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历史以真实

余是一位学者,更是一位行者。他肩负着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在这文化苦旅中行着,孤独而忧伤。

他站在一道道历史景象前,超凡脱俗,凝望着景观背后的哲理。他总是能将历史、传说、诗词佳句信手拈来。雅致脱俗的文字不仅带来视觉上的美感,更令人享受心灵上的震撼。

废墟是历史长河中不可抹去的伤。“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这是余秋雨对废墟的感受。每一处恢宏建筑的废墟都会吞没我们的期盼与记忆。一切有关古迹的辉煌记载,都在一片落寞废墟中灰飞烟灭。

闻名遐迩的圆明园就是一处震撼的废墟。它是艺术奇迹的碎片,是中华民族屈辱的伤口。断壁残垣中折射出沉重的历史,透出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它虽静默在那里,却审视着人们的内心。就在几年前,竟有不少人建议重修圆明园。这种提议的荒谬程度令人乍舌。怎样重修,也只是宏伟华丽的躯壳罢了。怎样复原,也拼凑不出深沉的内涵。民族屈辱就是圆明园的底蕴。圆明园的废墟是一道难以抹去的伤痕,它刺痛着国人的神经,时刻提醒我们毋忘国耻。那是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罪证,是真实的悲剧横亘在国人的心头。粉饰太平倒不如真实伤口,激励奋斗。这才是废墟存在的使命。当然,废墟难以重建,更不容重建。

余秋雨的废墟论不禁让我想到另一处文化瑰宝。在连绵奇伟的贺兰山的映衬下,有着“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显出一股非凡的大气。神秘的星象布局,复杂的西夏文字,文臣武将的石碑,还有党项族人民如何利用夯土来建造如此高大的王陵,千年不倒之谜都令我深深着迷。但就在如此宏伟的文化奇迹前却被人掘了一个又深又大的洞。这竟是盗墓者卑劣行径的罪证!他们为了利益不惜将民族文化的结晶偷盗了去,让西夏王陵演变成为一座寂寞的空壳。辉煌与阴暗在这片土地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游客们却争相在相机前咧起嘴巴,以孤寂的王陵作背景,衬出自己的娇颜。

对于历史,人们到底应从中看到些什么?我们看到了灿烂、辉煌与昌盛,更应该重视黑暗、落寞与耻辱。“还生命以过程,还历史以真实。”废墟就是真实的历史,就是鲜明的文化。我们该铭记的是王陵的盗墓耻辱,该铭记的是废墟背后的深意。它们会在人们心中留下深深烙印,警示我们注重历史的演变过程,而不是最终结果。而只有还历史以真实,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它,今日的遗憾与惋惜终将化为明日的明媚与灿烂。

踏上那贫瘠的土地,走向那一段历史,走向历史留下的尘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3788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在静寂中聆听世界》有感800字

    虽然她的世界是寂静的,但是她能用心聆听世界,用心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懂得了人生的妙处,明白了人生的价值。这就是《模拟外交官》中《在静寂中聆听世界》的主人公施颖。   可怜的小施颖因…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28
  • 《不能说谎的小镇》读后感200字

    孔东东在报纸上发现了一张旅行社广告,他迫不及待地报名参加了只需要一元钱团费就可以出发的旅行。孔东东来到了一个不能说谎的小镇,孔东东不信,一直在说谎。结果鼻子真的变长了。后来在外婆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27日
    137
  • 米兰的秘密花园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米兰的秘密花园》这本书。翻开这本书,它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把我紧紧吸引住了。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34
  • 《五分钟―连成“金项链”》读后感600字

    珍惜时间――读《五分钟―连成“金项链”》有感 在期间,我认真地读了一本叫《七彩语文》的书,其中有一篇叫《五分钟―连成“金项链”》,使我深受启发,它使我懂得了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珍惜时…

    读后感 2022年6月13日
    135
  • 我的中国梦——读《中华精神》有感

    “中国梦”——-一听这个名字,我相信会有很多人觉得空洞,遥不可及。有些人会认为我们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从小就被家长溺爱,总是喜欢躺在父母怀里撒娇,只想…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70
  • 《第五个孩子》读后感_1600字

    《第五个孩子》读后感1600字 原本快乐无忧的戴维和海蕊幸福结合,并如愿拥有了一座向往中旅馆一样的大房子,然而不幸降临,幸福的日子很快就被盲目草率的多产生育破坏的满目苍痍。 纵观全…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3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