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单车的老板

   出差到上海,我顺便去看望同学老谢。
   老谢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公司开得很大。老谢大学毕业后,子承父业,进了父亲的公司。老父年事已高,渐渐放权,于是老谢年纪轻轻,就当了老总。
   老谢见到我很高兴,盛情相待。席间,秘书向他汇报,有个美国人上门联系代理广告业务。老谢一听对方是家中美合资公司,当即表示同意接洽,并安排副手,先摸一下那个美国人的底。
   由于好奇,想亲身体验一下美国人的办事风格,我就留下来参加了他们次日的商谈会。
   那个美国老总如约准点来到老谢的公司。这名老总是一个小伙子,看上去比老谢还要年轻,态度谦恭诚恳,操一口生硬的普通话,身上的衣服皱皱巴巴,像地摊上淘的便宜货。老谢同他谈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失去了兴趣,很快将他打发走了。 []
   我问老谢,为何这么快就放弃了这笔生意。
   老谢说:“他自称美国人,却分明长着一副标准中国人的脸,谁知是不是冒牌的?现在骗子遍地都是,不得不防。退一步讲,即使他是美籍华人,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钱多得花不了,回来寻求投资;另一种是在国外实在混不下去的窝囊废。这个人今天来公司,竟然是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来的,显然他不属于前者。另外,据我的副手调查,这位美国老总,租住在一间阴暗狭窄的偏僻民房里。你也看到了,他穿的和打工的农民差不多。这说明他不具备任何实力,他的身份很可疑,我把那么大一笔广告费扔给他,搞砸了怎么办?” []
   老谢的逻辑似乎无懈可击。当时的我,不由折服于他的老谋深算。
   然而老谢错了。我们都错了。仅仅两年之后,老谢就不得不对那位美国人刮目相看。那位小伙子创办的公司迅速崛起于大上海,如日中天,年营业额突破两亿元。而老谢的公司,自他父亲亡故后,一天天走向衰败,与早年已不可同日而语。
   这位美国小伙子就是朱威廉,跨国集团联美广告有限公司的E,同时还是著名的文学网站“榕树下”的创始人。朱威廉的确是在美国长大的,他父母是台湾人,在美国开有七家餐厅,月盈利五十万美金。
   在最近一次同老谢的聚会中,老谢总结他商场失利的原因,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和朱威廉都同样生在有钱的人家,而我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我只会坐奔驰,不会骑单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7559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飞越疯人院

      南京某咖啡馆老板兼画家郭海平有一段时间对艺术非常痴迷,日子过得颠三倒四:别人睡了他醒着,拿着画笔狂热作画,别人上班他却倒床睡了,一直睡到太阳下山。画得不顺畅的时候,他会摔东西,…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19
  • 高三冲刺励志文章4篇

      【篇一】   十年后,我终于接受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个俗到家的道理。   还记得第一次在课堂上听数学老师讲到这里,正在埋头看小说的我,忍不住心底那丝小叛逆,低头悄悄和同桌说…

    2022年5月26日
    145
  • 人生自我建筑:如何将体能转化为智慧

    创造力源于智慧,其基础建於体力之上。但是体能的发展只是增加你智慧的输出量。你如何将体能转化爲智慧呢?以下有几个方法:  1. 放弃消极思想   这句话做起来并非像听起来那麽容易,我…

    励志故事 2006年12月19日
    1.7K
  • 让笑话你的人成为笑话

      让笑话你的人成为笑话
      
      文/ELLA BEE
      
      上周和在公司里实习的大学生吃饭,这个看过我博客买过我书的23岁女生不断地问起我的成长历程,好奇心满满,提起我现在的所谓“成就”来也是一脸羡慕,言语中满是赞美。看着她热诚的脸,忽然想起一个钢琴家朋友在获奖后接受采访时说的:“你们只看到我赢了多少奖,没看到我输了多少奖。”我的脑子里浮现的,也是我的所谓后面的种种倒霉,种种失败。
      
      我被人欺负的日子可以说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大学在酒店前台实习的时候,经常因为不讲粤语、化妆不够浓等各种匪夷所思的理由被班长扣工资,登峰造极的是时被要求连值两个夜班,理由是“反正你没有家人在这里,过不过中秋无所谓”。也时常被人指指点点,怀疑我经常带在身边的,当时颇为罕见的Walkman来路不正;刚学的磕磕巴巴、发音古怪的粤语更是经常成为笑话在同事间传颂。几个月的悲悲切切、凄凄惶惶,离开的时候,带走的是满口流利的粤语和对自己不适合从事服务工作的确认,至今受益匪浅。去年回广州刚巧住在这家酒店,在前台接待我的,赫然就是当年的班长,之前满脸的剽悍被中年人的疲惫和灰暗所取代。直到办完入住手续离开,他也没认出我这个十多年前的倒霉实习生,我也没有任何相认的欲望。
      
      从广告公司跳槽进高露洁的时候,作为唯一一个非英语专业、非广州人、没有任何品牌管理经验的空降品牌经理,也没少被孤立。有一次兴冲冲地加入到一堆人的早餐会里,却硬生生被拒绝的眼光逼退。开会的时候,也因为业务不熟而经常被质疑。记得最初的一个月,每天早上都对自己说,再熬一天吧,明天就辞职。这一熬,熬到了所负责的品牌节节上升,熬到了工资翻倍,然后跳槽。
      
      等加入百事可乐,给自己立下的目标是超越当时占有率是我们三倍的可口可乐。上任伊始,雄心勃勃的我突然听到有人传话过来,在我之前进入可口可乐的前前同事听说新上任的对手是我之后,大笑了几声,说太幸运了,会毫无悬念地把我这个“菜鸟”打得扁扁的。结果是,四年后,朝九晚九的努力之下,是对方被打得扁扁的,“菜鸟”也因业绩彪炳被调到总部。
      
      这么多年,我就没有遇到过容易活儿,只有一样从未改变,就是一直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还有自己喜欢的事,也从来没有放弃,没有妥协。而那些“没有将我打死的,确实令我更”。
      
      讲完我的倒霉故事后,女大学生表情复杂地说,你的故事就是一个。按照好莱坞的套路,一次次把霉运翻盘,一次次逆袭成功,最终梦想成真,确实是如假包换的励志故事,偶尔回想和讲述这些故事,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激励呢?
      
      写下这篇小文时,恰巧看到韩寒的一段文字:每个人的身体,都有厚的地方,有些人厚的是手上的老茧,有些人厚的是背上的污垢,有些人厚的是脸上的老皮,我愿自己厚的是心脏的肌肉。打死也不能放弃,穷死也不能叹气,要让笑话你的人成为笑话。这篇文章叫《春萍,我做到了》,写给曾经嘲笑过他的春萍,有意思的是,对此深有共鸣的我,对于我生命中的春萍们的名字,真的一个都想不起来了。

    励志故事 2017年2月8日
    1.9K
  • 迈克尔·乔丹和史泰龙的故事

      ……结果安东尼罗宾访问史泰龙,他说:“史泰龙,我已经听过所有成功的故事,我见过世界上最成功的人士,包括总统,包括元首,包括女王,包括领袖、企…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493
  • 让成功变成系列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电影市场很不景气,各大公司都为生存发展而忧心忡忡。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同样陷入困境,为了寻找突破口,公司上上下下费了不少周折,但仍未见起色。这时,有人提议:是…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2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