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鸭子读书笔记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惑——
非常想做读书笔记,但却不知怎么下手。
曾看过别人的书评、手账本,他们有的整理框架,有的画小插图,令你好生羡慕。
于是,你买了精美的笔记本、价值不菲的文具,信心满满,开始疯狂摘抄……
——然而,没过两三天,本子就开始在角落里落灰……
等下次读书激情再上来后,周而复始,陷入恶性循环……
机械摘抄,是很多笔记者最开始会误入的歧途。
每天看着自己抄下来的一大篇文字固然很爽,但长此以往,真正能留下的内容并不多。

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读书、希望能在书中获取更多知识,这是值得赞扬的。
但怎样读书、写好读书笔记,就成了一个新的话题。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正是一本为你讲解如何记笔记的方法书,由日本作家奥野宣之创作。
整本书看下来,实在是干货满满、细致入微。
如果你刚刚开始写读书笔记,或者写了很久、却依然不见成效,那么,这本书中的方法值得一鉴。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奥野宣之
作者将“读书”分为四个小流程,分别是选书-购书-读书-活用,针对不同步骤、提出不同笔记方法,使读者能真正内化书中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知识宝库。
本书逻辑清晰,各个章节之间有小标题指引。没有大段的文字,而是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可爱的插图,将一个个奇妙的方法传授给读者。
而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最受启发的一点,就是在读书这一过程中,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带有目的性地去读书。
不是漫无目的、囫囵吞枣地翻阅,而是带着“要在读书笔记里写点儿什么呢”的疑问去读。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插图
阅读之前:我为什么要阅读这本书?
我们之所以挑选某本书来阅读,可能是它的书名、封面、作者、销售量……吸引了你,但最终使你产生“想留下点什么”这一想法的,还是因为它的内容对你产生了价值。
“我的文章太乏味了。”
“不知道有没有讲解猫咪行为的图册!”
“如果这个人物有评论传记的话,我想看看。”
这些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日常,正是你可以从书中得到的、属于你自己的东西,作者也把它称之为“随想笔记”。
再详细一点,就以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举例,来说说“为什么读这本书”。
《繁星·春水》,冰心的优美诗卷,你可以抓取它的好词好句,感受作者的情怀。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一部宏伟的史诗级小说,人物众多、情节起伏,你不如试着关注人物的身份特点、性格变化,亦或是观察其生活环境。
所以,在阅读之前,我们可以带着一两个问题、有目的地走入这本书,那么必将找到属于自己读书笔记中的亮点。

阅读之中:学会坚持,摘抄+评议、从“一句话”开始
在带着问题走入书籍后,下一步就是要寻找答案了。
作为一名没有太多阅读写作经验的新手,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坚持。
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就为我们介绍了“摘抄+评议”的方法以使得我们坚持下去,用作者的话来说,这叫“葱鲔火锅式”摘抄法。
(葱鲔火锅:日式料理,即葱段和金枪鱼火锅,葱段和金枪鱼都是主菜,在此指代“摘抄”和“评议”二者同样重要之意)
不再是从头至尾的摘抄,而是一边抄、一边写下自己的想法。自由记录,信手粘贴,将枯燥笔记变为创意的源泉。
同时,还要做一些符号、换不同颜色的笔,使笔记更加美观。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插图
很多读者之所以开始记笔记,是因为他们受到一些书评“大佬”的吸引。这些人往往能做到条分缕析、旁征博引,其深度、广度令人惊叹。
想要积极学习的心,是极好的。然而,作为新手,与其从一开始就强迫自己写大长段落,不如从写“一句话”开始——
“我很喜欢这个人物。”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事。”
“这本书很无聊,没我想象中好。”
不要看这一句话很短,它能成为你笔记的开始,是你对读书前那个问题的解答。或褒或贬,都是可以的。
在心态上,我们要原谅自己的青涩,诚恳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告诉自己:我能写出来这些,已经是一个进步。
端正自己对这“一句话”的态度,既不能看不起这短短的几个字,也无需将此作为一个“负担”、“压力”。
当然,必须要提到的是,如果连这一点点都不能提笔,那么,再好的方法也无用,读书笔记将成为你难以跨过的高峰。
就把它当做是忙碌的工作生活之余、为自己保留的一点闲暇,是精神的放松。
同时,我们也不能一直就只是一句话,在结束了一个或几个章节的阅读后,都可以写一个阶段性小结,此时要做的就是回顾之前的“一句话”,将它们串联起来。
久而久之,你一定会碰到思路泉涌的那天,找到问题的答案。

阅读之后:在不同场景中回顾笔记,加深记忆
我们之所以找问题,之所以摘抄、记录,其实是为了真正地记住一点书中的知识。
而巩固记忆的方法,其实只有一个:不断地重复。
曾经有这样一句话——
知识不是一般的商品,买回来不是你的,放书架上不是你的,存硬盘上也不是你的;只有累过,烦过,咬牙切齿过,山穷水尽过,柳暗花明过,才会是你的。
我对此感触颇深。
当然,在这本书中,作者也详细地介绍了“重复”的各种方法,使我们的大脑活跃起来、感受到读书所带来的成功体验。
最简单的方法,“读”的重复,即在固定时间、固定场所内重读笔记。
看一遍笔记的速度要远比再看书要快许多。之前看似繁琐的摘抄、剪贴,此时就派上大用场了,它们在后期的各种记忆工作中将非常便利。
特别是在几周、几个月后,你再次读到以前的笔记,会不由自主地笑出来:“原来我还有过这样的想法啊!”——阅读的乐趣自然就增加了。
或者,“说”的重复,像是和朋友主动交流相关的话题。
在与他人对话时,要有意识地将过去的想法、读书收获的新知识排列起来,使其变得有逻辑。
更可以尝试为有相同疑问的人授业解惑。这就好像小时候写作业,如果我们能把一道题给别人讲明白,那就证明这道题你是真的明白了。
再一个,“写”的重复,比如试着写一篇书评。
你还认同自己曾经的观点吗?有没有觉得觉得太浅显、需要补充?此时,“一句话”的功力肯定加强了不少。
或者,你已经读过相同作者、相同主题的书了,他们之间有哪些值得对比的地方,都可以写下来,形成一篇新的笔记。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插图
总而言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这册书里,对“有效”二字做了彻底的剖析。
在每一个步骤上,都为读者提供了多种方法,细致入微、令人惊叹。
在阅读之前,多想想“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有目的、才有结果。
在阅读之中,别怕辛苦,摘抄和评议齐步走,从一字一句开始慢慢积累。
在阅读之后,以多种方式、经常性地回想书中的内容,让知识留下来。
当然,这里所写到的,还只是书中的一个小小部分,是属于我自己的“读书笔记”。相信你读完这本书后,一定也会有属于自己的收获吧。
参考书目
奥野宣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作者@鸭子读书笔记,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在读,欢迎关注。
经典文学作品、语文教育、情感交流,与你共分享。
作者声明,此文为本人原创。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