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三重三轻”
一、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重自我分析而轻环境分析
我们知道,职业环境分析包括社会环境分析和组织环境分析。社会环境分析是对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制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因素的分析。它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发展都有重大影响。组织环境分析又分为行业环境分析和企业环境分析。对拟从事的目标行业环境的分析一定要结合社会大环境的发展趋势。而对今后拟加入的目标企业环境分析,则要了解企业实力、企业领导人、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等,这些是确定大学生自身今后是否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衡量自己的目标是否能在该企业得以实现的基础。
目前大学生对职业环境了解较少,尤其对行业、企业了解较少,因此无法作相应的分析。这一部分内容的缺失,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较晚,国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启蒙较早,从幼儿园到高中,按照职业生涯认知、探索、定向、准备及安置等五个阶段开设有相应的课程,在进入大学前,大多数学生已清楚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为实现其目标需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在美国,有些小学有“职业日”,学校在“职业日”这天,请各种职业的家长到学校给学生介绍相关的职业以及相关职业的工作内容,以使学生及早对各种职业有初步了解。我国相关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起步较晚,无论是在中小学启蒙,还是在高校理论教育、行业实践等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重要的是,我们应及早认识到这一问题,让学生及早认识到职业环境的概念,认识到社会环境、行业环境及企业环境对自己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学校也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认识与实践平台。
二、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重目标设计而轻实践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要根据自我分析及环境分析进行目标设定,然后是目标检测、目标分解、制定行动步骤等。在制定行动步骤中,大多数学生主要描述自己在大学四年或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计划,对实践环节的计划只是略带而过,没有明确的时间段或实践内容。虽然已经有学生认识到相关实践的重要性,但很少有学生与行业能力要求及具体职业要求相联系,发现自己的能力缺陷,并对照制定有针对性、可具体实施的实践计划。不同的职业、岗位都有其不同的要求,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也有品质、经验方面的,这些必须在具体实践中认识与体会。国外高校很多学生,进入大学时就为毕业后的职业进行规划。一到假期,不需要学校组织,学生就会自己走入社会,寻找各种其规划中的职业岗位,在工作中体验、学习并思考。因为我国的双向选择就业体制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较晚,学生这方面的意识还不是很强。有些学生到毕业时,才意识到自己对要从事的工作没有一点经验积累。有的学生面对激烈的竞争,甚至主动提出“零工资就业”,即在见习期不要工资,经过见习期,自己对工作有所体会,单位对自己能力认可后,再建立劳资关系。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学生没有实践意识有关,也与其一路考试过来,觉得只要学习好,一切问题都容易解决的观点有关,还与高校教育体制以及为学生提供职业认识与实践机会较少有关。但是,在对上海116家用人单位的调查中,他们对大学生的简历及面试,最看重的是实践经验与能力,其次才是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薄弱,将使学生进入社会开始职业生涯时,觉得难以适应职业的要求。学生不得不补课、企业不得不培训,增加了职业发展的探索期与适应期。
三、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重职业兴趣而轻职业价值观
职业兴趣是指一个人想从事某种职业的愿望,即一个人力求从事某种职业的心理倾向,或称为争取得到某种职业的意向。据研究,一个人怀着兴趣从事工作,能发挥全部才能的80%-90%,而且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有主动性、创造性、效率高、不易疲劳。相反,从事自己无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人全部才能的20%-30%,且在工作时表现被动,效率低。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是迈向成功职业生涯的第一步。职业兴趣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已经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学生们纷纷采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或MBTI进行了自我认知,并能根据职业兴趣对照表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生涯目标。
职业价值观是一套自我职业激励机制,它指向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包括对各种职业的优劣评价,对某种具体工作岗位的看法等。它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在求职方面的具体体现,包括对成就、利他、诚实、正义、爱、忠诚、道德、权力、财富等的看法。职业价值观告诉我们,做事不仅是为了谋生,而且是为了给个人的生活赋予意义,给自己的生命赋予光彩。它与一个人的品质有时是相关的。如一个人对工作的责任心、对岗位的忠于职守、工作的自觉主动,以及诚实守信、宽容大度、善于合作等。一个人选择职业时,受无形中的职业价值观影响,而当其进入工作中时,其职业价值观表现出后的个人品质,又受到工作单位的关注。但是,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基本无人提到,这是应该引起关注并予以重视的。否则,其职业生涯发展就不会顺利,而且有时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不知矛盾所在。如一个留美博士回国后放弃到研究所工作,自己开办一个养猪场,这里面就含有职业价值观对职业目标的影响。另外,大学生在工作中能力表现不错,但仍不为同事及单位欢迎,这也与其某些价值观表现出的个人品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