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不完美,与自卑和平共处

  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人生经验,比如说,如何在4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减重近40斤的任务。

  我从小就非常自卑,因为我的数学成绩特别差。全班的数学平均分是80分时,我的分数是8分。同学们都觉得我的脑子有问题,老师们也觉得我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我心里很难过,就问我妈怎么办,我妈说:“没关系,我带你去找一些科学的解决办法。”什么解决办法呢?我妈带我去拜访气功大师。我走在路上,心想这哪里科学了!怎么会有人去找气功大师治脑子呢?结果我们到现场一看,有3000多人都坐在那里。我当时有两个感受:第一,我们的城市不大,可是怎么有这么多脑子不好的人?第二,我并不孤独。经过“治疗”,“奇迹”果然出现了。我以前数学是很少及格的,大师对我“发功”后,我的数学就再也没有及格过。

  这是我第一次跟自卑作战,却以惨败而告终。我带着这种低人一等的想法度过了整个学生时代,直到我参加工作。

  为什么参加工作之后,我突然没有这种智力上的自卑感了呢?因为没有数学考试了啊!

  我的工作只要靠四则运算就可以做得很好,再难一点的交给电脑就可以完成。所以在那个时候,我完全摆脱了智力上的自卑感。但是,另外一件事情又给我营造了巨大的自卑感——我的发际线开始往后退了。

  最近我看了一则新闻,说最早的一批“90后”开始秃头了。“90后”老是玩手机、玩电脑、熬夜、不好好吃饭,不秃头才怪!我那时候才22岁,一洗头,掉的头发就会堵塞下水道。我试过各种方法,比如拿生姜往脑袋上擦,把醋往头上倒,让整个脑袋弥漫着那种“迷人”的味道。然后什么中药、西药,民间的、官方的,几乎所有治脱发的方子我都试过了,但都没用。我25岁时,发际线已经到天灵盖了,眼神不好的小伙伴开始管我叫“爷爷”了。于是我打算破罐子破摔——直接剃光头!在去理发店的路上,我碰到了单位的领导,领导说:“你不能剃光头,剃了光头会影响企业形象。”我说:“我的头发马上要掉光了,变成纯天然的光头,到时候还是一样啊!”领导就说:“你这个年轻人,该走的弯路一米都不会少,你要向我们学习,把两边的头发留长,交叉盖在头顶上,这样别人就不会发现你是一个秃头了。”我只好从命。我当时在厂区骑单车,风一吹,两边的头发就会竖起来,像海带一样在空中飘动。那种耻辱的感觉,你们体会一下。

  当时,我做了一个很红的播客,名叫“教授易小星”(后改为“叫兽易小星”),总是戴着一个面具。那是因为我的自卑心理在作祟,我担心自己一摘下面具,观众就会说:“啊,原来易小星这个人又秃又胖,好难看。”我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只能通过戴面具来跟我的自卑心理作战,那个面具我戴了5年。

  但后来我来到北京转行做导演,发型上的自卑感突然消失了。因为我发现,北京有好多人都是光头。北京是一座很神奇的城市,大家都可以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没有人对你说教,没有人会看你不顺眼,你只要做好自己,不去干扰别人就行。所以我换了一个环境后,再也没有戴过面具。我与之战斗了5年的自卑的源头,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我成了快乐的光头导演。但是,2016年,又有一件事情引发了我强烈的自卑感。

  我辛辛苦苦做好了一个系列的剧本,原本定好的男主角突然档期有冲突,我在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演员来演这部戏,最后只能自导自演。我要演的角色是一个30岁左右的青年男子,但是,我根本不敢站在镜头前,根本不敢去展现自己,因为我觉得自己又胖又老又难看。如果当时我完成不了这部作品的拍摄,之前一年和兄弟们的努力就全白费了。所以我决定要战胜自卑,开始减肥,力争从一个油腻的中年胖子变成一个英俊的青年瘦子。

  我的减肥计划是先管住嘴。吃年夜饭时,我端着一碗水煮的青菜,看着大家吃排骨、猪蹄、红烧鱼等各种美食。我爸觉得我是神经病,都30多岁了竟然还要减肥。但是人一旦坚定目标,就比较容易达成所愿。我就是从那天晚上开始管住嘴的,然后连续吃了4个月的“健身餐”,并且连续健身4个月,最终实现了目标。

  大家都说,我瘦下来后精神变得特别好。能不好吗?少了几十斤肉,跑起来特别快,我以特别愉快的心态拍完了那部戏。但是我发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虽然我瘦下来了,但并没有变英俊。我跟我的自卑心理作战,又失败了,我只是从一个难看的胖子变成了一个难看的瘦子。不过我对自身形象的自卑感消失了,我没有战胜自己那些自卑心理的源头,但是我变成了一个超级自信的人。

