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编辑出版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规划可以让图书编辑出版工作者少走弯路。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推荐。
有别以前传统的编辑的职责,现代编辑可以细分为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
策划编辑的主要工作是策划选题、组稿和对作者的维护,因此策划编辑的成长除了对营销的理解,对图书产品的市场调研、策划还要有独到的见识和体系,做某领域图书还需要对该领域有相当的了解,可以不是专家,但却要是个通才。
因此,策划编辑的提升空间是很大的,每做一个新选题,应该都能对自身的选题策划能力和对某领域的造诣有进一步的触动才是,其涉及的知识面也相当广,营销中的产品研发、市场调研、消费者分析、竞争分析、定价策略等,都要有不同程度的掌握;而从图书角度来说,同类产品的优劣施、该类别图书在整体图书市场中的定位、在零售市场的表现、其畅销、长销、平销的基准线、目标读者群的需求等等,需要进行明确的确定;而做某领域的书,需要对该领域的知识结构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并能洞悉该领域目前受市场关注的选题点及能预测未来的趋势。简单来说,策划编辑的成长路线如下:
1. 开始第一年,在确定的选题下,进行该选题的组稿;
2. 第二年,在明确的选题方向下,进行选题的开发和组稿;
3. 第三、四年,在某领域进行选题的独立开发和组稿;
4. 第五年,对某些领域的选题有强力的策划能力;
5. 第六-八年,能进行整体产品线的规划,进行企业产品品牌的规划。
文字编辑,绝非简单的理顺文字、消灭错字那么简单。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是编辑工作不同的岗位,但不代表策划比编辑尊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文字编辑的工作主要是对作者交来的原稿进行加工的过程,作者的原稿是粗胚,要成为在市场上富有竞争力的图书,还需要进行雕琢和精加工。比如说框架、比如说体例、比如说写作风格等等,这些都要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和现代的趋势进行调整。现代文字编辑的工作,不仅要对内容负责,还要为这本书的表现形式、版式、装帧付出更多的努力。
文字编辑首先必须具备的是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之后是对某选题涉及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对图书市场有经常性的接触、对图书包装及文字活化有深入的理解和实践经验,有相当的审美能力。其成长路线如下:
1. 开始第一年,完成简单的文字加工工作;
2. 第二年,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版式设计;
3. 第三、四年,能对书稿的框架和体例有话语权;
4. 第五年,对一本书的整体加工过程能娴熟地驾驭;
5. 第六-八年,各种形式的图书到他的手里,均能雕琢成精品。
出版人的职业规划
[NextPage]
有朋友说希望让我谈谈编辑的职业规划,说是在出版发行的坛子里不时有人说要退出这行当了。其实我也说不出来什么。
1、觉得关键还是兴趣吧。职业和工作,在英文里是“Career”和“Job”两个词,职业包含工作,但工作不一定包含职业。职业更多的是一个谋生的手段,工作却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对于出版这行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没有点兴趣,还真的很难。
2、要耐得住一定阶段的寂寞,这个行当,尤其是初始阶段,由于产品线比较长,一本书从酝酿选题到出版,少则要半年到一年,长的两三年都还不能出来呢。出来了,见效益,一般也是至少在半年之后了。这样一来,成功的喜悦和名利的收获,显得都有一个更长的等待。
3、还要有所坚持,不能什么书只要赚钱都出。要有自己的原则,不管出版业的大环境也好,还是出版单位的小气候也好。坚持,若干年以后,即使转行,也会为那几年的付出而欣慰。
4、要有选择的眼光,有自己坚守的领域,不能哪个行当都去插一脚。当然这一般都要三五年以后才能实现,头一两年可以多涉猎一些,以后逐渐narrow,主要专注于一两个领域。这一点,对于编辑来说相对容易做到,发行的要做起来相对有点难。不过,我觉得发行也应该培养自己某个特定领域的眼光,一定时间后,自己对于某一两个领域的书就有发言权,别人也会认真听取你的意见了。
5、要培养自己的产品线,要规划好自己的项目。做好了,每天每月的事情就能有条不紊的进行。也可以培育一些长期项目。比如,一两套丛书,几本预期名利双收的好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