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

  城市的一条偏僻街道上,每天下午都会出现一位耄耋老人,戴着老花镜坐在自家门前制陶。你看他凝神于转动的台架,两手灵巧地运动,就像搂着一个娇柔的婴孩。再细看的话,你会发现他左手少了根小拇指。
  这位老人不识字,但,他是本市惟一的制陶艺人,名声远播,每年都有外国人慕名前来购买他的陶器作品。画报,互联网上,也不乏对他的介绍。
  儿童时代,老人家贫,父母无力供他读书,他只能每天在田间干杂活。那里的乡野有好土,非常适合制陶器,这样的手工场有很多。耳濡目染,他对陶器产生了兴趣。可惜,手工场生产的陶器全部是生活日用品,廉价而粗糙,匠人们也没有出色的。他跟着照葫芦画瓢,只是弄出一堆小孩子的玩意。
  到了少年时代,他觉得自己无法割舍对陶器的热爱,总想着造出真正的陶器。但是,这时的父母开始干涉他,认为这种雕虫小技不足以谋生。他不听话,屡屡遭到父亲的打骂。一次,父亲盛怒之下,挥铁锹砸他制陶的台架,他下意识地伸手去挡,结果左手断了根小拇指。
  父亲过世后,他没有了管束,与母亲相依为命,日日除了在田间操劳,便是坐在家门口制陶。20多岁了,还没娶上媳妇。母亲着急,托人说合,但儿子不务正业的“陶痴”名声已经在外,没有谁家愿意把女儿许配给他———而他本人根本就不在乎。
  “文革”期间,一次市革委会搞农民艺术展览,选中他的一件作品,照片还上了报纸,这件事居然解决了他的婚姻大事———一位插队的城里姑娘倾心于他的艺术,嫁给了他。那时,他已经43岁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随太太进城,每天还是在制陶。不同的是,他有了“市场意识”,陶器都是用来换钱的,因为太太一个人在工厂上班,难以养活全家。
  又过去十多年,他的周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他只认为自己是个制陶的工匠,但别人却说他是“老艺人”。他的作品越来越走俏,被作为艺术品陈列、收藏。他本人并不认为自己的作品值多少钱,但市场却把他的作品的价格一抬再抬———有一段时间,他甚至为此惶恐:怎么,一个陶制的仙女能卖上1200块?
  他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巨大的成功。因为他那些质朴、生动、精巧的作品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是任何人无法复制、模仿的。他的名字开始进入报纸、电视,他本人也不时被邀请参加这个会议、那个活动……
  有人求教老人的成功经验,老人根本不知道如何向他解释,只是说:哎呀,我这辈子呀,也就是围着这个机器转呀转的……
  是的,就是这么转过来的———你围着一件事转,转呀转,转到黑发变成白发,转到地老天荒,最终,你就会转成一个圆心,世界也要围绕着你转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7556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父给儿,儿笑了;儿给父,父哭了

      父给儿,儿笑了;儿给父,父哭了  故事一  一艘游轮遭遇海难,船上有对夫妻好不容易来到救生艇前,艇上只剩一个位子,这时,男人把女人推向身后,自己跳上了救生艇。女人站在渐沉的大船上,向男人喊出了……

    励志故事 2017年2月8日
    1.3K
  •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我们暂别象牙塔中舒适的生活,带着青年人特有的蓬勃朝气,走入社会,了解社会,深入社会。    &nbs…

    励志故事 2008年2月25日
    1.6K
  • 感悟亲情,友情,爱情

      有朋友问我:“在你的心里,亲情、友情、爱情是怎样排列的?”   我说:“在我的心里,各种情感是没有先后顺序的、不分轻重的,每一种对我来说都非…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18
  • “蹑景追飞”,让生命飞跃

      “風驰电掣,蹑景追飞”,这样的场景该是多么壮观,多么富有诗意!你想身临其境吗?有一个人能为你操办这件事。   他叫马丁·莱西乌斯,1988…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15
  • 疼痛 证明你已经成长了

      疼痛,是每个人成长必须走的一步,给成长一次疼痛的机会。你会发现,我们要走的路,会因迷茫而再现美美丽,因枯萎而再现希望。   之前,我实在是不看好他,不喜欢他,讨厌他。讨厌他太轻…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13
  • 机会就在我们身边,金钥匙属于有心人

      1847年,17岁的利维·施特劳斯从德国来到美国,投靠在纽约开布店的哥哥。   1850年,美国西部出现了淘金热,20岁的利维也加入了这股被发财的热浪所驱使的人流…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