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辅导员6年规划
看到一篇小文章讲辅导员的规划,颇有同感,转录如下:
“记得很早发表过一个看法,即从事辅导员职业2年内不要想太多,但也并不是埋头苦干,而是不要分心,要专心工作,事实上个人认为前面2年主要是熟悉业务知识,锻炼基层行政能力(管理、组织、协调等),在有可能的情况下结合一定的教育或管理科学理论知识和自身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工作进行探索和研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成效的开展工作,这是基层的锻炼,包括业务能力、行政能力和思维能力;第二阶段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从事一定的领导(主管)岗位,即尝试在领导的层面上思考工作,开展工作,不是老看到别人的腰部,而要在可能的情况下站起来统观全局,这是不同层面上的锻炼,包括工作面的拓宽,工作内容的转变,工作性质的变化。学着去统筹和协调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做学生工作更多的是(直接或间接)对学生的思想工作,相对来说,我们有较强的“教育者”优势,“被教育者”易接受和认可我们的思想观点,但同样资历和层次的同事(下属),如何很好的实现“对话”,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第三个阶段,若是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晋升的空间,或许有些功利化),则视为心态调整和磨练的机会,工作能力可以较容易得到锻炼并提高,但心态的成长和成熟却需要很多的支撑因素,生理上成熟,阅历上丰富,能力上完善,素质上提升,心理上健全,心态才会稳步成长。所以这两年是阳光心态的最好抚育期。
我认为做辅导员前一年要安心,因为新生入学是一张白纸,我们要好好规划,而且我们也要慢慢熟悉业务,从第二年开始就要确定自己的方向,即走行政还是教学。走行政,马上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可以看书学习,可以观察自己领导的领导技巧,另一方面当然就是打通关系了,多多结交上层人物;走教学,马上开始认真学习,拿起专业,适当时候可以参与一些教学工作,否则,从辅导员一下子转为专业教师恐怕很难。”
我走上学生工作岗位也近两年了,刚在实习辅导员的时候,感觉辅导员没有出路,发展前景堪忧;后来有机会到学生处工作,就找机会转了岗;后来又换岗位,负责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理论研究。
几个岗位的轮换,与同样从辅导员岗位转到学生处来的同事讲,她也说比以前做辅导员的时候忙多了,以前做辅导员时感觉忙,但是只是在时间上耗得多;现在在学生处真的是非常忙,经常加班;而钱没有增多。
从事辅导员研究和管理也有一年时间了,从国家和上海市文件精神上来讲,感觉辅导员的专业化、专家化建设对辅导员发展提供了很宽阔的平台,成为专家型辅导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或者是能够挤上与公务员、教师等岗位方向的“立交桥”,乘东风而上。
基层辅导员职业发展规划
•
生涯规划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7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