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读后感800字

【第1篇】

心中永远的经典

小说,一部内容丰富蕴涵深刻的小说,作者匠心独运,以生花妙笔勾勒出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火烧赤壁,借东风,长板桥等一系列生动的故事,为妇孺皆知。它妙趣横生的文字,以及驰骋于神出鬼没境界的畅快深深地打动了我,而它也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经典。

《三国演义》被学者们列为“四大名着”之一,而它也确实无愧于这一美誉。翻开它,就犹如展开了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作者并不华丽却十分准确的文字就像点点笔墨给这幅画卷描绘出朵朵奇葩,使每一位读者都深深陶醉于其中。这里既有鼓角铮鸣,硝烟弥漫的战场,也有文臣武将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纷争,也不乏风花雪月、情意深长的爱情。引人入胜的情节让人忘却了这是在述说历史,而分明是在娓娓地讲述一个个美丽而动听的故事,我想这大概就是经典之作与众不同之处吧。

然而使《三国演义》更让人觉经典绝妙是在于它的战争前后经过的细致描写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独树一帜,这恐怕是包括《史记》在内的其它史书望尘莫及的,譬如赤壁之战,战争的起因是刘备兵败,曹操妄图吞并吴,诸葛孔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抗曹是事情的经过,而后孙曹对峙,巧施连环计,火烧战船这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书掀起了故事的高潮,最后又以曹操兵败,关云长义释华容道这原本出乎人意料却又让人欣然接受的结果圆满地叙述完了这宏大的战争。而在人物塑造方面,更可以看出《三国演义的独到之处,刘备的仁德,张飞、赵云、许诸、典韦的勇猛,鲁肃的憨傻都被描写得淋漓尽致,而“宁可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曹操的阻险毒辣,“安居平五路”运筹帷幄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还有“降汉不降曹”“义拔云天”关公的忠义凛然更是被刻画地入木三分,读完《三国演义》,掩卷沉思,满脑是那杀声阵阵的战场,个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不禁佩服作者自然流畅的文笔和巧妙的构思。那种宏大而一气呵成的气势,使人读完有种无可名状的快感,深深地感受到经典之作无法抗拒的魅力。

寇第斯曾说:“书籍乃世人累积智慧之不灭明灯,”读三国,就时刻能感受到它的光辉带来的温暖,它字里行间蕴含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读三国,让人深刻体会到它透露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匡扶社稷,兼济天下”的思想。这种思想与我内心深埋的理想交织、碰撞,产生共鸣,激荡出串串亮丽的火花,鼓励我为实现生命的价值而拼搏、前进……

《三国演义》,一部丰富而深刻的巨作,仅凭我的三言两语又怎能细说?如今,硝烟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尘灰,只剩那“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古鼓角铮鸣”的淡淡哀伤。但心中永远的经典――《三国演义》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有人说:“每一本书,都象一盏奇特的灯,不过它照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灵。”而《三国演义》更是一盏灯,一盏明亮而永不熄灭的灯,它不仅照亮了我的心灵,更照亮了我的人生。

《三国演义》――心中永远的经典。 

【第2篇】

蜀国因何而亡 ――《三国演义》读后感

读《三国演义》,读至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时,我曾经天真的认为蜀国将会完成统一大业,而当读至蜀国灭亡时,我大失所望。

事出皆有因,那么蜀国究竟因何而亡?刚开始我一直以为是由于刘备太重义气及刘禅的昏庸无能,不重用姜维造成的。因此,我常常为诸葛亮感到不平,甚至愤怒,他辛苦地位蜀国效劳,鞠躬尽瘁,最后却因为后主的后主的昏庸导致他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然而,在多次阅读的基础上,我忽然发现,也许导致蜀国最终灭亡的并不全是因为后主刘禅的昏庸无道,而与诸葛亮的方针政策有着很大的关系。

或许很多人认为如果不是因为街亭失手一事,诸葛亮将会一直处于优势,并且最终取得胜利,但是,假设街亭没有失手,也许蜀国仍然难逃灭亡的结局,其中有许多原因。,

诸葛亮曾不惜千里运粮,连年北伐,唯恐稍有延迟,敌人将愈发强大。但最终却因为军粮不能及时到达而屡屡受挫。曹军此时却在以逸待劳,据险固守。这或许是诸葛亮没有预料到的,最终含愤而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诸葛亮随神机妙算,但他毕竟也只是个普通人,而不是神,所以难免有失策的时候。但他对蜀国的忠心及奉献是无法否定的。

再来说说诸葛亮的弟子姜维。诸葛亮死后,姜维仍然坚持“王业不偏安”的指导思想,坚持北伐政策,竟有“九伐中原”之说,令蜀国军民都疲惫不堪,导致了蜀国最终的不得民心。也注定了蜀国灭亡的结局。

当我得知蜀国的灭亡时,不禁为其感到惋惜。诸葛亮与姜维虽都一心一意的忠于蜀国,却忽视了发展的客观规律,北伐必须建立在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的基础之上,虽然当时蜀国的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但仍不足以支持完成统一大业。当时蜀国做不到,魏东吴同样也做不到,可诸葛亮去过于心急,忽视了发展规律,未等待时机成熟便开始做那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急于求成,导致了自身的灭亡。

由此,我不禁想起了中国曾经所发生的“大跃进”和“人们公社化运动”片面吹嘘那些不切实际的结果。忽视了经济的客观发展规律,严重阻碍了当时中国的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要遵守客观发展的规律,等待时机的成熟,否则只会是华而不实,得不偿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3826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侠隐》读后感1500字

    《侠隐》读后感1500字: 《侠隐》完全是一个披着武侠复仇外衣的京味美食回忆录。 早先因为《让子弹飞》,翻看《夜谭十记》不忍释卷。这次因为姜文新作《邪不压正》,特意找了张北海的原著…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28
  • 水浒传读书心得500字

    【第1篇】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81
  • 《新闻大求真》观后感600字

    【第1篇】 今天,我们在的要求下观看了以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新闻大求真》节目。 节目主要讲了中小学生的安全隐患问题。也是中小学生的高发。一是人多时的踩踏,因为当许多人在同时跑…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83
  • 《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读后感_600字

    《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读后感600字 前半本说的有关于中国人文、地理的内容我觉得还是很棒的~对于我之前写过的一个想法里的观点想要补充一下,当时我写的对河北省的城市…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242
  • 风吹许愿树读后感800字

    风吹许愿树,所有的纸片轻轻摇曳起来,写在纸条上的祝福,是否能到达你身边? ――题记 合上《风吹许愿树》这本书,我缓缓的闭上了眼睛,书中的一幕幕就在眼前反复的放映,不知不觉中,两行清…

    读后感 2022年7月4日
    98
  • 《爱丽莎公主》读后感200字

    我看了一本书叫《爱丽莎公主》 这个故事讲了爱丽莎和十一个的故事,它们有一个恶毒的,其实她是一个巫婆,想伤害爱丽莎,可是爱丽莎有十一个和小狗球球的保护,每一次巫婆的阴谋都失败了,直到…

    读后感 2022年6月28日
    2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