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读红楼,感慨其中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题记

在《红楼梦》中有“金陵十二钗”,在“金陵十二钗”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黛玉、宝钗二人。

她二人可谓是性格相反。黛玉是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薄命佳人。她聪明美丽、多愁善感、天真率直、孤标傲世、追求真爱,却又纤弱多病,活像一朵在秋风中不胜哀愁而摇摇的木芙蓉。宝钗则是外表冷漠、内心炽热,她的外冷内热,恰似一朵含苞待放的。

黛玉在贾府既是客又是主,“寄人篱下”让她深感“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样的处境,促成了她的伤春悲秋,见花落泪和种种“小性儿”。但黛玉实际上是一个纯洁、脱俗的富有诗人气质的青年女子。她从不趋炎附势、讨好卖乖、搬弄是非,她也从不看重功名富贵。她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尽管在“金玉良缘”的压力下,她仍坚守着“木石前盟”。看到这样的黛玉,怎能不让人心疼、不让人爱呢?可终究她还是败在那种重权势、重钱财、重封建礼教的宗法社会里。黛玉的结局让人惋惜,可却这样的结局又是必然。在那样的社会中这样的黛玉注定无法生存。

宝钗与黛玉不同,她比黛玉“会做人”。“会做人”的确也是宝钗的性格特点,这与她“温柔敦厚”的外露特征相融合,使得她为人人所夸赞。宝钗“会做人”,“不关已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为人处世原则,让她凡事不像黛玉一样用尖酸刻薄的话语指出,而是充闻耳不闻,装作看不见,只为心里明白也就罢了。这就使得那些平日里做着些见不得人的丑事的封建主子们便赞她“会做人”。这也是宝钗最后能得到贾母、王夫人等人的支持和宝玉成婚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待爱情,宝钗表面不在乎“金玉良缘”,实则内心早已认定宝玉就是自己的归宿。可她终究未赢得宝玉的心,最终落得个守寡的下场。

黛玉与宝钗性格虽不同,但这二人却同是有着才华,同是爱着宝玉,结局也是同样的凄惨。正如前文所说“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道出了二人的结局。她们是“金陵十二钗”中的代表,也是这个社会的反映。红楼中的她们让人着迷,却也让人叹息。

一曲红楼,万声叹息。读完这样的红楼,让人怎能不沉醉其中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6825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用实际行动善待单位——《善待你所在的单位》读后感

    用实际行动善待单位——《善待你所在的单位》读后感 新年伊始,区委书记原峰同志将《善待你所在的单位》一文推荐给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近几日来,我反复细读,一次次为文章的大胆、直白、犀利而…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28
  • 《爱上花花草草》读后感600字

    读《爱上花花草草》有感 里,我在时代e博的数字书城里阅读了《爱上花花草草》。记得当时我正在书城里寻找好看的书,突然《爱上花花草草》这本书一下子就闯入我的眼帘。我喜欢这个书名。书名让…

    读后感 2022年5月30日
    174
  • 《报刊的四种理论》读后感500字

    这是一本比较专业的新闻专业的书籍,它的题目比较枯燥,内容也确实不如小说散文这般吸引读者的兴趣,但是他作为在世界新闻史上都是一本具有重要地位的书籍,也是不无道理的。 这本书由三位美国…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34
  •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450字

    【第1篇】 《骆驼祥子》――吃人的社会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只有多读书我们才能开阔视野,我们的心灵才能得到充实。今天我要和大家谈谈老舍的著作《骆驼祥子》。…

    读后感 2022年7月6日
    102
  •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400字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了一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   讲了水泉小学的一名代课——魏敏芝,因为家里要还债,13岁的她,离家出走,去水泉小学当一名代课。由于前一…

    读后感 2022年6月19日
    81
  • 骆驼祥子读书心得700字

    【第1篇】 不屈与堕落――读《骆驼祥子》有感 期间,我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这本书反映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老北京的生活,以人力车夫祥子为主人公,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黑暗。老…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9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