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宫樵薪苦学文言文的翻译(承宫樵薪苦学阅读答案)

承宫樵薪苦学文言文的翻译(承宫樵薪苦学阅读答案)

汉之承宫,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执苦数年,勤学不倦。经典既明,乃归家教授。遭天下丧乱,遂将诸生避地汉中,后与妻子之蒙阴山,肆力耕种。禾黍将孰,人有认之者,宫不与计,推之而去,由是显名。三府更辟,皆不应。

以上红色字体是根据《后汉书·承宫传》改写的一篇文言文——《承宫拾薪求学》。与其说是改写,不如说就是节选了前半部分而已。标准解释如下:有一位汉朝人叫承宫,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这年八岁,替别人放猪。乡里有一个叫徐子盛的人, 他给几百个学生教授《春秋经》。承宫从他的学舍前经过,羡慕那些学生在学习,所以就靠近学舍听他讲经书,于是他就留承宫在门下学习。承宫为许多学生拾柴干苦活,勤奋学习多年而不厌倦。

看了上面的翻译,很明显“乐其业”被解释为“羡慕那些学生在学习”。错在哪里呢?首先,“乐”字从来不曾有“羡慕”的意思,“乐”可以表示欢喜、快活,可以代表“笑”或“使人快乐的事”,还能解释为“对某事甘心情愿”,比如:乐此不疲、乐善好施等。当然从“意译”的角度而言,“以某事为乐”和“羡慕某事”倒也没有太离谱,关键在于“其业”到底是指“谁的业”?

在这个故事里有三“个”人物:承宫、徐子盛和几百位“诸生”。“乐其业”的主语自然是“承宫”,前面承宫经过徐子盛的学舍时,听到的是徐子盛在与几百个学生讲《春秋经》(即《春秋》,我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相传为孔子所作)。后面承宫听经,请求留门下的对象当然也是徐子盛。从文理逻辑来讲,第二主角明显就是徐子盛。前面“授”百人的主语是“徐子盛”,后面“乐其业”的“其”难道不该是徐子盛吗?怎么会是作为宾语的数百位诸生呢?

我曾经说过,我非但知其所以然还可能知其所以不然。为什么会被认为是指“诸生”呢?因为释义者认为“业”指的是“学业”,既然是学业,当属于“诸生”,加上后面承宫为诸生捡柴火,所以“乐其业”就解读成“羡慕学生们的学业”了。逻辑上似乎颇为合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关键就在于后面的那句“经典既明,乃归家教授”,少了这一句意思便有了偏差。而这个”业“应当指的是“授业”(动名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徐子盛不就是“师者”吗?故事正解如下:

汉朝人承宫,小的时候失去了父亲,八岁时替别人放猪。乡里有一个叫徐子盛的人, 他给几百个学生教授《春秋经》。承宫经过他的学舍前,喜欢他的讲课(乐其之授业),于是靠近(学舍)听他讲经书,然后他就请求徐子盛留在门下学习。承宫为许多学生拾柴、干苦活,勤奋学习多年而不厌倦。经典著作已经读明白,于是回家教授给别人。

明白了吗?承宫先是“乐其授业”,接着“听其授业”,然后“学其授业”,继而“明其授业”,最后“自己授业”。这才是整个故事的合理逻辑线!所以原本的解释错的主要原因就是“断章取义”,但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真正对这个故事进行了修改的其实是《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因为先秦时期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承宫樵薪苦学》,全文如下: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寻之。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我先把不同的后半部分解释一下 :承宫经过徐子盛的学舍之下,看到学生们在讲解诵读,很喜欢,于是忘记了他放的猪而专心听《春秋经》,猪的主人奇怪承宫怎么还不回来,(于是)找他。看到承宫(在听经不管猪)后想要鞭打他。徐子盛门下的学生一起阻止猪的主人打承宫,他才停止。于是徐子盛把承宫留在门下(即收为学生)。承宫(一边学习一边)收集柴火干苦活,经过了几十年就精通了《春秋经》。

在这个版本的故事里,第二主角则是“诸生”。承宫喜欢的是“诸生讲诵”,帮助并收留承宫的也是“诸生”,承宫就以拾柴干苦活作为报答。正因如此,经范晔改编后的“乐其业”,若参考这个版本也就会理解成“喜欢诸生的学业”了。

同样的故事不同的版本,还诞生了“牧豕听经”这个成语,形容求学努力。只不过类似的成语故事实在太多,而承宫又不愿做官,所以知名度不够高,毕竟“学而优则仕”才是主流,故此与之相关的成语就逐渐式微了。

“传道、授业、解惑”正是“传授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的初心,也是“传授姐”公众号诞生的原由。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传授姐”真正了解古代先贤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406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写秋天的句子简短好段(名家笔下关于“秋天”的12个精彩片段,你读过几个?)

    01 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

    美文 2023年2月5日
    21
  • 孩子满月酒的答谢词3篇

    〖摘要〗下面是个人简历网整理分享的关于孩子满月酒的答谢词,欢迎阅读与借鉴。 个人简历网准备了一篇《孩子满月酒的答谢词3篇》,不妨阅读一下。 【篇一】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各位能大架光临…

    2022年6月9日
    187
  • 让人觉得超酷的抖音文案

    越是长大,越是懂得一个道理,越是虚伪的越是肤浅,越是真诚的越是内敛。很多东西其实都没有必要表达出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人觉得超酷的抖音文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美文 2022年8月12日
    106
  • 关于母爱的催泪散文(唯美精选散文鉴赏)

    母爱催泪散文 文/陈朝辉 我一定要用最朴素也最华丽的词语讲述母亲的事迹,即使这些词语不存在我也要搜索枯肠。在陌生人看来,可能觉得这些事迹微不足道,但当你真正了解我母亲后,也就不得不…

    2022年5月16日
    190
  • 早安的一句心情签名

    1、伴着昨夜美梦,呼吸舒爽晨风,亲吻美丽曙光,带着美好渴望,为了心中理想,喜迎新的一天。祝你精神抖擞。早安! 2、清晨,太阳在鸡鸣的催促声下,慵懒的伸伸胳膊,微笑着射出第一缕光辉。…

    美文 2023年2月10日
    25
  • 山行是什么季节的诗句(古诗山行是哪个季节的)

    作者简介: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天的陕西西安)人。他的诗歌大多以七言著称。杜牧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2022年6月21日
    16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