  从智力上的自卑到发型上的自卑,再到形象上的自卑,我一直在和自卑作战,一直试着改变这一切。但到最后我才发现,我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和自卑战斗,因为上天给我的一切,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也许你和我一样,不够聪明,没有数学天赋,一辈子也不可能成为在数学方面很有造诣的人,但没关系,你可以从事对数学要求不高的工作;也许你和我一样,周围的人觉得你太有个性了,但没关系,你可以换一个没有人觉得你格格不入的环境;也许你和我一样,没有特别好看的外表,但没关系,你可以锻炼身体,让自己身体健康、心态变好。我们根本不需要去战胜自卑,因为每个人都不完美,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的不完美而产生自卑心理,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产生自卑心理。如果要和自卑作战,那么这一辈子恐怕都无休止。如果你跟我一样,也不完美,那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与自己的自卑和平共处,把自卑变成自己前进的动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7488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给大学生的16条建议

        1.一定要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    2.一定要多去图书馆,多去自习室。很多书大学的时候…

    2022年5月27日
    149
  • 老师的惩罚

      五年级余老师班上有个小淘气,调皮捣蛋不说,还不爱完成作业,不管余老师怎么劝导他都我行我素,余老师对此伤透了脑筋。      这一天于小不但没完成家庭作业,还在课堂上大声喧哗,余…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63
  • 遇到老虎后

      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大老虎。A就赶紧从背后取下一双更轻便的运动鞋换上。   B急死了,骂道:“你干嘛呢,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   A说:&ld…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18
  • “没出息”的打赌改变人生

      “没出息”的打赌改变人生
      
      文/崔玲
      
      那时候,自由女神像旁,薛蛮子满头尚是黑发。泛黄的照片中,薛蛮子的西装有些老气,但上翘的嘴角和不羁的眼神却散发出年轻人的活力。
      
      照片拍摄于薛蛮子去美国留学的第一年。198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薛蛮子在中国结识了伯克利大学东语系系主任。不到30岁,一口流利的英语,没有读过高中和大学,却直接考上中国社科院研究生,系主任对眼前这位青年赞叹不已,亲自写了推荐信。
      
      说到流利的外语,其实源于一次“没出息”的打赌。那是更早的时候,薛蛮子听同学讲了一个“传奇”——一个人一个月内记住了700多个英文单词。这个数字,在那个知识无用的年代,算得上奇迹了。
      
      听到这个,从小天资不错的薛蛮子不以为意:“700个?我一个月能记住900个。”“如果你能记住900个,我就请你去莫斯科餐厅吃饭。”为了好玩,也是为了那顿饭,接下来的薛蛮子月月超指标完成计划,一年下来,他竟然背了1.2万个单词。这个小小的赌注,让薛蛮子迷上了英文,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读原著,翻译小说,不亦乐乎。
      
      “当时对知识的渴求,就像今天大家对财富的着迷。上世纪70年代,市面上的中文书不多,但是英文书却不少。我急切地想知道这个世界,到底长什么样。”这也是薛蛮子出国的根本动因。
      
      薛蛮子当时的想法是:改变现状——自己的、国家的。“我学的是中外关系史,也了解到国外的一些情况,我想知道世界眼里的中国和中国人眼里的中国到底有什么区别,我也想见识一下外国电影里色彩斑斓的人生和光怪陆离的世界。”
      
      就这样,薛蛮子踏上了美利坚的土地。
      
      薛蛮子的第一个感受是包容与平等。在伯克利,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外国人,有四分之一的教授来自异国。更重要的是,教授、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成了薛蛮子最大的收益。
      
      美国商业环境的浸淫,改变了薛蛮子最初的教授梦。当他发现,美国的聪明人都去当商人之后,他转而也想成为一名的商人。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和胆识,他达成了目标。“如果没有微博打拐,我和普通留过洋、发了点儿小财的商人没有区别。微博这个平台,一下子让我成为了站在台前的人。”
      
      对于近些年的突然走红,薛蛮子认为与心态有关。他直言,成为,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事。作为一名父亲,对拐卖儿童的现象自然深恶痛绝。没想到,出自本能的呼吁成就了他另外一段不一样的人生。直到现在,薛蛮子都认为,在他心里不可能有什么事情可以和家庭这个词平起平坐。
      
      薛蛮子的人生从来没有刻意为之,他欣然接受美利坚的新潮思想,他知道成为公众人物利弊共存,他也清楚出名的代价一定是一次次被人“黑”,不过,这一切他都不在乎。因为,他信奉黑格尔所说的“存在就是合理”。()

    励志故事 2017年2月8日
    2.3K
  • 千万别太在意“下下签”

      美国实业界巨子华诺密克参加一年一度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商品展览会。一次,他的运气仿佛不佳,根据抽签的结果,他的展位被分配到了一个极为偏僻的角落处。所有员工都为这个结果倒吸一口冷气…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20
  • 人生自我建筑:如何将体能转化为智慧

    创造力源于智慧,其基础建於体力之上。但是体能的发展只是增加你智慧的输出量。你如何将体能转化爲智慧呢?以下有几个方法:  1. 放弃消极思想   这句话做起来并非像听起来那麽容易,我…

    励志故事 2006年12月19日
    1.7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