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准则

  《纽约客》杂志有个正式撰稿人,名叫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他是牙买加一个非洲黑奴和一个白人种植园主的后代。他自己生长在加拿大,如今因一连出了三本改变因袭观点的畅销书而在美国出了名。最新一本书名为《超凡者》(Outliers),与其说是其自传,不如说是一册励志书,尤其在“成功”、“天才”等概念上发表了独特见解。
   格拉德威尔认为,生来的才能和一定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天才并非惟一或最为重要的东西,真正有用的是普通的实践经验。他举例说,比尔•盖茨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因为他有幸上了一所给他大量时间练习做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学校──在他自己开办公司之前,他就已经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上花费了一万多个小时。披头士们之所以能成为“披头士”,是因为被偶然邀请去德国汉堡表演,在那里他们一晚上演5小时,一周演7天,正是这初次演出机会使他们放出了异彩。格拉德威尔认为,成功不是个人天才的必然结果,而是由许多其他因素———家庭的、朋友的、历史的、地理的、环境的、文化的和各种偶然的因素综合的结果,是各种有利条件逐渐积累的成果。有的人智商极高,终因缺乏其他因素而成了凡夫俗子。如在密苏里州一个乡村养马场有个名叫兰甘的人,他的智商高达195(爱因斯坦也只有150),可在他成长的环境里没有任何人、任何因素能帮助他使其超凡天资得到发挥,所以也就不可能大有作为。格拉德威尔写道:“没有一个人,不管是摇滚明星,不管是职业运动员,不管是计算机软件亿万富翁,甚至不管是天才人物———是自己单枪匹马取得成功的。”
   格拉德威尔将所有人的成功都归之于“一万小时准则”(the10,000 Hour Rule),也即任何领域中成功的关键都与天才无关,要的只是实践,一万个小时的实践———十年一周二十小时的长期磨练。
   格拉德威尔的“准则”之所以在美国引起很大反响,是因为如今在美国到处流传着“靠自己的天才成功的男子”的神话,“一万小时准则”无疑是对这种神话的令人警觉的挑战和冲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7538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话说人生五个经典朋友

      朋友一直在更新中,如同衣服,这样的比喻一点都没有亵渎朋友的意思,谁不需要衣服来温暖、美化?每一件衣服的最初,都是喜欢的,甚至惊艳的,如同邂逅真善美的朋友,真是款式,善是质地,美…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16
  • 别为了工作,丢掉了自己

    朋友庆刚从意大利旅游回来,那天聊起她在罗马的有趣经历时,她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上午,在徒步走了近4公里路后,庆瞥见3个路口开…

    励志故事 2006年12月31日
    1.4K
  • 人生的试金石

      当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在一次火灾中被毁之后,人们在废墟中发现了残存的一本书。可惜这本书没有任何学术价值,政府打算把这本书拍卖掉。由于大家都知道这本书没有任何学术价值,没有人打算…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49
  • 高三学生如何调整好心态

        心态决定成功。对于进入高三的学生来说,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具有决定性作用。   只有对自己有十分的信心,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到行为上,坚定地走下去…

    2022年5月26日
    160
  • 高考励志:平常心态迎高考

      美国伟大的绳索平衡家瓦伦达生前曾说:“我走钢索时从不想目的地,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诚心诚意地走好钢索,不管得失。”所以他一直走得很好,除了最后一次。最后一次瓦伦达在表演走钢索的…

    2022年5月26日
    186
  • 您要看哪个文凭

      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境贫困,他便跟着老乡来到县城建筑工地打工。两年后,当他听说深圳遍地都是黄金时,便带着仅有的1000元积蓄,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南下的列车。他以为深圳机会很多,找工…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1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