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记翻译及原文赏析(刻舟记内容概括及考题解读)

一、熟读课文,想象“核舟”上的情景。想一想,雕刻者高超的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第一,善于在小中寓大,展现“尺幅千里”的雕刻艺术。如船体长度和高度只有“八分有奇”“二黍许”“其长曾不盈寸”,却雕刻了五个人,八扇窗,箬篷、船桨、炉、壶、手卷、念珠各一,对联、题款共三十四个字,可见雕刻技艺的精湛。

第二,善于讲静态的人物动态化,表现出舟中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文章共雕刻了五个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现。苏轼是黄庭坚的前辈,所以他“左手抚鲁直背”,表示爱抚;黄庭坚是苏轼门生兼友人,所以与苏轼共处时,他是心有所悟又自由自在的,表现出的是“如有所语”。佛印是僧人,高蹈脱俗,意念高远。两个舟子,一喜动奔放,一喜静安然,动静相宜,互为补充,富有情趣。

第三,于精细之处绝不马虎了事,展现刀笔之神与“象”外之韵。如八扇窗,而且是“左右各四”,既有数量之美,又有对称之韵。互相对望的雕栏也是对称的。窗上的对联不仅字数相等,而且内容相对。“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分别出自《后赤壁赋》和《赤壁赋》,两篇千古佳作似乎也参与到雕刻作品之中了。再有如“舟尾横卧一楫”,只六字,于月色水光中桨息舟停,纵游江面,丰富的情景意蕴已经俱在一桨之中了。

刻舟记翻译及原文赏析(刻舟记内容概括及考题解读)

二、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讨论:作者为什么不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一一介绍?

答案:全文先总体介绍王叔远的雕刻艺术,再具体介绍大苏泛舟赤壁的核舟,最后对核舟雕刻做一个分类统计。具体介绍核舟主体时,又是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来介绍的。

这只核舟两头尖尖,中间部分较为厚实且有高度,以刻为船舱、船篷。所以首先介绍中间部分,这是这条船视觉上的“主体”。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但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主体”既明,船头的三个人物的位置自然也就很清晰了。苏、黄、佛印是主要人物,故要先讲。船尾舟子是陪村人物,故而后说。作者这样写,一是为了表达方便,二是为了遵循事物内在的逻辑。基于以上原因,作者没有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一般的顺序进行介绍。

刻舟记翻译及原文赏析(刻舟记内容概括及考题解读)

三、本文语言简洁、严密、生动,试结合下列句子做具体分析。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答案:为了说明雕刻之能,先说尺寸之短——“径寸之木”,而后再说“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然后再进一步总结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通过这样的三个层次,就将王叔远的“奇巧”充分介绍出来了。这样以综述的笔触说明王叔远微雕艺术之高明,后文再以“尝贻余核舟一”,自然引出对核舟的具体介绍。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答案:这句话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船体长度和高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可见核舟确实很小;而且因未经准确测量,使用了表示约数的“约”“有奇”“可”“许”,可见作者用语很有分寸。

3.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答案:先列出“一楫”,以分出左右,引出二舟子,然后分别加以生动的说明介绍。居右者,呈现动态之美,因此先面部,后举止,重点在举止。居左者,呈现静态之美,先举止,后面容,重点在面容。一动一静,动静相宜,次序并然,神态毕出。

刻舟记翻译及原文赏析(刻舟记内容概括及考题解读)

四、古代汉语中数量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看看不同在哪里。

1、苏、黄共阅一手卷。

译文:苏、黄两人共看一幅只能卷舒而不能悬挂的横幅书画长卷。

2.舟尾横卧一楫。

译文:船尾横放着一支桨。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译文:总计这只核舟上刻有五个人,八扇窗;刻了竹(船)篷、船桨、火炉、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字图章,刻的字一共有三十四个。

首先,古代汉语量词系统不发达,数词直接与名词结合是比较常见的形式。本题给出的例句中均无量词。这是与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翻译的时候要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

其次,古代汉语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会加上一个“有”(同“又”)字。现代汉语里一般不用,翻译的时候要删去。

此外,关于数词和名词的搭配,如若重点在名词上,数词一般放在名词的前面,如例句中的“一手卷”“一楫”“一舟”;如若重点在数词上,数词一般要放在名词之后,知“人五”“窗八”等。现代汉语里也有数量词组在名词之后的现象,翻译时可以不必把数量词移到前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883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一株行走的稗子精选诗歌

      你是一株行走的稗子   沿着时光的轨迹   粉红浅蓝的笑涡   用阳光的彩笔   绘入翠绿修长的叶片纹理   曾经,狂暴的霹雳震怒   硕大密集的雨点   砸痛了你的梦想   …

    美文 2022年12月13日
    42
  • 致父亲节的一句话

    致父亲节的一句话 1、老爸,看到您,我就感到了坚强,希望和安全,您曾经坚毅的目光为我带来温暖的光明,您曾经的默默付出为我带来美好的回忆,父亲节快乐,祝您永远安康! 2、给我生命,育…

    美文 2022年12月15日
    25
  • 采莲曲王昌龄翻译欣赏(采莲曲全文的意思)

    《采莲曲二首·其一》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是一首描写采莲姑娘的歌。诗的开头两句从梁元帝《采莲曲》“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

    2022年7月1日
    176
  • 九里荷田诗歌欣赏

      月正中天   出海人都出发了,上大幕山割草的姑娘媳妇也出发了   东方未染   老祖母在庭前洒扫   -   乍起的炊烟   把睡梦中的少年唤醒   少年人   端坐在灶灯下苦…

    美文 2022年12月12日
    37
  • 描写美玉和雪的诗句

    描写美玉和雪的诗句   对于美好事物的’描写人们总是有着诸多的想象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美玉和雪的诗句,欢迎参考阅读!   描写美玉的诗句  1、画图岁久或湮灭,重器…

    美文 2022年12月2日
    51
  • 女孩晒古装照片发朋友圈文案(精选17句)

    1、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倾心相遇,今生缘起,依恋之情,若落花如流水,回眸时,岁月依然静好,那安然,是一朵花对另一朵花的微笑。   3、今生焚尽,来世葬心,只愿不…

    2022年5月16日
    6.0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