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咨询案例:机关十五年,我心在何处

职业规划咨询案例:机关十五年,我心在何处

去年夏天遇到这样一个棘手案例:

一位在二线城市机关工作15年的男性客户,来寻求帮助。他的资料是我见过的客户中写的最多的。满满的十几页纸啊,好像把这36年的辛酸、委屈、困惑、无奈都诉诸笔端。

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很棘手:

1)想的多,但自信心不足,对现状不满却又不知如何突破。知道自己想要成功,但却无清晰职业定位。

2)年龄已过36周岁,仕途上希望渺茫,专业技能也不突出,收入也不高,在现有工作上干下去感觉路越走越窄,自己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感觉很压抑。

3)工作十五年,但还纠结在理想(追随价值观和兴趣)或现实(他人认可或者功利性成功)。

4)对婚姻的充满了倦怠,孩子几岁了,不知道该继续维持还是选择离开。

这真是一个多愁善感,内心极度纠结的客户。这十五年他没有把重要的问题梳理清楚,反而是越来越乱了。

这也许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年之惑!

当然针对婚姻问题我们不做处理-但由此可见职业问题永远和其他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咨询师讨论案例,老师们觉得这个客户比较难搞-想的太多,而实际能做的有点少。

而我想到的是-他为什么来做咨询。

在二线城市的机关工作十五年,工资收入还行,社会地位还不错,也是一个中层管理者。

是真的因为客户想的太多吗-想有更好的发展吗?觉得自己的能力远远没有释放?如果这样不需要等到15年了。

我觉得这个原因是解开客户咨询的一个关键。

咨询的当天,客户从自己所在的城市坐车来到上海,我们在一个咖啡馆里咨询。

咨询到中间我发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以前的平级上升到自己的上司,自己心里不服,和这个新上级的关系不好。这是直接的触发原因。

这个在建筑研究机构工作的客户,从第一天上班就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公路测量和检测。这位客户有着极深的人文情怀。他带着自己的逆反来开始工作。

“也就是说你一开始,就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

“对,我觉得这个工作也都是暂时的,自己不会一直干的,没想到一干就干了15年。

“因为有逆反心理,所以我平时工作不积极,领导说我挺聪明,但是就是不太上心。”

分析客户职业要素的显示客户是一个社会型特别高的人,而从事的工作确是研发型和常规型的工作,自然客户提不起兴趣。

他带着这个不成熟的职业心态和这份逆反走进了工作。

当然这15年客户有职位晋升,做到检测主任。平时负责几个下属的日常管理工作。

但在管理上,客户没有做特比的提升-既没有理论知识,也没有技能,连学历也没进行一下提升。

不过客户有个优势的地方-善于利用情感来激发团队。

按照社会价值来说,客户是一个专业+管理的中层,但是专业一般,管理技能一般。而在机关需要人际很圆润,而客户又想得太多,不屑于与一些俗人在一起。在资源获取上,不管是意识和技能上都偏弱。

“也许你的问题不是如何寻找更好的平台,而是你的职业出现危机,如果你不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你的位置可能难保。”

我这直接指出这个问题。

客户先是一阵沉默。

“你说的对,我们系统未来几年要做改制,机关没有那么稳定。”

也许这是客户来咨询的另外一个深入原因。

可是客户为什么不做点改变呢?这些年他没有进行任何自己喜欢的方面的专业提升和业余实践-所有的都存在于想的层面。

“我有时会有种无力感。我想做但是做不了,我也很难过。”

如果你在15年中没有做过一件让你很骄傲和激动的成功事情,估计你也没有信心。

路是一步步“走”出来了。

“可能是你的心灵蒙上灰尘,但你从来没清扫。越落越多,最后你也看不到你的心了。”

我以前遇到这样的客户,也是一位深深无力的男性,那时候我在北京做咨询。

客户楞了一下,眼睛里闪出一丝光亮。

可能他从来没听到这个词,但是他能感觉到那是他的状态。

职业规划咨询案例:机关十五年,我心在何处

他直觉而敏感,过往的生活很多在他身上留下痕迹,但在职场,学业,婚姻以及爱好以及精神上均未找到释放的突破口,慢慢地能量就被压抑了,他仅凭自己的能力很难突破这种束缚。

当然客户也有小时存在的原生家庭问题,这些他也从没有梳理过。

生活各个阶段遗留的负面东西太多,如果不及时梳理,会不断累积,最后把你淹没。

我理解在小城市的生活-要是非常务实地生活着,也是很开心的。如果想得多,而没有资源支持,周围的人的思想也会把你淹没。

而他也确实只是想,没有做。

客户想去开公司-不是专门为赚钱,而是能让人们生活得更好-比如绿色环保,健康养生,但是客户从来没有创业过,也没有管理过大的团队。客户销售、服务也从未接触。

心愿很美好,但没有实实在在的做,可能到中间就会放弃。他缺少魄力和决断,也缺少资源运作能力。

如果他想走的更好,需要从当下开始-你的职业已经出现危机,先度过危机然后寻求长远的发展。

当下危机如何化解?

  • 改变心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上司的关系。改变心态的前提是了解自己,是不是对自己定位过高。建议阅读性格类书籍,借助一些专业工具来认识自己。

  • 提升管理能力。首先提升学历,可以去参加在职研究生或者一些短期的课程和培训。在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都进行提升。

  • 走出去,多和外界沟通,建立自己的人脉圈。

同时我们也设定了心灵扫尘的计划:

在深入探索自我的同时,可以阅读,旅行,结交有智慧的朋友。去参加nlp培训,家庭排列,接触身心灵,并做积极的冥想。同时也可以尝试借助专业的催眠或心理咨询等方式来看看自己的问题。走出自己的圈子去建立外面的联系,借助力量去给心灵扫尘,当力量回到内心,会迎来一个能量的爆发,不管在生活还是事业上。

在职业上如果客户选择离开机关单位,可以在教育培训行业里发展- 通过合伙人或者加盟方式或者分公司管理者加入到教育培训公司-客户的性格和价值观和这个行业都有较好的匹配。这个行动的前提是自己把内功做好。他自己去参加培训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也是在给自己寻找一个事业机会。

我们甚至还制定了一个小小健身计划- 从小事改变,生活才渐渐变化。

关于婚姻方面,我建议他在自我调整后可以再找专业人士咨询-毕竟术业有专攻

客户不久就给了反馈,把行动计划做出来,并主动报名参加了职业规划培训,以及nlp的培训。

现代社会流行“修心”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整天给房间除尘,却从来没有想到过给心灵除尘。

扫尘的过程也
是一个深入探索自我的过程。

请关注职业规划师echo, 作者系中国职业规划师(CCDM)、CCDM资深职业规划导师。作为国内职业规划的先行者,具有6年职业规划个案咨询经历,累计咨询近千余案例。作者旅行七国,并参加美国和非洲18个月海外志愿者项目,跨越美洲,非洲,对跨国文化有深入了解,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通过职业规划咨询案例分享职场、自我探索、个人成长、梦想实现!

微信号:careerplanningecho

微博http://weibo.com/echo2012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983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