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看完电影《中国合伙人》,
我对黄晓明说,
你长得比我漂亮,
这个角色演得还不错,
但是非常可惜,
你没有把我的气质给演出来。
即使你什么都不想干,
也要保持读书,
把情怀修炼出来,
胸怀修炼出来,把气质修炼出来;”
——俞敏洪
- 01
王强:读书毁了我
新东方联合创始人、著名天使投资人王强先生曾提出过“读书毁了我”的读书观念。他是这样说的:
整个八十年代北大最神圣的两个地方,一个是厕所,一个是图书馆。图书馆从早上六点,如果你不能到达写着邓小平题字的北京大学图书馆下面排队,你这一天与图书馆的座位已经无缘了。
所以大部分人凌晨四点就起来了,然后带着一个冷馒头,俞敏洪经常偷我馒头,然后借一堆书放在这里,睡也睡在桌子前面。所以当年读书氛围非常好,如果市场上出现一本书,你去晚了根本得不到。
这就是当年北大的状况。而正是这样,读经典,读那些能够改变我们生命轨迹的那些书籍,成了北大人最后离开校门走到世界,不管你走到哪个领域,最后比别人走的稍微远一点的保证。
我说“读书毁了我”,这个东西大家看到以后会非常奇怪,怎么会毁了你呢?这就跟北京人说的,一团泥逐渐成型,就成了崭新的东西。我想毁用在这个意义上——它必须能够彻底摧毁你的旧我,过去的我,狭隘封闭的我,然后诞生一个崭新的、开阔的、阳光的我,那读书就全部有了意义。
这也就是当年北大为什么那些人天天想到的不是世俗的追求,但是到了世俗里一看,稍微一动他就得到了所谓世俗追求的东西。
王强这里讲的读书毁了我——摧毁旧我,建立新我的读书观念,也正是俞敏洪所说,保持读书才能把一个人的情怀、胸怀、气质给修炼出来。这样才能使自己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层次更高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俞敏洪会强调:即使在最艰苦的时候,你也不能灭掉自己一点点的感觉……即使你什么都不想干,也要保持读书。

- 01
即使什么都不想干,也要保持读书
文|俞敏洪
大三开始我就拼命地读书,几乎以每天一本书的速度在往前走。尽管我不知道读的书到底能干什么,因为读书好像一点用处都没有,但是还在读书。
不读书是不行的。读书给你带来三样东西:情怀、胸怀和气质。而一个人的情怀、胸怀和气质,绝对是长远能把事情做下去的最好的三个动力。
什么叫情怀?对世界的美好和丑恶的理解能力,能够欣赏美好并且有的时候原谅丑恶,非常重要。
什么叫胸怀?海纳百川,纳天下思想进入你的头脑,转换成你的智慧,这就是胸怀。理解世界的各种现象,有志于改变其中的丑恶,并且善于发扬自己的美好,这就是胸怀。
什么叫做气质?一个人的气质来源于什么?来源于的智慧知识、经验才能、与人交往的全部集合,慢慢地转换成你内在气质的一部分。
即使在最艰苦的时候,你也不能灭掉自己一点点的感觉,即使你什么都不想干,也要保持读书,把情怀修炼出来,胸怀修炼出来,把气质修炼出来。
你30岁以前有表面的青春,30岁以后是内心的青春和气质展示。18岁的男生可以说我以英俊为骄傲,这是青春。
30岁的男生说我很英俊,白痴呀!即使女生长得再美丽,有哪个女生到了30岁还敢说老娘还是长得挺妖娆的,不会说了吧。

王强老师是一个书癖,我当时跟王强老师学了很多。从大一开始王强就买书,他有一个习惯,当时北大一个月给我们每人发22块钱的生活费,他就把22块钱分成两份,11块钱买饭菜票,11块钱用来买书。
当时11块钱可以买20本书。王强去买我就跟着去买,王强去买书都有女孩子跟着,我一跟着,王强就不好意思带着女孩子,所以王强就说老俞别跟着我了,我说我得跟着你,你是我的班长,有责任帮助落后同学。
后来王强就开始使坏,向我推荐一套书,说这套书不错,我买回去看了,结果打开全部是中国古代的黄色小说。即使到现在,王强也是我们所有朋友中间藏书量最多的人。
王强在新东方上市后赚的钱什么都没干,他开的汽车现在都是原来的那辆老破车,但是他家里的书增加了无数倍。所以说是这样一个书癖,有这样的朋友在你身边你一定学会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