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明显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该如何进行,希望对师范类大学生有所参考。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规划专题组推荐。
刚进入大学学习不久的同学们,作为国家免费师范生,不免有重重的疑惑与迷茫。大学四年究竟学什么?我们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对于一名中小学教师究竟有什么作用?师范生将来的人生应该是怎样的?我们在现在究竟能为将来做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讨论“师范生职业规划的问题”。
如何做好师范生职业规划?对于一个刚进入大学的师范生来说,这是一个应该开始思考的问题。
首先,师范生也是普通的学生,有着学生的一般属性,所以师范生需要掌握作为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学生”即“以学为生”。如果不好好学习,学生就失去了其真正意义。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学习依旧是最重要的。只有学好了专业知识,我们才能应对将来就业的压力;只有学好了专业知识,我们才能够教好自己的课程;只有学好了专业知识,我们才能教育并影响我们未来的学生。如何才能学好专业知识呢?踏踏实实地学习,勤勤恳恳地做事,方能学业有成。比如,师范类学生应该很好的掌握普通话,如果认为自己的普通话不好的话,那么你便需要多练习。学习物理专业的同学,在大一的时候便应该把高数学好,这样有利于大二与大三时候专业课学习。
其次,读大学应该学会系统分析能力。其实,不管在什么行业工作,所面临的问题都是纷繁复杂而且瞬息万变得,如果没有系统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就算把所有的书吞进肚子,也绝对不可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师范生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也要学会系统分析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因为不是所有的问题别人都能帮忙,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才能应对学生的突然的发问。而为了让自己拥有这种能力,就需要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反过来又一次说明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第三,师范生应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我们应该多交友,并且应尽量的扩大自己的交际面,而不仅仅局限于班级或学院以内。当然,建立人际关系应当良好,要有选择性地交友。我所说的朋友是指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朋友。交友的同时,我们应该互相尊重,互相谦让,尊重对方的意见,保留自己的意见。友谊能够让自己保持一颗健康快乐的心,永远也不会老去。朋友也能为自己铺平人生的道路,为自己创造更大的机会。
#p#副标题#e#
第四,我们还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师范生所掌握的各项技能要经得住社会实践的考验才行。在学校,有关师范生的各项技能竞赛可以有所参加,增强自己的能力。在学校,可以竞选学生会干部或班上任某一种职务,提高自己表达组织能力。更应参加学校组织的支教活动,到农村到中小学实地实践,为自己打好基础,感受真正教书的感觉。
第五,“师范”就是“以师为范”。大学期间,师范生应该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因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的老师才堪称学生的榜样。大学生活中,师范生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什么时候说,都应相当注意。在平时多读一些有关道德修养方面的书籍,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自己成为一个乐观向上而善交际的人。一名好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他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
大学的知识既然能让我们拥有系统分析能力,那么,在将来任教的过程中,必然会对自己有帮助,对自己的学生也有影响。譬如,我们在大学所学的心理学便会对我们有巨大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揣摩学生心理活动与价值取向很重要。学了心理学课程后,我们会有更能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给他们提供最好的心理帮助与辅导。而在专业课的学习以后,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一个角度看以往的知识,也更容易立即以往的知识。
毕业的时候,师范生应当回到生源地省份支教,做一名中小学教师。然而,我们的出路并没有这么狭窄。有志愿考研的同学依然可以在大四的时候考研,并报考非脱产(在职)研究生。其实,在最初支教的两年时间中,我们可以拥有更多的精力去读研,并且还能得到一份生活保障。
因为最初支教的时间里,我们所在的位置是初中或小学——如果谁愿意教高中,这确实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能在初中或小学得到充分的锻炼后再到自己的单位上工作。到了高中,工作压力会增大,而支教的时间有更多时间去读研。
既然大学知识的海洋正等待着我们去拼搏,我们何不扬帆启航;既然教师职业的资质还需要我们努力,我们何不完善自我;既然将来未知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何不现在就做好准备?
大学四年学习的是系统分析能力,学习的是专业知识。师范生将来是一名人民教师,人民教师是最能影响另一代人的人。而大学所学的知识能给自己将来的自己与自己将来的学生给予帮助,我们何不抓紧眼前有限的时光努力拼搏?
#p#副标题#e#
这是我对师范生职业规划的一个想法。如果我们做好了这些,我想我们就做好了师范生职业规划与发展了。如果你正好是一个师范生,如果你也正面临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不妨加入生涯设计公益网官方QQ群:35359853和同龄人、过来人一起交流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