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后感700字高中

《黯然别离请》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段文字出自龙应台的《目送》。这段文字也可以说是这本书中最出名的一句话。我记得当时我的初中语文甚至特意用一堂课来读这段文字的那一章。然而我并没有因此有阅读的想法。

直到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目送》中的另一段文字“我喜欢走路,读书写作累了,就出门走路。有时候,约个可爱的人,两个人一起走。”那时我对写作有很大的兴趣,我向往成为一位作家。而这段文字,是我认为最好的未来幻想。我因为这段文字,毅然决定将这本书买下来。我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读完了这本书。读完我才发现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但是两个人一起走时,一半的心在那个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要真正的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之间的单独私会。”原来作者是这样想的,比起同行,她更爱独自与万物交流。但我不能理解,人怎能忍受孤独呢?

前不久,在我整理书架,意外有翻到这本书。我将书又重温了一次,这一次却有了不太一样的收获。

我更懂得了目送的真正含义。眼睛始终注视着他的背影,而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那该是多么的酸涩啊。我想我能理解这种感受是因为我的来到了这个世界。他和我相差了13岁,我是,但其实我对这个角色有些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记得有次我送他去幼儿园,站在门外的我依依不舍,然而他却是步伐欢快的加入了小的队伍,从头到尾没回一次头。倒是让我的不舍徒增些矫情的意味,顿时我觉得鼻子酸酸的,我不断安慰自己,他还小,这些情感他还并不敏感。但我又想,那他长大了,离开我的脚步会不会更坚定。看来不止父女母子才有目送的缘分。

原来,人在不同阶段读同一本书会有这么不同的感觉,初读是,我只爱自己。我认为所有人都该永远在我身边,所有事要以我为中心。而成长让我明白,一切都有自己的安排,而我要学会,承担这全部,不管好的坏的。书中还有提到逝去,母亲渐衰,兄弟姊妹渐行渐远。我不知道到那个阶段的我会怎么样,但我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不知道每一次的目送结局会怎样,但我知道生命的力度,因为有了一次次刻骨铭心的目送,才愈加显得温情留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6046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推荐的书名字叫做《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这本书是作者把他对儿子说的一些道理写成书,然后给他的儿子看。 洛克菲勒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企业家,被誉为“窥见上帝秘密的人”,而且…

    读后感 2022年7月7日
    201
  • 《彼得兔的故事》读后感300字

    《彼得兔的故事》讲述了一个顽皮的彼得兔到外面惹是生非。他的再三说道:“千万别跑到蛮哥古里古先生的菜园里去了,你们的就是在那儿出的事――他被蛮哥古里古先生捉住,放进一个大馅饼里面去了…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73
  • 《成为我自己》读后感1000字

    《成为我自己》读后感1000字: 阅读过很多欧文·亚隆的书籍,究竟怎样一个人可以通过文字去深切地共情读者,又可以写出推理小说扣人心弦的节奏?带着满满的好奇阅读了亚隆回忆录《成为我自…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40
  • 《断舍离-人生清单》读后感1500字

    《断舍离-人生清单》读后感1500字! 《断舍离·人生清单》是一本心灵励志类图书。作者山下英子在本书中以“明天就是生命的终点”为假设,关注“如何活在当下”,倡导我们用“人生清单”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5日
    23
  • 加油,你不可以输给自己好词好句

    【好词】 臭名昭著 旁若无人 大摇大摆 视而不见 目中无人 摇头晃脑 屏息凝视 全神贯注 惊心动魄 阴阳怪气 作威作福 明目张胆 不以为然 忍无可忍 勾肩搭背 恍然大悟 愤愤不平 …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92
  • 《抑郁症的正念认知疗法》读书笔记500字

    悲伤的情绪会重新唤起负性思维,哪怕仅仅是增加了一点点。 反刍型反应风格:在情绪低落时将注意力转向自身,一旦陷入沉思就反复思考。 她总是问自己:“这种事为什么发生在我的身上?” 将注…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2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