲的是出生在平民家的汤姆,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和王子爱德华交换了身份,从此二人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汤姆在王宫里逼迫…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144
  • 读《人间词话》有感1000字

    美学境界在人间  ――读《人间词话》有感  一句诉千绪,一词达万境。 一轮弯月,在薄薄的云层里徘徊;一缕茗香,在细腻的指尖上萦绕;一曲小调,在古老的收音机中盘旋…

    读后感 2022年6月21日
    113
  • 读《贪玩老爸》有感500字

    ,我看了《贪玩老爸》这本书。书中讲了马小跳和他的马天笑许多搞笑的精彩故事,我对它爱不释手。故事的内容十分有趣,非常丰富,让我人回味无穷。 《贪玩老爸》是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儿童小说…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11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