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教育部对语文阅读的越来越重视,假期中安排孩子们进行阅读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作业。尤其是这个特殊的“长寒假”,阅读更是成为重中之重。
但是如何阅读才能让阅读有效果,是很多家长和学生困惑的地方。大部分学生平时也阅读,但是总是觉得读了也记不住多少,记忆力好的多少记一些,但是又不怎么能用上。
在很多家长和学生看来,阅读对于帮助学生提升成绩好像并没有太多的作用,其实这完全是由于读书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可见,读书这个事情,绝不是单单的读这么简单,法国思想家布韦说”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不仅仅是做记号,做读书笔记也是历史上众多成功人士阅读效率高的不二法则。
那么读书笔记应该如何做呢?今天就把三种最受欢迎的读书笔记方法详细介绍给需要的朋友们参考。

第一种,摘录
摘录法,就是通过划重点、摘抄、剪报等方法,把阅读过程中书籍中精彩的、富有哲理的语句、重要的片断摘抄下来。
摘录法尤其适用于初开始进行阅读的低段学生,但同时也适合各个阶段的阅读者。
那么,摘抄式的读书笔记到底该怎样摘抄呢?
1、摘抄到底摘什么?
由于摘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写作文更好做的积累,出于这样的目的,摘抄的重点是两个部分:
一是描写与修辞,二是思考与抒情。
摘抄重点摘抄文章中精彩的描写语句,一些有哲理的词句,一些优美的抒情段落,会对作文有很大的帮助。书
2、摘抄原则
首先要选择相应年龄对应阅读水平与阅读兴趣的书。
其次以儿童文学名家为主,比如金波、曹文轩,沈石溪,汤素兰等。
最后建议多选择童话,寓言,儿童文学故事类的书。
3、适合做摘抄的图书举例
小学生:《城南旧事》《呼兰河传》《草房子》《毒蜘蛛之死》
初中生:《边城》《我与地坛》《千年一叹》《周国平散文集》

第二种,心得体会写作
每个人在阅读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心得、想法,如果能成为写下来,就会帮助自己对所读书籍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还能锻炼写作能力,通常叫读后感。
但是读后感的写作需要避免大量的引用原文,更多的是需要发表自己的一些体会和观点,适当引用原文的一些案例来做例证。
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初开始练习写作的学生,不知道日常生活中该些什么,怎么写,那么可以从读后感来进行练习。
有一种很好用的读后感的写作模式可以用“简引述—亮观点—讲道理—结现实”来概括。
“简引述”就是用叙述的方法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但”引”不是照抄,而应用概括的语言简明扼要原文的内容概要。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
“亮观点”就是开门见山的说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作为读后感的全文主旨。”讲道理”就是围绕观点进行摆事实讲道理,使发表的感想有各种示例、现实支撑。 “结现实”就是围绕观点联系实际,可以是联系个人的思想、经历,也可以是现实社会现象。
通过这四个内容,一篇观点鲜明的读后感就完成了。

第三种,提纲归纳,思维导图输出
这种方式的前提需要阅读者拥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整理梳理书目的框架,对文章主要内容、层次结构进行梳理,通过列目录、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帮助对图书的记忆。
提纲归纳并输出思维导图的读书比较方法,可以帮助阅读者对所读书目的基本逻辑进行整体掌握,有助于阅读者站在作者的角度上看待文章中所阐述的问题。
可以说,是否能够复写目录,输出一个逻辑清晰,结构完整的思维导图,是考察一个人是否读懂了一本书的最简单的方法。
通过复写一本书的目录,与原目录做对比,能够很快的了解到自己对这本书的阅读吸收情况,而思维导图则就是对我们阅读、理解、思考之后的成果展示,同时思维导图也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读书还需要反思,通过不断的问自己”通过这本书我学到了什么?哪些知识是你过去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这本书对我的帮助是什么?”等问题来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相信随着阅读时长的增长,不断选择适合的读书笔记方法,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方面有很好的提升。
本文由@刘老师的教育观原创首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更多学习技巧、方法,点击我的头像,免费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