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生命里的第一个贵人

  2002年春天,北京某处的建筑工地上,一名工人腰上的呼机忽然响了,他停下手上的活计,低头看看腰间,喊出一个名字:“王宝强。”

  在匆匆赶去公用电话亭的路上,这名叫做王宝强的瘦小工人还不知道,这将是一个改变他命运的电话。在此之前,他是民工、“北漂”,北影厂门口50元一天的“蹲活儿”的。而在此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电话是《盲井》剧组打来的,通知王宝强去见导演李杨。之后,他得知,自己将出演这部电影的男主角,一个进城打工几次被骗的少年。同时,他拿到了500元钱的预付片酬。

  “500块钱啊,我激动的呀。”说起500元拿到手上的那一刻,王宝强的声音依然带着一丝颤抖。

  对于2002年的王宝强来说,500元,是笔大钱。

  那年的冬天,他终于给家里打了来北京两年以来的第一个电话,用的是小卖铺里的公用电话。开口问的第一句话是:“你们都好吧,庄稼怎么样了?”电话那头,家里人立刻骂了过来:这么长时间不跟家里人联系,以为你死了。骂完,两边都哭了。

  王宝强说,李杨是他生命里的第一个贵人。他还是习惯把自己的生活和许三多对应起来:“《盲井》像是史今,把我带入部队;《天下无贼》像是袁朗,让我真正知道演戏是怎么回事;《暗算》让我在演技上有了突破;《士兵突击》让我真正奠定了位置。”

  李杨看上王宝强,是他身上的质朴本色。李杨是反对学院派表演模式的人,他觉得,王宝强之所以后来能脱颖而出,就因为他“很贴近观众”。

  在李杨看来,王宝强很“努力”:“他是草根阶层出身,生存不易,所以知道珍惜每一个机会。”而《士兵突击》的编剧兰小龙也说,他特别羡慕王宝强成长经历当中曾经有过在北影坐冷板凳的经历,很少有人从年轻时候就从零开始的这种状况。

  《盲井》里有下井的戏,几百米深矿井,要求演员真的到矿井中去表演去拍摄。很多演员都放弃了,而王宝强真的下了井,真的坚持下去了。李杨很感慨:“这行里聪明人太多了,很多人拍电影就是为了成名,就是为了赚大钱,遇到危险就跑了。可是王宝强没跑,那时我觉得,这小孩行。”

  在王宝强看来,他能够得到《盲井》的机会,只有两条:一是坚持,一是相信。

  王宝强不否认幸运的存在,但他认为,除了幸运,自身努力也是很重要的。他认为,自己还算是个勤快的人:勤跑,勤打听消息。《盲井》剧组招人的消息,就是他打听来的,听到了,立刻就放下所有的活跑去面试。

  做演员,一个很大的开支就是拍照和印照片。生活已经很苦了,但王宝强从来没有省过印照片的费用:“第一张可能白洗白送了,第二张也白了,但是第100张,第200张呢,也许人家挑中的就是第200张。”

  王宝强说,他从没学过表演,所以他在片场只有一条,相信导演,导演让怎么演就怎么演。“拍《盲井》时我啥都不懂,拍《天下无贼》时更不用说,冯小刚那么优秀的导演,按他说的演就没错。”

  《盲井》是低成本电影,演员拿的都不多,钱都放在制作上。王宝强说,当时他拍这部电影时,根本没想片酬问题,也没想上没上保险,只觉得这是个机会,一定要抓住。《盲井》的拍摄中,资金出了问题,很多人都跑了,也有人劝说王宝强走,但是王宝强没走。

  王宝强说,自己从来不会主动跟人要什么。以前跑龙套,穴头通常都会在演员费用上卡一手,但王宝强不争,给多少是多少:“你跟人家争,人家就不用你了。”后来出了名,就不用争了:“到现在,位置在这里了,你不用争,人家也会给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7500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考研励志短语精选

      1、学习方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师兄师姐的方法只能借鉴,我建议你到网上的考研论坛里去找点特别特别厉害的牛人写的文章,他们的成绩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几乎到了一个不可…

    2022年5月27日
    134
  • 员工的加薪申请和老板的回复—有创意

    申请加薪: Dear Bo$$,   A$ all of u$ have read from the new$paper, the $ingapore economy h…

    励志故事 2007年3月26日
    1.8K
  • 因为一杯水而倒闭的餐厅,看完你明白了什么?

      因为一杯水而倒闭的餐厅,看完你明白了什么?  那是一家速食店,地处闹市,生意兴隆。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女子抱着小婴儿来到店里,她想为孩子买点喝的。不过,满店都是可乐、雪碧之类的冷饮,实在不适合小婴儿。左看右看,她终于发现,店里有台饮水机,里面的纯净水,倒可以让孩子喝一点。

    励志故事 2017年2月8日
    1.5K
  • 做自己的主人

      美国著名女演员索尼亚的童年是在渥太华郊外的一个奶牛场里度过的。      当时她在农场附近的一所小学里读书。有一天她满脸泪痕地回到家里,父亲问其原因。她断断续续地说:&ldqu…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222
  • 长大后的痛苦和兴奋

      成长,让我尝到了长大后的滋味,也尝到了拔节后的痛苦,更带来了挣脱的兴奋和迷惘。 成长中的我们是痛苦的,成长中的我们是迷惘的,成长中的我们是快乐的! 每个人都会成长,成…

    2022年5月27日
    153
  • 为梦想打工

       齐瓦勃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15岁那年,家中一贫如洗的他就到了一个山村做了马夫。然而,雄心勃勃的齐瓦勃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新的机遇。    三年后,齐瓦勃来到了…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2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